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市民汇聚在合肥城隍庙观赏民俗汇演。新华社发(虞俊杰 摄)
新华网南宁3月1日专电(记者张莺) 元宵佳节,南宁艳阳高照。正月十五下午,一家酒店的一场商业性相亲灯会吸引了百余年轻人,还有不少俊男靓女在为晚上的一场化装舞会忙活。人民公园的免费花灯展,去的则多是上了年纪的市民。随着元宵“节味”渐淡“商味”渐浓,传统节日文化乐趣渐失,一些专家呼吁青年人应在过节方式变迁中守住传统内涵。
南方城市的元宵节:也曾多姿多彩
40岁的董宇是个土生土长的南宁人,被称为“南宁通”。在他的记忆中,南宁的元宵节曾经是他春节后最期待的日子,各单位和社区都要自己动手制作花灯挂在门口和街道上,处处是灯会。“花灯制作很简单,只要有竹篾、彩纸、胶水就行。制作好后我们小孩子提着出去互相比,看谁做得好,节日氛围特别浓。”董宇说。
不仅做花灯,还要做汤圆。家家户户自制汤圆,相互品尝,其乐无穷。“现在则不同了,城市里的花灯大部分是从四川自贡买来的,汤圆也是从超市买的,市民们买汤圆就为了应景。小孩对这些更是淡然。”董宇说,他的儿子小董宁愿在家上网都不去看灯展。
董宇自称以前他最爱在元宵节时去人民公园猜灯谜,猜中一条灯谜奖励一条毛巾。由于熟知灯谜技巧,他一晚上可以得到十几条毛巾。现在,儿子小董则在开心网上“种”虚拟的灯笼树,然后猜树上挂着的灯谜。可惜的是,他一条也猜不出来。
南宁市江南区的菠萝岭社区是一个拥有两万余人的社区,大部分居民于1990年搬迁至此。当时此地偏僻荒凉,为了增加人气,社区每年都在元宵节时举办花灯文化节,居民在主要街道挂满自制的花灯,还举行舞龙狮、万人品汤圆等,很快成了南宁市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在农村,元宵节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董宇介绍,在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们元宵节晚上吃汤圆。然后相互串门做客,玩到兴致高时就到山坡上赏月对歌,一些青年男女也会在此时互表心意,非常浪漫。
元宵节的今生:只剩下物质化的一场狂欢
相比过去元宵节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有人认为现在的元宵节就是一场物质化的狂欢。在这个寓意“团圆”的日子,很多城市一族却早已开始了工作,团圆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在南宁市工作的“80后”彭小姐家在百色,元宵节这天忙于购置衣物道具,为晚上的化装舞会做精心准备。至于回家与父母团圆,她有些不以为然。“对元宵节的感觉非常淡。家人总以为元宵节还是‘年’,可我觉得自从初七上班那天起,‘年’就结束了。明天还要上班,今天就要好好玩一下。”彭小姐追逐的依然是年轻人的时尚游戏。
2月28日,董宇带着侄子去人民公园凑热闹,到处是卖花灯的小商贩。他给8岁的侄子买了一盏虎头灯,小家伙玩了一会儿,也觉得没趣。“主要是整体氛围淡了点。”董宇说。
由于次日是3月1日,又是周一,很多人将今年的元宵节看做告别春节、开启新一年工作的节点。在武鸣县罗波镇罗波庙,前来上香祈福的人排起了长队。南宁市民谢建国专门前来祭拜,希望今年工作顺利。烧完香后,谢建国满眼看到的依然是遍地卖花灯的商贩,令本想感受乡村元宵氛围的他颇感无奈。
在南宁菠萝岭社区,居委会领导近年来在元宵节最着急的是会扎花灯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社区坚持居民自己动手扎花灯,今年扎的3000多盏花灯,全靠十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个别年轻人只能打下手。
社区84岁的老人杭鸿娟十几岁就会扎花灯,从1990年至今一直是菠萝岭社区元宵节扎花灯的主力。为了让年轻人能够继承传统花灯手工艺,杭鸿娟老人在社区的组织下义务培训有兴趣的人扎花灯。
民俗专家认为,老节日也要“换新装” 重在引导青年感悟中华文化
对于南宁元宵节的节日新气象,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蓝芝同认为,物质消费已成当今各种节日的时代烙印,不可苛责元宵节味变淡。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节日没变,但节日的内容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地融入了现代生活新元素,老传统正在被年轻人选择性地接受和保留。”蓝芝同说,一些年轻人不爱赏花灯,在元宵节里踢足球或者K歌,这只不过是过节方式的选择,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让他们内心懂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内涵,重视亲情。
对于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习俗,蓝芝同认为年轻人也应当适当学习,将传统文化的乐趣发扬光大。在南宁菠萝岭社区,菠萝岭小学已着手将花灯制作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请社区民间艺人为小学生授课,既继承民族文化,也丰富了小学生的手工制作课程。
广西民俗协会会长、广西师范学院教授王光荣说,“元宵”是春节结束、一年开始的意思,在农耕时期寓意着融合包容、勤劳耕作。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应当继承元宵节的节日内涵精髓,在新年伊始树立良好的心态,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立志孝敬父母、勤劳工作,这才是节日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