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史耀增先生在
合阳县《弟子规》诵读大赛上致辞
【和谐中国网·合阳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速度令人目瞪口呆,但农村的集市依然存在,而且规模不知比过去扩大了多少倍,货物的种类比昔日更是不知增添了多少,穿行于其间,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让人兴奋不已,但仔细回味儿时对集市的记忆,总觉得如今的繁荣似乎少了点什么,搔搔头皮想一想,噢,对了,是那远去的叫卖声。
合阳县城东边10公里的坊镇号称“合阳首镇”,昔日从山西、韩城去往西安的南北大道和从洽川去往县城的东西大道在此交汇,每到农历二、七逢集,赶集上会的人如潮水一般从四乡八村涌向坊镇,只显得那条店铺林立、古色古香的南北长街过于狭窄。如果说人头攒动的集市是一条河,那叫卖声便是河上咿呀作响的桨声。卖醪糟的有节奏地拉动着小风箱,炉火也随之从烟囱里有节奏地“呼呼”往外喷射,铜瓢里的水“嗞嗞”地翻滚着,卖醪糟的一边拉动风箱,一边喊着:“鸡蛋醪糟——消食暖胃,好吃不贵!来一碗咋向?”从炒凉粉鏊上飘出的葱花的荃香和糖酱的油香直钻人的鼻孔,刺激着舌尖上的味蕾。卖炒凉粉的一边用铁铲翻动着鏊上切成方块的凉粉,一边可嗓门喊着:“炒凉粉——”卖油糕的则将手上的动作和口中的喊声结合得天衣无缝。你看他,熟练地挖下一块面团,在手心里快速地压成饼状,再抓起一捏红白糖混合后还要加上青红丝的糖馅放进去,收口、拍扁,顺手从锅边放进泛着金黄色泡沫的热油中,然后两手“啪——”地一拍,口中喊道:“油糕热的热油糕——”有的还喊成“烫手烧心的热油糕——”颇具吸引力。踅面是合阳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合阳人赶集时吃一碗红油漂浮的踅面,那是一种十分可心的享受,但卖踅面的并不高声喊叫,只是和食客一问一答:“来一碗踅面!”“干的汤的?”“干的(或汤的),多(少)调点醋(油辣子)!”这一问一答实质上也是一种叫卖,对那些站在一边犹疑不定、一时拿不准吃还是不吃的人肯定会产生一种诱惑作用。卖饸饹的与食客也是一问一答,只不过在夏天要问“热的还是凉的?”还有那压饸饹时吱吱作响的木床子实际上也起到了一种叫卖作用。打烧饼的不用嘴喊,却在擀烧饼时用小擀杖在小案板上敲出好听的声音,梆郎郎地清脆,引得你不得不驻足观看,甚或抵挡不住刚出炉的烧饼那种香味,掏出钱买上两个。
笔者的家乡和阳村在坊镇东北2.5公里处,村里有一种独特的手工艺——编织柳条簸箕,所以人称“簸箕村”。簸箕编成自然要卖,在坊镇的集市上当然少不了和阳村卖簸箕的身影。他们提着簸箕在人群中穿梭,而且不停地喊着:“卖簸箕!”“和阳的好簸箕!”“蒸条簸箕!”所谓蒸条,是指北山里冬天割下的条子,需要在锅里蒸煮后才能褪皮,所以叫“蒸条”。这种条子颜色微微泛黄,柔韧度好,做出的簸箕不但好看,且结实耐用,所以卖簸箕的便要喊出“蒸条簸箕”的叫卖声了。姚家巷有一位叫王积瑞的,卖了一辈子簸箕,他的叫卖声与众不同。前半句节奏缓慢,音调拉得很长:“谁要簸箕箕谁要哩——”而且把“谁”按方言念成“sā撒”,不只重复一个“箕”字,还将音念成“cì刺”;而后半句突然加快语速,且提高声音:“(sā)要簸箕去(读qìe)!”特殊的组合,前后强烈的反差,在卖簸箕的人中独树一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人已去世数十年,许多人还对此津津乐道,在闲谈中回忆起那具有独特韵味的叫卖声。
到了暑天,瓜果上市,卖甜瓜的会喊:“老鼠尾子王凯瓜,两手一捏破成渣。”是说这两种甜瓜(合阳人称“小瓜”)又脆又甜。还有的喊:“咬一口,流一手”,是说他的甜瓜水分足。西瓜案上既有白皮、白瓤、白籽的“三白瓜”,又有绿皮、红瓤、黑籽的“三桃园瓜”(或称“三结义”),卖西瓜的把手中那种切西瓜专用的弯刀往案板上一拍,朗声喊道:“刀响哩,蜜淌哩,瓜籽在里头乱嚷哩,哎——来一块!”
一入腊月,地里基本上没了农活,而又年关将近,赶集上会的人更多,只见卖糖酱(亦叫“酱色”,用白糖熬成,也有用蜂蜜熬成的,质量更佳)地端着木盘在喊:“捎酱咧,酱捎上!”“蜂蜜糖酱,真货没麻达!”农历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腊月二十二的坊镇集上卖那种木版印制的灶神像的便多了起来。刚起会时卖灶神像的喊的是:“谁(sā)请灶爷哩!”“请灶火爷保平安!”当集市进入高潮(俗称“会圆咧”)时便喊:“捎上一张灶火爷!”临到集会进入尾声时,便喊“灶火爷跳崖(合阳方言读nai)哩,跳到屋里发财哩!”为了推销自己的货物,对神灵竟然说“捎”上,说“跳崖哩”,实在有几分大不敬的意味,听了让人忍俊不禁。献灶神的供品是糖瓜,卖糖瓜的喊的是“糖瓜甜,糖瓜黏(方言读yán),不黏不甜不要钱!”众所周知,给灶神献糖瓜是要让他尝到甜头之后再把他的嘴粘住,“上天言好事”,不要说人间的坏话,自然又甜又黏的糖瓜才是理想的上品。
叫卖声是集市的激活剂,耳畔回荡着此起彼伏、高高低低、各具特色的叫卖声,人们似乎才感到这个集市有了活力,显得生机勃勃。眼观百样景,耳听叫卖声,就像乡间人吃青辣椒夹馍一样,有声有色,才觉得有了味道。如今回忆儿时那远去的叫卖声,只能轻轻地发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