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后,一些文化学者纷纷畅谈它对于我国非遗保护的积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我们的专家学者必须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不是文化舞台下的观众,只是看热闹;我们要像医生一样,永远盯着文化的病灶,这是我们最主要的责任。”
实际上,作为文化人,冯骥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剩余古建筑等方面的工作。他曾说,为了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甘愿做一个吐血而死的“精卫”。冯骥才以他自己的文化人格和一系列的文化行为,呼唤着文化人的社会担当和责任,践行着一个文化人的道德和义务。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受到文化界的关注,也引发社会各界的赞扬。
“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这种担当和责任,就是要求文化人,对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文化生活里,在涌动的文化大潮中,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文化现象中,能够以深刻的审辨眼光,去观察、发现那些畸形的、扭曲的、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化现象,而且时时处处保持一种审视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找出病因,找到根除这些畸形的、扭曲的、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不让它们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鸦片”,不让它们侵袭社会和文明的健康肌体。
文化人为什么要“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这让人想到了“盲点”这个词。所谓“盲点”,原是生理学上的名词,它的意思是指人们眼睛视网膜上有一处不能发生视觉的地方,眼睛再好的人也同样有“盲点”。我觉得,“盲点”也可以扩大用来解释一些文化的现象。每一种成熟、完整的文化即使再完美,也不能免除“盲点”,而且,它时常发生在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它虽小,却可能左右文化走向兴盛或衰败的道路。
这对我们如何看待文化中的许多“病灶”,有一定启示。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甚至引发激烈争议的一些文化现象:文艺表演特别是某些小品表演的低俗;甚至被电视主持人都批为“太功利”的一些电视节目;文化娱乐报道中浮躁、随意的风气;一些地方名人故居的频遭毁弃;一些地方城市建设中的求大、求洋、贵族化;越来越多的天价艺术品炒作的“铜臭”气息……等等,都可说是文化的“病灶”。
这些文化中的“病灶”,实际上,就是我们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个盲点。存在盲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陷入盲点之后缺乏自觉批评和突破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人“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以文化的良知、批判的力量,去认识“盲点”、祛除“盲点”,使我们社会文化的发展,更加人性化、人文化,更加充满爱,减少或避免对公众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及价值观念造成明显的现实威胁,文化不会因为“病灶”、“盲点”的存在而变质、变“味”儿。(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