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有莘躬耕
发表时间: 2011-06-22来源:

  马育森 搜集整理

  话说渭南

  91

  主持人:黄 玮

  E-mail:huangwei6688@126.com 2187215

  追溯历史渊源 体验风俗民情

  呈现自然景观 介绍人文古迹

  伊尹,姓伊,名挚。尹为官名。商初大政治家,尹相。尊称阿衡、保衡、商元圣等,有莘国(今合阳县)人。

  伊尹生于空桑,长在伊水之滨,成年后流落在有莘国。另说,据合阳清乾隆三十四年版《合阳县全志》载,“按里语云,(伊尹)生尹庄,葬秦庄(今莘村),谓元圣也”。

  当时夏桀为政残暴,夏民不断向周边国出逃。伊尹看在眼里,恨在心中。这时他发现还是有莘国君有贤德,他想总有一天要劝说有莘国君起兵灭夏。他的处境贫困,先为普通家奴,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奴隶,做得一手好菜。为了接近有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他有才干,便安排在有莘国宾馆,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因为公元前21世纪,夏启把他的一个支子封在此地。血缘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能担当灭夏大任。

  这时,一次薛国(今山东月泰县南)国君仲虺来到有莘国观光。他在宾馆中发现厨司伊尹举止不凡,宴后他就有意地与伊尹闲聊,通过他的言辞了解到他的出身贫贱低下,为人做奴,但他勤学博闻,有道有德,才华出群。他在做厨期间,立志摆脱自己的奴隶境遇,建功立业。在他接待宾客时博闻强记,用心钻研尧舜的治国之道,而且,他通晓天下大事,是一位难得的治国之才。他就想把伊尹买回薛国委以重任。

  薛国国君与有莘国君谈了几个回合,没有达成协议,因有莘国君这样做只怕对己不利。这时仲虺别无他方,最后想了一个计略,送给伊尹一些财物,让他自己赎身,购置田地,暂且安身,等待时机。

  仲虺走后,伊尹就遵照仲虺的安排立即赎身为民。自己出身卑微下贱,想选一个偏僻安宁的地方清贫度日。经过出来多日了解到有莘国西北方有一个秦庄(今合阳县百良镇莘村)。这里西望梁山之阳,近在紫金山之腰,东临黄河,南有徐水,北靠易水之滨(百良沟水)地形成了一个西高东低,南北较平。秦庄就位于中心处,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环境幽雅,百姓生活安宁,民风淳朴,善良勤劳,以农、牧、桑为生,热爱田园的伊尹看中这里是一个适宜自己定居的好地方。

  这一带地形三面环沟,东临黄河,山水相连,村庄稀少,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也是比较理想的耕作之地。伊尹便在此安家落户,购置田地,安心躬耕,时年夏后三十七年乙卯。

  他在秦庄东边田间较远的地方,临时扎了个田间的庄子(临时放农具、供人休息的地方)。后来的人在这个庄子的旧址南北建了村子,就叫南尹庄村、北尹庄村。西边有伊尹养马的马房,今马家庄村(此村没有姓马的)。在西南方有伊尹碾场的地方,今为南阿场村、北阿场村(因伊尹尊称阿衡)。东南方在天旱时,伊尹从徐水河每月汲水三次,进行浇田的地方叫“三汲村”,这村人们流传说:“伊尹三汲水,平地一声雷。”因此村人姓雷。东西有条“伊路”,南北走向有条陌道,陌道的东边叫陌东村,陌道的西边叫陌西村。除此之外还有莘野一代。

  这些村庄都与伊尹躬耕有关,这些村的名字,都是伊尹在汤王三聘后,伊尹在朝成名相当一段时间而命名的。

  伊尹在此精心耕作,并推动着这一带的农耕文明和发展。他就已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耕夫。当时,处在夏朝末期,农耕文明刚刚萌生,他在农耕文明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今天的百良地区那自然成了当年伊尹的耕作区。时间久远,这些伊尹胜迹的村庄,沿留至今,也就是伊尹耕莘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

  伊挚在农闲时经常在该村中心的地方与百姓聊天,向百姓宣传尧舜治国之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便在这个地方建了“乐道处”的牌坊。这就是孟子所谓:“而乐尧舜之道”。

  伊挚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躬耕于此与百姓和睦相处,村里有婚丧嫁娶,他就为事主做厨待客。村里的人有病时,他就让病人以食疗为主和土偏方进行治疗,还帮病人到田间采药,回家亲自进行炒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百姓治病之方,首创了中国历史汤药治病之方,人们常说:“伊尹汤药”。这时,他已成了很有名的医生。他喜欢音乐,在生活之余,他用自己制作的简易唢呐吹吹民间小曲。传说中他还做过乐人呢,后来他写了歌《晨露》。

  伊尹在躬耕中体察民情,忧百姓之疾苦,关注天下大事,探究治国安邦之道,他面对现实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后来在此村发生了“汤王三聘伊尹”的故事。

  为了纪念伊尹躬耕,伊尹故里合阳一代的农民在周时吆牛叫“伊……尹”,牛的左耳一动,眼就向左看,示意伊尹到来之意;叫“啊(ě)……衡”,牛右耳一动,眼就向右看,示意阿衡的到来之意。到晋时废了有莘国,人们吆牛便简化成“咿……”。牛就向左(内)走,叫啊“(ě)……”牛就向右(外)走。这一带农民训牛吆牛,牛十分听话,以表牛对伊尹耕莘的恭敬。此习惯沿用至今。

  清顺治五年,合阳知县庄曾明挥笔写了这首《伊尹耕处》“乐道耕田野老身,一犁烟雨足经纶?翻然顿去为舟楫,济得商家六百春。”

  清康熙丁丑年,三秦督学使者陆德源,合阳知县郭俊为先贤故里立了一通龟托碑,上书“商元圣故里”。过路官吏见此碑,文官下轿,武将下马,恭敬而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北大学教授杨春霖曾主据认定:“被誉为我国烹饪艺术鼻祖的伊尹就诞生在合阳县,其故里在合阳县百良乡莘村,其墓在该村东南......”

 

      阿衡与合阳行姓 / 史耀增

  就全国范围来讲,行(xíng)姓是一个小姓,不载于《百家姓》,但在合阳县,有行姓居住的村庄却有好几个。甘井镇的北护难村、坊镇的赵家村和小伏六村、新池镇的行家堡和北王庄都有行姓聚居。新池镇还有一个大村子叫行家庄,如今已没有一户行姓,但既以行家庄为村名,想来当年村中的行姓应该占大多数。

  合阳民间传说,行姓是被誉为“千秋贤相”的伊尹的后代。伊尹助汤有功,汤王封其为阿衡,其后裔遂以“衡”为姓。后来族中有人犯了事,族人恐怕受连累,便去掉“衡”字中间的“鱼”,改姓行。北护难村的行知省(1902—1976)先生是誉满关中的拓碑专家,曾被西安碑林博物馆聘为“陕西省金石采访员”、“陕西省博物馆之友”,许多珍贵碑石靠先生的精拓而得以保存下来。今年6月,我有幸在北护难村见到了先生在1963年农历正月亲手续成的《重续行氏家谱》,在其所撰“自序”中说及行姓的起源时这样写道:“吾行氏即商汤伊尹元圣之后,官居阿衡,后人以官为氏,四世之前,皆姓衡氏。因衡中鱼儿反心,唯恐人丁稀少,后辈改衡为行。”这是“改衡为行”的另一种说法,虽与民间传说有异,但两者关于“行姓为阿衡后裔”的认同却是一致的。1996年版《合阳县志》记载,百良镇的尹庄是伊尹的故里。在离尹庄五里路的莘村东南方有伊尹墓。行知省先生家境清贫,靠在四乡拓碑、出售学生仿格贴补家用。有一次转乡来到莘村,见伊尹墓园里的柏树遭到砍伐,便找到村中吕姓人家质问:“为何把我先人陵里的柏树砍得不成样子?”因为据说莘村吕姓是为伊尹看守墓园的,代代相传。吕姓人家见先生怒气冲冲的样子,便问:“你贵姓?”行先生答:“我姓行。”吕姓人觉得奇怪了:“你既姓行,伊尹咋是你先人?”行先生便讲了由“衡”改“行”的事,村里人这才明白了,忙向行先生赔不是,保证以后要好好地保护墓园不受破坏。

  小伏六村的行海亭(1890—1945)是杨虎城将军的部下,以英勇善战出名。据说其眉毛既长又硬,能搁住一根卷烟,因之人们皆称其为“行长眉”,知道真名的人反而少了。“西安事变”中,杨将军派他镇守陕西的东大门潼关,可见对其信任的程度。行海亭晋升旅长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曾专门到莘村的伊尹墓园祭祖,说伊尹是他们行家的老先人。2005年冬天,笔者曾专门就此事采访了行海亭的堂侄、离休老教师行红先生。年过古稀的行红先生说,确有到莘村祭祖这件事,但他在外上学,没有参加这次活动。他们村的行姓是从赵家村迁来的,他小时候曾在清明节去那里上过老坟。因为家谱丢失,什么时候迁来的,到小伏六村繁衍到多少代,已经说不清了。行知省先生所续北护难村行氏家谱载,“明朝末年,吾祖四世,由坊镇赵家村迁至护难村,迄今已历十六世。”北护难村还有一支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的行姓,与该村原有行姓同姓不同宗,按迁来的时间顺序分别称为“前行家”和“后行家”。“前行家”的始祖名养浩,三个儿子分别叫学曾、学诗和学易。长子与三子没有后代,如今“前行家”均为次子的后裔。后裔中还有一支迁到了宝鸡。据今年已经80岁的行德科先生讲,当年“后行家”的先人带着三个儿子定金、定银、定玉来到合阳,打听同姓之人,以便互相有个扶帮。找到了北护难村,落脚在相距仅半里的南护难村东坡,依崖打窑而居,因为那里沟地多,便于开荒种粮。后来光景日渐富裕,又移居北护难村。现已有十四世,辈分字为定、垚、维、邦、固、继、尔、建、有、九、衡、道、丙、守。据说后裔中还有移居富平、洛川等地的。2005年冬,北王庄发现一通虽已断成几截,但却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的祖陵碑,碑文记载行氏迁徙源流,碑阴刻七至十二世世系表。碑立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近300年。从碑文可知,该村行氏系明永乐年间从坊镇赵家村迁来,始祖名好礼,迄今已600余年,繁衍至二十五世,1400余人。但在该村2006年新续《行氏族谱》中十九世孙行方先生所撰序中,对于行姓的来源却有另一种说法。说是百良镇莘村东南一公里处旧名秦庄头,伊尹墓即在此。伊尹的“后裔袭封于衡,至周末有衡子,以官为氏,故姓衡氏”。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三月,元军与朱元璋部激战于潼关,元军大败,退至秦庄头,乱兵放火,村毁人亡。孑遗“衡”氏无家可归,乃简为“行”氏,这便是行姓的来源。是年冬,行培元迁至金水沟畔北护难村,行改玉则移至赵家村落脚。在这里,两村行姓均系从秦庄头迁出,而与北护难村“行氏族谱”所载该村行姓系“由坊镇赵家村迁至北护难村”之说不符。

  阿衡伊尹的故里在百良镇尹庄,其墓在莘村,既然行姓是阿衡的后代,为何徐水之阳偌大的百良塬上却没有一个有行姓居住的村庄?徐水沟南行家庄的行姓人家到什么地方去了?另一个以行为村名的行家堡行姓,又从何而来?北护难村、小伏六村和北王庄的行姓都是从赵家村迁去的,那么赵家村的行姓真的是旧秦庄头劫后余生的衡氏吗?这一切都为我们留下了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而且是研究伊尹这位历史名人时不能避开的课题。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