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新提升肿瘤诊疗水平
发表时间: 2018-06-12来源:
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6月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医疗创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肿瘤诊疗水平,以胸腹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广泛用于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显著减轻了患者创伤、提高了疗效。
全国已建立28个省级质控中心
    据介绍,2014年我国肿瘤新发病例约380.4万,约占全球癌病发病的22%,发病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死亡约229.6万,占全球死亡的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成立以来,着力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致力于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肿瘤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积极推动省、市肿瘤质控中心的成立,目前已建立28个省级质控中心,地市级质控中心也正在陆续成立。目前,国家肿瘤大数据平台正在建设,已经连通14家省级肿瘤医院,收集了150余万肿瘤住院患者诊疗数据,将使得肿瘤质控工作更加精准。
基层医院肿瘤诊疗能力提升
    “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精准性,使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生存率提高了约5-10%。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药物浓度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促进了临床精准用药,有效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赫捷表示,医疗创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肿瘤诊疗水平。
    赫捷表示,外科、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应用,也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基层医院逐渐承担常见肿瘤的诊疗工作,诊疗能力提升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肿瘤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动防控关键技术的应用,帮扶基层组织专科建设和发展,通过直接派驻专家开展专科门诊和多学科诊疗等机制,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了基层肿瘤诊疗能力。
与发达国家比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国家癌症中心已建成肿瘤登记监测点574个,覆盖人口4.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1.5%,定期发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其中子宫体癌由  55.1%上升至72.8%,甲状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宫颈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肿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
    某些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如食管癌,美国同期仅为20%,按发病人数计算,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占到所有儿童肿瘤的66.2%,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整体五年生存率为72%左右,略低于美国的78%。其中白血病70.5%、中枢神经肿瘤69.9%,接近美国74%和72%的水平。
    赫捷强调,虽然我国的肿瘤五年生存率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整体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加强肿瘤质控和规范化诊疗工作,推动肿瘤分级诊疗体系的落地,推广肿瘤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水平。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