中国式送礼:情重?利重?
发表时间: 2012-02-09来源:

 

本版制图 潘笑天

  今年春节,礼品回收业的火爆夺人眼球。而这背后是中国礼品市场的高速成长。在这个礼仪之邦,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传统,正所谓“礼轻情意重”。而今,礼品的范畴在不断延伸,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甚至有些变了味。中国式送礼,内涵变了吗?一份礼中,“情”与“利”孰轻孰重?

  礼尚往来

  很火爆

  “这烟一条230元呢,怎么收回只给我160元呢?”

  “节后烟酒回收是供多求少,价格自然上不去。”

  在北京东四环一家“中国烟酒”小店外摆着“烟酒回收”的牌子,记者拿着一条芙蓉王与店主讨价还价,店主拿着烟一掂一瞧,就说“辨明了真假和产地”。在正常售卖香烟的架子顶层,摆满了各式回收的香烟,整整齐齐地码着。其中,仅硬壳中华烟就有近50条。据店主说,这都是春节后10天内收进来的,准备留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出售,“价格可以卖高一点。”

  从东三环到东四环的朝阳路一段,打着“烟酒回收”招牌的小店就有十几个,每家烟酒回收价格高低参差,还兼收海鲜、虫草、茶叶等各式礼品。大多数店主表示,没出正月,回收生意还会多起来。

  同时,礼品回购生意在网上的交易也如火如荼。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赶集网的转让信息中标明礼品求购的,就达到1040条,转让礼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礼品回购的热闹揭开礼品市场火爆的冰山一角。每年花在礼品上的钱有多少?据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测算得出的数据,国内礼品市场的年需求总额在7684亿元左右。其中个体的年礼品需求5055亿元,团体的年礼品需求2629亿元。除了实物的礼品市场,“网络红包”也开始走俏。支付宝提供一项名为“送礼金”的功能,用户在网上选择红包样式和金额打入收礼人的支付宝账户,堪称“电子红包”。数据显示,今年春节7天假期中,每笔“电子红包”平均金额高达1300多元,这已成为异地送红包的新潮方式。

 

  收送往来

  是本账

  数目庞大的礼品金额中,多少是发自内心的迎来送往?多少是背负了人情、面子和利益?送礼的哲学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送礼变着法儿地“省钱”,情谊当中也总免不了计算。

  正月十四,在一家华夏典当行内,来典当物品的人不多,但却时不时有前来购买礼品的顾客。“我们这里全新典当的玉器售价大多数都比市价低一半。”店员介绍说,典当礼品回收的价格很多还不足三成,买礼送人反而比较划算。“菜百的黄金400多元一克,这里回收再造的金饰不用加工费,370多元一克。”一顾客给刚出生的小辈买了个金挂件。

  在回收烟酒商店里,有的店主比较“实在”,如果卖回收烟,一条能便宜10元到50元不等,2000多元的“黄鹤楼1916”烟回收后,只卖1400元。“节后过来买回收烟,屯着等过节再送。”顾客李先生向记者传授“送礼经”。

  相比以上这些精明人,有的送礼人年后算账时则吓了一跳,春节变春“劫”。

  刚刚工作一年的陈女士,年收入共计3.6万元,春节期间她的总支出已经有4.2万元。她说:“挣钱了,怎么也得像样地表示表示!”没想到走亲访友、感谢领导及同事一年的照顾的“贺礼”钱居然让自己入不敷出。

  更有一出送礼闹剧:沈阳的一对新婚小夫妻,春节派红包、送礼物,不知不觉花销2万元。节后一算计,新娘怪新郎花钱大手大脚,却遭到新郎的数落,又悔又气地吞下60多片安定片……

  “礼尚往来其实是一本账,计算自己的经济条件、与对方的情谊和一些可能更为功利的考量。礼跟利其实分不开。”基层公务员小杜说。过年她没给科长送礼,理由是平时送礼没多大必要,想办事的时候可能需要找更高级别的领导送礼。

  离普通人视野更远一点的豪礼,有时候更演变成了一种符号。与中国大多数食物搭配都显得十分艰难的拉菲,据专家说营养价值与蘑菇相差无几的虫草,还有假比真多的茅台,这几年价格都翻番,已经成为高端身份的象征,成为高端利益往来的载体,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呈现一种“吉芬现象”: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

  有纯为利益的送礼,但是很多时候,礼中的情义与利益往往很难区隔。“有些客户即使后来没了利益关系,但还可能继续有人情往来,成为了朋友。”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坦言。

  礼文化

  如何延续

  千百年来的老传统——送礼的味儿变了吗?

  社会学专家郝教授认为,送礼应该回归最初传情达意的本义。“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礼随情走,不收重礼。”郝教授认为送礼图利益是歪风邪气,“学生来看我,提溜一瓶家乡老酒,我会欣然收下,如果提着人参鹿茸甚至现金,那么不求我办事儿也要拒之门外。”

  郝教授说,今年春节,从不拘俗礼、给晚辈派发红包的自己,因为家中下一辈有了新生儿,为了补贴年轻的小两口奶粉钱,包了1000元红包,“真需要帮忙的时候,送上的才是礼。”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送礼的起源其实是互助,是提供对方所需,而不是看谁的礼品更贵。”“在乡土时代的田园社会中,人们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了礼尚往来的传统。”可见,送礼源于实际需求。

  而背离实际需求的礼品回购现象反映出“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多出来要卖”。在经济学家的眼里,这是消费者被商家诱导购物从而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这种过度繁荣的礼品经济不仅在中国存在,更被美国学者乔尔·沃德弗格视为美国的巨额负债、次贷危机、畸形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的源头。

  当然也有人认为,如今送礼这件事儿不能说已经变味儿了。计算在送礼中再自然不过,但谁说礼品当中不包含着感动和情分呢?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礼和利杂糅是常态,把送礼当成一种情感投资是无可厚非的。甚至送礼滋生腐败这事儿也是自古有之,“秦桧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该教授表示,可见送礼文化并不仅要回归本初,更需要与时俱进,“应该把人情往来和利益交换区隔开来,破除传统文化中利益往来也披着虚假的情感外衣的旧俗,礼文化才能升华。”

  送礼更加坦诚和实际,本着守望相助的君子之风,将纯粹的利益交换划出“礼”的范畴,情比利重,也许送礼人和收礼人都会少了焦虑、后悔和忧心。

 

礼品回收折射出什么?

“给你出一道题:最公开的地下生意是什么?”

“礼品回收业。”

“答对了!加四分。”

为什么不是加五分呢?题太没有难度了。春节过后,大街小巷,烟摊酒行,到处悬挂着“高价礼品回收”的幌子,虽然工商注册从来没有“礼品回收”这一项,但大家的非法生意还是做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买卖兴隆。据说一个中等规模的烟酒行在“礼品回收”上获得的利润,可以轻松超100万元。

“礼品回收”收什么呢?就名烟名酒而言,茅台、中华是当然之选。其他如虫草、海参、拉菲甚至iPad平板电脑也纷纷加入。但很少听说有收iPhone的,苹果手机虽说价格高吧,但还是很实用的。由此可见,“礼品回收”专收华而不实、价格虚高的东西。“礼品回收”是专做华而不实生意的;但“华而不实”里有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信息。

茅台酒的老掌门人季克良曾发下宏愿:让老百姓能够喝上茅台!老掌门从上任到离开,茅台酒离百姓的餐桌不是近了,而是越发遥远。其实茅台的成本相比它的价格是很低的,它扶摇直上的价格是被“礼品”炒高的。一定意义上说,那些“礼品回收”角逐的东西,是价格扭曲的产物。无论是茅台,还是拉菲,无论是海参,还是虫草,都是品质上乘的商品,也曾经历过价格平实的时期;但当它们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礼品“标的物”,扭曲了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也扭曲了商品的价格关系。扶摇直上的茅台、拉菲、虫草、海参的价格在春节过后,被拦腰斩半,从消费领域又折返回流通领域,静等着新一轮的轮回。

礼品经济领域,存在着两个规律:一是消费的不购买,购买的不消费;二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吃虫草的大多都是别人送的,虽然据分析,虫草的营养价值只相当于蘑菇,但吃之前从十几万元一斤的虫草价格换算出一根的价格,“哇!这么贵!”,囫囵吞下之后顿觉神清气爽——超级安慰剂,这大概是虫草最大的药用价值了。

礼品的价格就是被这两个规律挟持着扶摇直上。潜在消费者觉得这些东西虽好,但也不是必须的,况且价格也高,不值!送礼者揣摩心思:你喜欢,但不舍得买,我来!这样,礼品消费者低成本地得到自己喜欢的低性价比商品;送礼者满足了收礼者的心愿,但自己又没有傻到消费这样低性价比的商品的地步,也落个心满意足。宾主尽欢,不亦乐乎!而且礼品的价格越虚高,人们越不舍得买,作为礼品的价值越高;可一旦越过了边际线,收礼者都觉得消费这样低性价比的商品自己岂不是太傻了,礼品就会从消费领域里逆势回到流通领域,成为“礼品回收”角逐的对象。礼品经济领域也像国民经济其他领域一样,泛滥着泡沫。虽说没有泡沫,啤酒就不会好喝,但小心泡沫吹爆了,会更加淡乎寡味!

礼品的属性是惊喜。短缺经济时代,从北京去天津看亲戚朋友,提上一篮新鲜的蔬菜就是一份惊喜;商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昂贵、新奇、舶来品等等,凡是可资炫耀的,都是好的礼品标的物,也许可称为“物的惊喜”阶段吧,这中间再掺杂上初级阶段的权力寻租,让礼品停留在一个很形而下的阶段。也许我们可以期待更好的礼品文化出现,那时也许是一张老唱片,它带来的精神的惊喜,会是更美妙的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那时,可以称之为“心的惊喜”阶段吧。

春节过后,在电梯里遇见一位邻居,呼哧呼哧搬了两箱茅台,两个箱子的包装都是打开着的,显然验过真伪的。显然,从烟酒店平价买回来的茅台又开始了它一年一度的旅行。

 

送礼异象学术趣解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人们的送礼行为也有趣地印证着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一些规律。

现象一:

礼品越贵越抢手,加价更要买,比如春节时候中国市场上的酒。

规律:这种有悖于“需求定律”的现象称为“吉芬现象”:某些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其需求反而增加了。

解析:商家利用消费者“面子”心理造势,结果礼品价格水涨船高,消费者反而趋之若鹜。这折射出不少人对送礼存在认识误区,以为东西越贵重越能衬托出送礼人心意。

现象二:

礼品回购热,说明礼品中真正实用的是少数。送礼者往往付出高额成本购买绝大多数收礼者不急需的物品。

规律:符合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二八定律”,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约20%,其余80%却是次要的。

解析:行为经济学的一般观点认为,普通人并不具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充分条件,消费者常常被商家诱导购物乃至过度消费。送礼如果只是跟风攀比,则会造成巨大浪费。(丁楠雅整理)

 

礼品小史

 

上世纪

50年代“温饱型”:

一筐馒头回娘家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过年送礼仍旧以食物为主。年逾八旬的王女士说:“那个时候,一到过年,女人们回娘家,挎一篮馒头就去了。送别的东西,一来没有,二来也不实用。”

60年代“精神型”:

红宝书走遍天下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大锅饭时代,食物不再时髦,政治因素成为送礼的主要选择。一本《毛泽东选集》就是最珍贵的礼物。此外,《毛主席语录》等都是送人的好东西。这些书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70年代“实用型”:

三件宝物才算铁

少了春联鞭炮,少了年货糕点,甚至连假期都取消了。最常见的礼品是毛巾、瓷茶缸,这些东西上都印着红星,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样。

80年代“健康型”:

拎包点心走亲戚

改革开放以后,过年的传统重新恢复,不过物资仍旧匮乏,人们遵循着以前的规则,以需要为主。流行送点心,用麻纸一包,上面再加一张油面儿的红纸,印着福字,再用纸绳子捆起来。此外,一斤白糖、一包茶叶也都是很好的礼物。

90年代“时尚型”:

烟酒从来不分家

食物已经不再是稀缺品,送礼也逐步开始讲求时尚。有各种外贸服装以及从香港、广州带来的新鲜小玩意儿,像电子表、墨镜等。不过最主要的礼物还是烟酒,气派又显身份,转送他人也很合适。

21世纪

00年代“档次型”:

送礼就要送健康

进入新世纪,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上升,礼品也水涨船高。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脑白金的广告,占领了一个时代的荧屏。此外,奢侈品也浮出水面,比如化妆品、黄金珠宝、高档烟酒等。

10年代“品味型”:

数码不够再送卡

那些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很贵”的礼品,逐渐不再被人们喜欢,送礼讲究价值不菲又别具一格。比如数码产品、书画、玉器等成为新宠。购物卡也很实用,不像直接送钱那么庸俗,又方便收礼者使用。(丁楠雅整理)

 

小议送礼

 

中国人民大学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赠送礼品属于一种私人交往。在馈赠礼品前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了解人是尊重人的前提,投其所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尊重为本”,礼品的价值是次要的,它所传递的情感与尊重是首要的。

深圳大学传播学教授王晓华:送礼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很常见,属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同事、朋友、家人之间礼尚往来可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但如果送礼含有目的性,价值超出合理范围,构成行贿,不但触及法律,而且这礼也“变味”了。

网友“回家过年”:面子礼,伤不起。同事拜年在超市买了个新鲜桂圆果篮,打开傻了眼:扒开第一层桂圆,下面竟是厚厚一层粗树枝和湿树叶,占水果篮的一半,黑心啊!

网友“yueyue868”:春节变春“劫”。七大姑八大姨挨家挨户去拜访一圈下来,好几千就没了。本来发了年终奖还想存点儿呢,这下什么也存不下了。老公都不敢这个时候回老家了,老家还有一大堆人呢,还有小孩,想想就发颤。亲们,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呢?(丁楠雅整理)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