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纪念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在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的道路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代表,在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中,更有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女性,以她们的勤奋劳作和无私奉献,成为巾帼楷模。她们是社会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女性的骄傲和自豪!
1953年,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鲜慰问团文艺工作团在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中,常香玉在演唱志愿军抗美援朝小调。“谁说女子不如男”,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以一出豫剧《花木兰》风靡艺坛,家喻户晓。戏比天大。常香玉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她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她的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1948年,她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后改为香玉剧社,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等地区义演,以演出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被誉为“爱国艺人”。2003年底,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正在北京住院的已80岁高龄的常香玉,不顾身患癌症,拔掉输液管,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她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008年7月22日,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右)在2008年敦煌艺术大展上为来宾介绍。樊锦诗,浙江省杭州市人,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沙漠40多年,潜心于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为敦煌莫高窟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她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等13项文物保护工程,独创了一套新型砂砾岩石窟崖体裂缝灌浆、风化崖面防风化加固的材料、工艺和技术,使莫高窟文物保护环境得到改善,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她规划出新世纪敦煌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蓝图,首次提出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护和展陈利用的构想并付诸实施。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积极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成功解决了敦煌石窟研究和保护的有关难题。她牵头起草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成为甘肃省第一部为保护一处文化遗址作出的专项立法。她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集中展示了敦煌石窟百年研究的成果。她是中共十三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图为张海迪(前中)在和周围的青年探讨问题(摄于1982年6月)。张海迪,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她的事迹曾鼓舞和感动无数人,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张海迪5岁时患上了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从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小学、大学和研究生课程,还自学了多门外语,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5岁时她随父母下放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村,她给村里的孩子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美丽的英语》、《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语著作。多年来,张海迪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不仅激励着残疾人,还极大地鼓舞了当代青年人。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历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3年2月,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副社长——模范军属申纪兰在长治专署首届优抚模范代表会议上作报告。申纪兰现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西沟村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早在1952年春,申纪兰带头在一个封闭贫瘠的小山沟带领广大妇女和男村民开展劳动竞赛,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 几十年里,她带领西沟群众在荒山上造林25000亩,在干石河滩上筑坝7座、闸谷坊800余座、造地900亩,营造了一座座“绿色银行”,开发了一块块肥沃良田。改革开放以来,西沟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冶炼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外向型企业为主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建成了展览馆、太行之星纪念碑、村史亭、老西沟互助组雕塑、西沟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森林休闲为主的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把一个落后的纯农业村变成农林牧工商游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申纪兰是第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这是林巧稚(前右)在检查初生婴儿的健康情况(1972年7月摄)。林巧稚生前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著名临床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上世纪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生殖道结核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进行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组织了北京地区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成功切除重达56斤多的巨瘤;80年代主持编纂《妇科肿瘤》。她为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上世纪50年代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她带头主编科普读物,造福了亿万妇女儿童。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在半个多世纪里,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被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是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邢燕子是新中国最早树立的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摄于1960年)。1958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她没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来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司家庄村是个缺少劳力的穷村,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村里劳动力少,她先是组织成立幼儿园,解放妇女劳动力,后来干脆带领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很快,“燕子突击队”从7人扩大到了16人,影响带动全村妇女干了起来。冬季,她带着突击队员砸开三尺厚的冰结网打鱼,晚上打苇帘子,3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种下430亩高产麦,向荒洼要粮。她经历了艰苦生活的考验,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韦钰在南京工学院实验室使用她从西德买回的仪器进行工作(摄于1982年)。韦钰是80年代初享誉全国的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女科学家。1981年获得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博歇尔奖章的中国人。她获得美、英、加、日、港、澳等八校名誉博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中科院首批院士。韦钰在西德留学期间,由于刻苦学习,获得两年奖学金。她把节省下来的一万多马克,为国家买回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和一批科技资料。回国后,她开辟了我国一个新的边缘学科——生物电子学科,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分子电子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新华社记者丁峻摄(资料照片)
这是1985年11月17日,中国队以3比1战胜古巴队后,郎平激动地高高跳起。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她们对发球、拦网等技术动作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对训练比赛造成的伤痛从不叫苦叫累。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战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创了中国女排的新纪元。之后,中国女排再接再厉,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相继蝉联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005年9月12日,贵州从江县大塘村卫生室女医生李春燕(左)在由“红十字天使”计划资助的首个村博爱卫生室内为苗族妇女看病。从卫校毕业到选择当一名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医生李春燕,独自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的苗族村寨行医9年多。她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2000年,李春燕从卫校毕业后来到大塘村。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生活贫穷,“小病扛,大病顶,实在不行把巫师请”是当地群众缺医少药的真实写照。2001年,为了利用自己学到的医术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了家里的两头耕牛,筹集资金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卫生室创办之初,她连药箱也买不起,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但是她仍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村民们服务。当地村民家庭困难,看病吃药大多付不起钱,只能赊欠记账,久而久之,卫生室资金周转也就越来越难,最困难的时候,她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结婚戒指。李春燕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共医治病人上万人次,接生婴儿百余人,她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2007年,她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资料照片)
这是郝建秀早年的工作照(摄于1950年代)。郝建秀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先进生产者。1951年,郝建秀在青岛国棉六厂任挡车工,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创造了减少皮辊花的科学细纱工作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被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并在全国推广和学习,郝建秀所在的生产小组被命名为“郝建秀小组”,郝建秀当选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1953年郝建秀当选为纺织系统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工作法”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曾大大鼓舞了广大纺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涌现了大批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新华社发(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