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自然的较量
——陕西省岚皋抗击“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纪实
【和谐中国网hxzg.net陕西安康报道(成平 陈磊)】15次小时降雨超过20毫米、3次小时降雨超过30毫米、1次小时降雨超过40毫米——7月16日至18日,陕西省岚皋县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多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给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惨重损失,全县4.14万人紧急转移,倒塌房屋6688户18754间,造成危房6149户17608间,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大面积瘫痪。县城及17个乡镇12.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78亿元。
天灾不可抗拒。但暴风雨泥石流疯狂肆虐的那一刻,17万岚皋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顽强的意志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奏响了一曲生命与自然较量的感人壮歌。
紧急时刻,两万群众冒雨撤离
难以想象,小时40降水毫米的天气是何等的恶劣;难以预料,一些多年不曾出现险情的地段如今危机四伏;难以相信,身处险境的20253名受灾群众在短短几小时内全部得到安全撤离。
然而,这一切,都在2010年7月18日,在大巴山北麓的岚皋县,真实地发生了。
这一天,岚皋天昏地暗,暴雨如注,各地灾情告急。下午5时30分,县城上游蔺河电站水库水位达509.4米,接近510米汛限水位,入库流量达16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分秒俱增,洪水直逼河滨堤沿,严重威胁肖家坝开发区5000余群众的生命安危。四季河、大道河、洞河、滔河等干支流域也达到历史最高水位。
下午六时,县防汛指挥部果断下达一号撤离命令,要求陈家沟、堰溪沟、贾家沟和肖家坝开发区的所有居民,必须在晚八时前一个不漏地全部撤离。
命令一出,一呼百应。各包抓责任单位迅速深入所负责区域,挨家挨户清点人数,协助群众撤离住所。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冲锋陷阵,提着喇叭不断向沿河两岸的住户喊话。书记、县长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手提探照灯,冒着倾盆大雨,徒步在河堤上查巡。县上四大班子全员出动,奔赴各挂联乡镇,组织受灾群众紧急撤离。
晚上8时,县城肖家坝开发区5000余居民全部撤离转移到城关小学、县文化活动中心、原岚皋中学、耳扒山等安全地带。而通讯未中断的乡镇也陆续上报转移情况,已全部按照撤离预案将群众一个不漏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城区各进水区域,全拉起了警戒线,随处可见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在蹲守执勤。这一夜,所有干部群众彻夜未眠。
全县17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因强降雨灾害导致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但撤离工作亦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的推进,在县乡村组四级干部的精心组织下,辖区内面临险情的住户一户不漏地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
城关镇方垭村二组村民杜时清和杜峰强眼睁睁看着他们的房屋在泥石流的裹挟下被连根拔起,一路从山坡冲下公路。尽管杜时清当时只穿了一条内裤,但他仍然非常庆幸,泥石流蜂拥而下时,他已经拖家带口仓惶逃了出来。在19日前来查灾的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长姚引良面前,两户村民都表达了对镇村干部的感激之情,那天晚上,正是由于干部们提前预警,他们才保持了高度警惕。由于预警及时到位,方垭村230户村民在此次洪灾中共有5户受灾,但无一伤亡。
暴雨加剧时,溢河乡就断电了,一片漆黑,只能依靠微弱的手电照明。雨势太猛,尽管打着伞,但衣服依然湿透。乡上组织30多名抢险队员,顶着瓢泼大雨,敲响应急铜锣,分头转移群众。他们采取青年背拉老人、妇女搂抱小孩、女干部牵扶医院病患者等多种方式进行撤离转移。不到一个小时,200多名受灾群众被妥善安置到207省道的一处隧道里。石门镇河街77岁的陈锡明子女不在身边,老大爷没见过这种阵式,加上雨大、夜黑,根本走不稳,村主任许应宽背起他走了200多米,将他送到安全地带。
生死瞬间,数千干部一线营救
暴雨,还在加急;灾情信息,仍在接连传来,滑坡、泥石流、房屋垮塌、交通中断、电力设施受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岚皋县防汛指挥中心及时启动预案,组织交通、公路、电力、电信、城建、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紧急集结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调集工程机械和救灾物资,紧急投入抢险救灾。县乡村三级联动,数千名干部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与当地群众日夜奋战,抢救伤员,转移群众,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县委书记鲁琦、县长周康成分别带领国土、交通、民政、公安等部门负责人连夜徒步赶赴四季、铁炉等重灾乡镇,指挥救灾,强调当前第一位的是救援,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要立即研究救援方案,组织人力物力尽可能地抢救生命。
四季乡是岚皋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尤其是木竹村发生了毁灭性特大山体滑塌事故,从全村唯一一部时通时断的固定电话传来消息,9户群众22间房屋全部被掩埋,失踪群众约20人。县长周康成立即带领突击小分队冒着倾盆大雨连夜赶赴事发地点,由于电、讯、路全部中断,步行5个多小时才抵达现场。
19日凌晨零时38分,陕西总队岚皋县中队指导员严辉在县城安岚街发现一栋5层楼上有11名群众被困楼顶,其中6个大人、5个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一岁半。面对滚滚而来的泥石流,5个孩子吓得哭成一片,看到武警官兵赶来,大喊“救命”。由于一楼防盗门被泥石流堵塞,官兵只好破窗而入,采取人工接力的办法,将小孩从阳台递出楼外。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楼顶被困的11名群众安全救出。凌晨2点26分,官兵转移阵地,在西一路又解救出36名群众。据统计,当晚武警官兵们在泥石流中连续奋战达11个小时,先后成功解救被困群众53人,转移群众700多人,在抗洪抢险一线谱写了一曲曲忠诚的人民卫士之歌。
17日,铁炉乡暴雨滂沱。下午4时,按照乡上统一安排,乡干部温光旭和龚太华来到包挂的新风村,协助村干部组织群众撤离。在转移二组偏远户柴云乾家时,房屋后的一块巨大泥石流扑面而下,村主任陈永才和老柴夫妇被活活地掩埋在泥石流里,温光旭和龚太华也被接踵而至的泥石流掀翻在地。龚太华急中生智拉了一把踉跄的温光旭,便失去了知觉。当村民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老柴家时,已是断壁残垣,面目疮痍,两位乡干部满脸鲜血地躺在淤泥中,年轻的小温七窍出血,呼吸急促,人事不省。18日凌晨一点左右,温光旭这位只有26岁的“80后”,停止了呼吸。村主任陈永才至今下落不明。
21日,前来查看灾情指导救灾的安康市市长方玮峰,在县委书记鲁琦的陪同下,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温光旭的家属,夸奖温光旭是人民的好干部,为挽救群众而不惜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温光旭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县城,激励着全县干部群众向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奋勇前进。
风雨同舟,八方大爱重建家园
暴风雨摧毁了村民的家园,但干部群众并没有垂头丧气,叫苦喊难,而是雄心勃勃,誓要建设更美好的新家园。
县交通局结集7个公路抢险小分队,投入机械40台,分赴岚城、岚紫、岚滔、岚大、佐晓公路一线抢修。公路段安排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对危险路段进行全天候监测。至20日20时,历经30多小时的昼夜施工,终于抢通了安岚主干道及四条控制性县道。
县电力局除留下三人值守电话外,其余106人全部下到灾区。原计划四天供上电的四季乡木竹村,仅用一天时间就抢通了主干线,第二天便抢通了所有低压线路,为前线指挥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而全县11个电力中断的乡镇也全部在三天内实现通电。
县疾控中心紧急调拨卫生应急物资,并成立若干个应急小分队,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每两个小时开展一次消毒灭菌工作,并印制了《洪灾过后话预防》宣传单分发到灾民手中。
城建局调动挖掘机3台,工程车20辆,聘请民工100人,并将全系统80余人分成3个小组,投入到老城区各个街道、角落的清淤工作中,16小时不间断作业。
各乡镇采取 “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户自为战”的措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洪抢险一线,乡镇干部除留部分干部值班外,其余干部全部派驻到村组农户,调查核实灾情,安抚受灾群众,展开生产自救。强大的泥石流导致民主集镇自来水管道严重损毁,镇内500余名群众饮水困难。民主派出所迅速自筹资金购置大功率水泵一台,向居民无偿提供可直接饮用的井水。对孤寡老人和腿脚不便的居民,民警还主动送水上门。居民耿延艾说,这个时候还是警察靠得住啊!
严重的灾情牵动着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心。国家民政部减灾中心副主任冯金社、省委书记赵乐际、代省长赵正永、副省长姚引良、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等领导先后赶赴灾区,指导救灾,送来党和政府的温暖,副市长王安利以个人名义捐款5000元慰问灾民。县委书记鲁琦一边忙着安排部署全局工作,一边实地深入每一处险段、每一个重灾区查看灾情。县长周康成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四季和铁炉两个受灾最严重的乡镇,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常常是清晨出发,半夜才归。
社会各方也纷纷伸出援手,为岚皋的灾后重建添砖加瓦,献技出力。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20余家媒体50余人走进灾区实地采访,为岚皋抗洪救灾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直播车首次开进岚皋,实时连线,让各界第一时间了解到岚皋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21日8时,县慈善协会和县红十字会发出赈灾募捐倡议 ,一时间,北京、上海、广东……企业家、退休教师、务工青年……纷纷伸出援手。止 7月28日,全县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含物资)共计225万余元。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坚信,千疮百孔的废墟上一定会建设出更加美好的家园,岚皋一定会实现再度崛起,而且就在明天。(陈磊系岚皋县委通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