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尔雅》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4-14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点击进入网站首页

www.hxzg.net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尔雅》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一、作者简介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和训诂学著作,相传为西周至汉代学者集体编纂而成。传统说法认为,周公旦曾参与部分编撰,后由孔子及其弟子增补,但此说缺乏确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尔雅》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期,是儒家学者对先秦经典词汇的整理和解释。

二、时代背景

《尔雅》的编纂背景与先秦至汉初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

1、语言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方言差异大,典籍中的词汇含义逐渐模糊,需要统一解释。

2、经典传承: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的解读需要权威的训诂工具,以便学者正确理解。

3、政治统一:秦汉大一统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成为文化整合的重要手段,《尔雅》应运而生。

三、 编辑体系

《尔雅》并非哲学著作,而是一部以分类和释义为主的工具书,其核心思想体现在:

1、“雅正”观念:书名“尔雅”意为“近正”,即用规范的语言解释古语和方言,确立标准语义。

2、分类体系:全书共19篇,按内容分为:

(1)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词语、动词和形容性词汇。

(2)释亲、释宫、释器等:分类解释亲属称谓、建筑、器物等专有名词。

(3)释天、释地、释草、释兽等: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物等自然科学知识。

3、经学服务:释义多与儒家经典相印证,是汉代经学家解经的重要依据。

四、历史地位

1、“十三经”之一:唐代列入“十二经”,宋代扩充为“十三经”,成为儒家核心典籍。

2、训诂学鼻祖:开创了中国古代词典编纂的先河,影响后世《说文解字》《广雅》等著作。

3、百科全书的雏形:其分类方法兼具语言学与自然科学价值,是古代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

五、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1、语言学研究:为汉语词汇史、语义演变提供珍贵资料,助力古代文献解读。

2、文化传承:帮助现代人理解先秦思想、社会生活和自然观,增强文化认同。

3、学术方法启示:其分类和训诂逻辑对现代辞书编纂、知识分类仍有借鉴意义。

总之,《尔雅》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既是儒家经典的工具书,也是早期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奠定了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基础,至今仍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桥梁。

 

【附: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参阅链接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1】 

《尔雅》目录

《尔雅》共分为19篇(卷),按内容可分为三大类:  

一、普通语词解释(释诂、释言、释训)  

二、社会生活相关词汇(释亲、释宫、释器等)  

三、自然万物名称(释天、释地、释草、释木等)

 详细篇目如下:   

1、释诂:解释古代同义或近义字词(如“初、哉、首、基”皆训“始”)

2、释言:解释常用动词、形容词及短语(如“还、复,返也”)

3、释训:解释叠词、连绵词及形容性词语(如“明明、斤斤,察也”)

4、释亲:解释亲属称谓(如“父为考,母为妣”)

5、释宫:解释建筑名称(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6、释器:解释器物、工具名称(如“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

7、释乐:解释音乐相关词汇(如“大瑟谓之洒”)

8、释天:解释天文、历法、气象(如“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9、释地:解释地理、行政区划(如“两河间曰冀州”)

10、释丘:解释丘陵、地形(如“丘一成为敦丘”)

11、释山:解释山岳名称(如“河南华,河西岳”)

12、释水:解释河流、水文(如“水注川曰谿”)

13、释草:解释草本植物(如“荷,芙蕖”)

14、释木:解释木本植物(如“枞,松叶柏身”)

15、释虫:解释昆虫类(如“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16、释鱼:解释鱼类及水生动物(如“鲲,鱼子”)

17、释鸟:解释鸟类(如“二足而羽谓之禽”)

18、释兽:解释兽类(如“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19、释畜:解释家畜(如“鸡,大者蜀”)

附注: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是《尔雅》的核心,主要解释抽象词汇;后16篇则分类解释具体事物名称。




【附2】

《尔雅》经典字词句

一、普通语词类  

1.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释义:这些字均有“开始”之义。  

2.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释义:这些词均指“君主”或“尊长”。  

3. 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厖、坟、嘏、丕、弈、洪、诞、戎、骏、假、京、硕、濯、訏、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箌、昄、晊、将、业、席,大也。  

 释义:这些字均有“大”的含义。  

4. 粤、于、爰,曰也。  

 释义:这些字皆可作发语词,相当于“曰”。  

5. 谑浪笑敖,戏谑也。  

 释义:形容嬉笑戏弄的样子。  

二、社会生活类  

6. 父为考,母为妣。  

 释义:称亡父为“考”,亡母为“妣”。  

7.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释义:妻子称丈夫的父亲为“舅”,母亲为“姑”。(此与现代不同,说明了语言的变迁)  

8.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释义:秦汉以前,“宫”“室”皆指房屋,无等级差别。  

9.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释义:木制的盛食器叫“豆”,竹制的叫“笾”,陶制的叫“登”。  

10. 大瑟谓之洒。  

 释义:一种大型瑟称为“洒”。

三、天文地理类  

11.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释义:四季天空的不同称谓。  

12. 北极谓之北辰。  

 释义:北极星古称“北辰”。  

13. 两河间曰冀州。  

 释义:黄河与辽河之间的地域称“冀州”。  

14.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  

 释义:一层高的土山叫“敦丘”,两层高的叫“陶丘”。  

15. 河南华,河西岳。  

 释义:华山在黄河以南,吴岳或指岱岳在黄河以西。

四、动植物类  

16. 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  

 释义:荷花的各部位名称:茎称“茄”,叶称“蕸”,根称“蔤”。  

17. 枞,松叶柏身。  

 释义:“枞”是一种叶子像松、树干像柏的树。  

18.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释义:有脚的动物称“虫”,无脚的称“豸”。  

19. 鲲,鱼子。  

 释义:“鲲”指鱼卵。  

20.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释义:两足有羽毛的动物是“禽”,四足有毛的是“兽”。

21. 蒚,山蓟。  

 释义:“蒚”是山中的蓟类植物。  

22. 蜉蝣,渠略。  

 释义:“蜉蝣”古称“渠略”,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  

23. 鼫鼠,鼯鼠。  

 释义:“鼫鼠”即“鼯鼠”,指飞鼠或五技鼠。  

24. 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释义:“狻麑”狮子形如浅毛虎,能食虎豹。  

、时间与空间类  

25.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释义:不同朝代对“年”的称呼:夏称“岁”,商称“祀”,周称“年”,尧舜时称“载”。  

26. 东至日所出为泰远,西至日所入为邠国。  

 释义:东方日出处称“泰远”,西方日落处称“邠国”,反映古人的地理观念。

 、器物与礼制类  

27. 彝、卣、罍,器也。  

 释义:“彝”“卣”“罍”均为古代酒器名称。  

28. 璋大八寸谓之琡。  

 释义:长八寸的玉璋称为“琡”。  

29. 璧大六寸谓之宣。  

 释义:直径六寸的玉璧称为“宣”。  

30. 缫帛縿,练旒九。  

 释义:指古代旗帜的装饰,用浅色帛制成,垂旒有九条。  

、人体与状态类  

31. 顤,长颈也。  

 释义:“顤”形容脖子细长。  

32. 矔,大目也。  

 释义:“矔”指眼睛大而突出。  

33. 惸惸,忧也。

 释义:“惸惸”形容孤独忧愁的样子。

、其他名物类  

34. 肉曰脱之,鱼曰斫之。  

 释义:处理肉称“脱”,处理鱼称“斫”。  

35. 黄金谓之璗,白金谓之银。  

 释义:黄金古称“璗”,白银即“银”。  

36. 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  

 释义:有装饰的弓称“弓”,无装饰的称“弭”。  

37. 珪大尺二寸谓之玠。  

 释义:长一尺二寸的玉珪叫“玠”。  

38. 缁广充幅长寻曰旐。  

 释义:黑色、宽幅、长八尺的旗子称“旐”。

、抽象概念与行为  

39. 谡谡,起也。  

 释义:“谡谡”形容迅速起身的动作。  

40. 甹夆,掣曳也。  

 释义:“甹夆”指牵拉、拖拽的动作。  

41. 籧篨,口柔也。  

 释义:“籧篨”原指竹席,引申为谄媚奉承之态。  

42. 籧篨,戚施,不能俯也。  

 释义:形容驼背无法弯腰的状态。  

43. 僭,差也。  

 释义:“僭”指越礼、僭越的行为。

十、精选叠词与连绵词  

44. 明明、斤斤,察也。  

  释义:“明明”“斤斤”形容明察秋毫。  

45. 穆穆、肃肃,敬也。  

  释义:形容庄严恭敬的样子。  

46. 番番、矫矫,勇也。  

  释义:形容勇武之态。  

47. 丁丁、嘤嘤,相切直也。  

  释义:拟声词,形容伐木或鸟鸣声。  

48. 晏晏、旦旦,悔爽忒也。  

  释义:形容反复无常的状态。

以上展现了《尔雅》作为“古代百科全书”的特点:  

1、语言价值:保存了先秦汉语的词汇系统与训诂方法。  

2、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的分类认知。  

3、实用功能:至今仍是解读经典文献的重要工具。  

4、名物考证:如“璋大八寸谓之琡”,体现古人对器物规格的精细分类。

5、语言对比:如“夏曰岁,商曰祀”,反映历法文化的演变。  

6、生态记录:如“狻麑食虎豹”,保存了古代对动物的观察认知。 

 



【附3】

【《尔雅

和谐书院 李耀君

 

粤若鸿蒙初判,人文肇兴,鸟迹代绳,皇娥制字。自龟龙负图而典册昭,孔壁藏书而训诂明。洎夫姬周鼎盛,稷下儒生揖让;嬴秦燔余,汉室经师继绝。此《尔雅》之所由作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矣。

观其部次星罗,篇章云构:释诂则统万言于一珠,释亲则列九族如璇杓。草木虫鱼,尽禹鼎之所铸;宫室器乐,皆周官之遗范。至若“大琴谓之离”,“扶摇谓之飙”,解天孙之机杼,析混沌之七窍。郭璞注疏,犹添珊瑚于玉树;邢昺正义,更淬青霜于宝刀。

若夫墨客临文,每逡巡于训义;史家载笔,恒取则于度衡。“初、哉、首、基”之训,启《春秋》之笔削;“郁陶、繇喜”之辨,正《风》《雅》之弦歌。张衡研京,必参《释地》之篇;左思赋蜀,岂废《释山》之注?此所谓“通古今之异言,辨万物之殊号”者也。

及至玄奘译经,窥基释论,亦采“曼殊”之旧译;利玛窦来,徐光启笔,犹存“默爵”之古称。然则五洲言语,岂出六经畴范?今之览者,当持雅俗之衡:既以甲骨证往籍,复以殊语参新知。譬犹河出昆仑,分流皆带星宿;花开阆苑,异色同沐朝阳。

赞曰:训诂之渊,文明之筏。解天语兮通人伦,熔夷夏兮铸华章。历千载而弥光,与日月而同长!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其他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