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 特约通讯员 周广宽 张有才 赵晓博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乘风破浪的改革征程,在中国铸就了一部思想解放史,创造一部经济飞跃史。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无数精英尽情地挥洒聪明才智,在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同时,展现着自身的人生价值。
全国优秀项目经理获得者、教授级高工、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副总经理刘广钧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2006年初广深港铁路客专动工兴建,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承担了被誉为“中国铁路世纪隧道”的狮子洋隧道进口段施工任务。作为我国第一条穿江越洋水下特长盾构隧道,全长10800米的狮子洋隧道其速度目标值为世界第一。2009年3月,广深港铁路客专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见,高效优质建成广深港铁路客专在全国政治、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狮子洋隧道进口段,包括左线5550米、右线5250米的施工任务,因其要穿过3条海洋水系,水下工程占总量的60%以上,且围岩全部为软硬交错、破碎复杂的复合地层。因此,这里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风险点最多的所在。
首次闯入盾构法施工领域,二公司上下对此十分重视。本着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培养一批拥有先进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特长人才、长期开拓并占领盾构施工市场的长远考虑,企业决策层决定由公司年轻副总经理刘广钧领衔、率部向狮子洋发起强力宣战。
1994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刘广钧,先后参与了京九铁路雷公山隧道、湖南资兴过船轮水电站等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深圳地铁一期和深港西部通道等建设中,由于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成功完成了重叠隧道、桩基托换、钻孔咬合桩、复合防水等4项国内外首创设计施工,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技术,取得了数十项科技成果,成为国内地下工程建设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优秀青年”、“山西省杰出青年管理创新能手”。
面对“世界级”的施工项目和施工难题,作为一名依靠技术、融入技术的项目经理,授命后刘广钧把狮子洋隧道建设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干。他高举“科技、创新,团结、奉献”的大旗,演绎了一出科学施工的好戏:
针对狮子洋隧道施工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特点,工程上场后,刘广钧就把“引智”作为培养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先后聘请了12位院士、盾构专家到工地指导施工和科研。这些“科技头脑”的加盟,为项目部重大技术难题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技术方案是施工的关键一环,好的方案能使施工事半功倍,反之则陷入被动。因此,开工伊始,刘广钧就高度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论证,先后组织内外专家召开技术方案论证会数十次,在决定采用当时国内最大直径11.182米的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的基础上,还未雨绸缪、提前运作,使盾构始发方案、盾构过江方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均制定了几套以上的解决方法和方案。做到了有备无患。
2007年11月,第一台盾构机进场,由于准备工作十分充分、组织严密,刘广钧率领项目部仅用了34天时间就完成了现场组装工作,创下国内大型盾构机现场组装的速度之最。2008年1月31日,第一台盾构机右线始发,先后解决了超浅埋段始发、穿越小虎沥高风险段等一个个门坎极高的技术难题,向江心挺进,两个月时间,一口气推进了800米。
2008年5月第二台盾构机进场,刘广钧率领项目部再接再厉,现场组装工作在第一台的基础上又快了6天,刷新了自己创造的大型盾构机现场组装全国纪录。7月18日,第二台盾构机左线始发,更是创造了日成洞22米,月成洞480米的良好成绩,震惊了国内盾构施工界。
挑战“高、精、尖”是勇者的游戏,更是智慧的结晶。刘广钧两者兼备。
狮子洋隧道盾构段前方是工作竖井、明挖暗埋段和敞开段,其规模相当于建3个不同形式的地铁车站,且地质均为砂和淤泥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坍塌。施工中,按开挖深度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刘广钧把所有类型的地下围护结构都得以实施。在敞开段矩形结构的施作中,边墙施工他创新性地首次在国内采用了移动模板台车,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该设施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授权。
超浅埋段盾构机始发是一项极具风险性的施工。盾构机始发时在高压作用下,最容易产生喷涌泥浆、导致施工失败。刘广钧巧妙运用“先立后破”即先用钢筋混凝土把盾构井做成铜墙铁壁和对施工区域进行超前地质加固,后再在指定位置破除墙体、打开洞门的综合创新技术,一举实现了超浅埋段非冷冻条件下的盾构机始发安全快速进洞。其施工方法,被编入当年的“盾构施工成功案例”。
在长达500米的由砂层进入岩层的过程中,刘广钧通过带压进仓科学实践,顺利攻克了软硬不均地层中盾构掘进这一公认难题。带压进仓作业是一项专业技术,需要严格训练及操作,该过程如同祖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作业,也要经历仓内压力转换才能达到出仓条件,只不过在太空是减压,而盾构施工中是增压。他与经挑选的同事一同接受训练并第一个带压进仓,当他的第一只脚踏入仓内时,在中国盾构施工领域其意义不亚于当年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首次太空行走对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它宣布了带压进仓作业不再是外国的专利,从而使我国盾构施工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穿江越洋时上软下硬复杂岩层始终是施工的严峻考验。施工时,刘广钧始终与工程师们呆在洞内,在近50摄氏度的盾构机中,积极研究论证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加以尝试,最后通过采取地表注浆加固、降低刀盘扭矩、加大环流冲刷、稳定切口水压等措施确保了掌子面的稳定和盾构机的稳步推进。由他主持的《直径11.2米泥水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技术研究》还获得中国铁建总公司201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深港铁路客专建设中,二公司生产的管片以无可挑剔的精度成为全线一大亮点。盾构施工隧道中的管片,相当于矿山法施工隧道中的二次衬砌,是隧道内实外美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因此,从模具的制作到管片的加工,刘广钧都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为了提高精度,他主动把每项技术指标允许误差值都减少一半。为了防止模具变型,他自找“麻烦”,每生产1000片管片都要自觉进行一次精度检测。为了减少管片倒运中的损坏,他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研制了管片翻片机,沉重的管片在翻片机巧手的作用下,就像小孩玩魔方一样被装上车、卸下车、安装到隧道的指定位置,大大降低了搬运过程中的损伤和施工安全风险。业主在全线推广了他们的这套科学施工方法。
隧道成型后管片上浮变形量的控制,关系到狮子洋隧道的成败。施工中刘广钧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施工新理念,通过应用抗水分散型同步注浆浆液,保证了狮子洋隧道盾构管片的稳定,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多条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2010年12月、2011年2月,狮子洋隧道进口段左、右线两台盾构机先后与出口段的两台停着的盾构机在海底70米深处实现“主动对接”。狮子洋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我国长距离水下铁路隧道的施工和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实现“地下之吻”的两台盾构机舱门打开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完美的“无缝零误差”场景,刘广钧作为“第一人”在地下步行穿过了珠江入海口。至此,他率领项目部全体员工在挑战“中国铁路世纪隧道”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1年8月,刘广钧受命担任北京地铁6号线13标项目经理,其中有一座毗邻北运河、位于京东魅力水城核心区的快慢线中转换乘站,这是目前在建地铁中规模最大的站,长460米、宽达42米,是普通车站的3倍,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恰巧地面新规划的建筑物也是一艘航母造型,又是一个首例!在科技兴业、科技报国的征程上刘广钧将继续竭力破浪前行。(来源:国际商报 特约通讯员 周广宽 张有才 赵晓博)责编:许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