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被云雾困扰?那是因为站得还不够高。
□ 在旅游中,我可以变得如此哀伤,也可以激情澎湃,还可以如此温婉,所有这一切,就是完成了对自我的邂逅。
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旅行社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而游,我认为是个人心灵的事情。现在不缺乏旅,缺乏的是游。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我把旅游分为三层境界。最浅的一层,你邂逅了你从没看过的风景。千山万水、奇异风俗,你能蓦然相逢,这是缘分;比这更高一层,是你邂逅了一种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比如,看到某个地方保持了一种原始质朴的生活,或者一种精致典雅的生活,或者这个地方保持了一种狂欢。而第三种,最高层次的邂逅,那就是你突然遇见了你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自己。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穿越山水与固有的生活方式,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像孩子一样特别天真快乐。在旅游中,我可以变得如此哀伤,我也可以激情澎湃,还可以如此温婉,所有这一切,就是完成了对自我的邂逅。
我到过好多城市,特别是那种中小城市,很喜欢介绍自己是小上海、小香港。我特别不喜欢这种定位,你都这样了,那你自己是谁?就像现在好多地方都说我们打造了什么什么,都是在仿效别人。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性,以及能否持续化发展。坦率地说,10年前,我很喜欢去丽江,大概五六年前就不大去丽江了,再去云南,我会去腾冲这些地方,丽江的商业化速度让我惊讶。
当然,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质不能是僵死的,也就是说不应该仅仅是写在解说牌上,或者是零散在几个景点上的,应该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被人易于接受的。因为没有人去旅游是为了受教育的,我们现在旅游是为了快乐,为了身心愉悦,不能说旅游中必须得有导游解说,必须手里有什么东西才能让我们了解名胜古迹。我们这种文化应该是举手投足之间,给人一种身心的体验,因为旅游时不仅仅使用眼睛,所以我希望文化是活生生的,成本比较低的,易于提取的,可以耳濡目染,身处其中,给人一种深刻的体验。什么叫体验?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你能够深刻进入,并有一种深深热爱。
人在旅游时候的那种体验,哪怕是非常著名的名山大川,还是可以去体会它的与众不同。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说我上庐山的感受,按说庐山是一个非常知名的景区,我到庐山的时候是11月,已经深秋,又是下午4点,雾重云深,到处都是一片浓浓的暮霭,天色已经黯淡,又很冷,我下车的时候觉得空气攥一把都能滴出水来,一呼吸满鼻子都是云雾。庐山的朋友领着我穿过锦绣谷,一直走到庐山顶上时,时间已经是5点半,眼看着天色完全黑了,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你就一步跨入了满眼的阳光中。接近夕阳的那个时分,有种特别浓沉的璀璨,那种金灿灿的铺天盖地,我从来没有在深秋相遇过那么蓬勃的阳光,然后人整个置身阳光的时候往下看,一大片无边无际浓沉的雾海。然后你看到奇松怪石全都在雾海之中,那个时候你就能懂得毛主席说的“暮色苍茫看劲松”。就是远处云雾笼罩,雾海千奇百怪,简直什么样的比喻都无法形容那种气象。那个时刻,我很感慨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阳光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在它很高的地方。人如果一直往上走,你要相信你一定会遇到阳光。走近阳光回头一看,刚才困扰你的云雾就成了眼前审美的一道风景。人为什么会被云雾困扰?那是因为站得还不够高。所以我站在庐山山顶,想起李白写庐山的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那是何等气象,人不站在这种地方,你以为能写出来吗?
所以你不能问我,在你的生命中,是读书重要,还是旅游重要?你能问一只鸟,两只翅膀是左边重要还是右边重要?对我来讲,读书和行走就是我的两个翅膀。(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