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万一)1月30日晚,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再度座无虚席,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春节前的最后一场演出正在这里进行,演出照例掌声雷动,令人震撼。
据介绍,从1月15日首演至今,《复兴之路》在两周多的时间内已连续上演26场,包括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代表委员在内的五万余名各界观众走入剧场,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而从正月初六开始,《复兴之路》将在春节后再度连演50余场,引发更强烈的观演热潮。
北京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鼓舞斗志 振奋人心
北京市人大代表孙长泰看过《复兴之路》后告诉记者,“回顾六十年的历程,有很多东西历历在目,用文艺的形式再现出来,更能引起大家诸多回顾。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在兴奋之余,也有很多对艰难的感慨。这部作品是鼓励民族斗志的,是让人振奋的情感抒发。而民族的信心、民族的精神,是让我们克服历史的困难,走到今天的关键。”
北京市政协委员,科学技术界代表唐俊杰表示,《复兴之路》是我们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通过这样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转化,这也是文化创意的一部分。在当代推出这样一部作品,也是艺术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而从事律师职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路鲁哈达告诉记者,他三次观看《复兴之路》每次都觉得很震撼,也几度流泪。《复兴之路》对我国的历史做了一个客观梳理,给了大家很多积极的情绪,让我们能够很正确的面对历史和未来
归国华侨:腰杆真正硬起来了
在美国已经生活23年的许承武表示,看完很受鼓舞,真正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国这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充分代表了我们海外华人的心声。他告诉记者这二十几年在国外,他对中国的发展感受非常深刻,“我们的国家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强大,这是对海外华侨非常大的鼓舞和支持,大家都觉得腰杆真正硬起来了。”同时,他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这样的作品也应该走出国门,一定会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谢俊发是南非谢氏集团总裁,2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国外,而这次回到中国,他感到变化特别大。“现在祖国兴旺了,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都非常自豪。”作为一位文艺爱好者,谢先生也经常到其他国家的剧场观看演出,但这一次《复兴之路》的观演经历,还是带给他很深的震撼,“这些舞台设计、灯光、现代技术都非常棒,绝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这样一个作品能够走出国门也一定能够让国外的观众喜欢,因为它是高档次的,艺术也是没有国界的。”
青年人: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张淏轩在观看《复兴之路》后说,看《复兴之路》应该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之一了。丰富多样的舞台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各种色彩的配合以及音乐和舞蹈的表现,能够将宏大的主题具象化,艺术化,而且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22岁的大学生邵天淼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就听老师、大人讲,‘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之前一直都没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但是今天看了《复兴之路》,让我对这句话上升到了一个质的认识,我们这一代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当中,没有经历过中国贫穷、困难的岁月,而今天通过观看《复兴之路》了解了历史。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六十年,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演变到今天这样,是非常不容易的。比起课本上学的历史知识,我觉得这种形式更真实生动。”
孩子们的“爱国主义课堂”
随着寒假的开始,很多家长选择带孩子一起来观看《复兴之路》,在艺术的呈现中感受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也使得《复兴之路》成为孩子们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
一位带着儿子观看《复兴之路》的母亲告诉记者,这一代年轻人接触的现代元素比较多,但对中国的历史了解比较少,平时也少有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通过这次观看《复兴之路》,把历史融入这种艺术的形式中,感觉孩子还是乐于去听,乐于去看的。确实从中知道,中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富强、走向强大的。”而13岁的儿子则在一旁点头表示,感觉很精彩,这样一种讲述历史的方式也更丰富、更生动了。
70多岁的刘奶奶也带着10岁的小孙子狄云来看《复兴之路》,小狄云高兴地说,他觉得演出特别好,学到了好多历史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其中《打工谣》又好听又好看,最让他喜欢。刘奶奶偷偷告诉记者,看演出的过程中,小狄云一会儿一动不动地盯着台上,一会儿跟着台上的演员哼着歌,看得特别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