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文化中提炼最有活力的基因
发表时间: 2010-07-18来源:

      事实上,正如经济上最早的开放改革是从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开始那样,岭南文化的许多发端也是从“非主流”伊始的,也正是由于其在“非主流”的路径上标新立异才得以创新改革进而流播。仅近30年来,文化现象如流行曲北进、粤语的词汇渗透、广东食文化茶文化的独树一帜等,也总是与主流文化磕磕碰碰相伴而行,从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不可或缺的一股清流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昨天指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广东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优势。汪洋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汪洋是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在审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作颇富“思想动员”意味的主题报告时,阐述他的观点的。

      简而言之,新提出的“文化民生”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广东以及广东的人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而被审议的《纲要》则提出宏伟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各项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树立起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

      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议题在广东尚属首次。然而,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当此广东决策层在庄重地决定全省未来十年的文化发展蓝图之时,在广东“文化民生”这组号角吹出的雄浑序曲之中,其实是回响着广东草根文化阶层的和声的。特别是在汪洋提到要保障基本文化权益、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注入更多的岭南文化元素等一系列论点当中,无不闪烁这来自草根文化与决策文化碰撞后迸发的光辉。在本次全会前夕的7月2日,汪洋通过新华网与部分网友在线交流,专门以“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为题进行座谈,成功地就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企业壮大、广东文化的历史资源结构、岭南文化地标建设、青少年国民艺术教育等议题与网友直接交流,从而令“把握宏观的人要注意从微观上去发现一些问题……从事微观工作的人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方向”(汪洋语)。事实上,汪洋就是在这次交流中,明确肯定把“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的。显而易见,我们是有理由将正在召开的全会与汪洋发起的网友交流平行置于同一基准的考察平台来观察的。而把“7·2交流”看做是本次全会的“预备会”并不为过。因为网友与汪洋的许多讨论的议题和观点,都在汪洋的讲话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充分的理论发挥。

      如果正如汪洋所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广东时代文化特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草根文化是广东文化中最有活力的基因。直译自英文grass roots的“草根”,通常是指与决策层者相对应的非决策层势力,或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非主流非精英阶层。而草根文化则有可能经过历史的变迁不断地从亚文化或次文化的地位上,融入或改变甚至成为主流文化。事实上,正如经济上最早的开放改革是从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开始那样,岭南文化的许多发端也是从“非主流”伊始的,也正是由于其在“非主流”的路径上标新立异才得以创新改革进而流播:不必远数标志性人物陈白沙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也不必追溯漫画油画广告画一度由广东执全国牛耳;更不必枚举从广东发轫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北伐、广州起义等影响全国最后也影响文化史的桩桩历史事件……仅近30年来,文化现象如流行曲北进、粤语的词汇渗透、广东食文化茶文化的独树一帜等,也总是与主流文化磕磕碰碰相伴而行,从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不可或缺的一股清流的。

      草根文化的叛逆性总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所诟病和防范,然而,草根文化的改革性和敏锐性却又往往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仅以音乐这一有文化代表性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为例,当今流行的摇滚和嘻哈说唱就来自于黑人草根文化。我们的白话文也脱胎于古代非主流文体中的说书。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的《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不过也只是民谣……汪洋在作出重大的执政决策之前直接通过网络诉诸民间问计于草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他和他的执政团队善于从中吸取营养的做法,也隐隐形成了颇有广东特色的决策文化和机制:自上而下的引导和自下而上的推动相结合,从而往往总能唤醒草根文化当中最有活力的那部分基因,让官民的力量形成合力。这种做法的制度化,实际上已可以成为推动广东文化发展的一种范式。(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