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暂住”到“居住”,广东户籍政策出现松绑和变通
发表时间: 2009-12-30来源:
 

    《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即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届时将统一发放全省通用的居住证,使用了十年的暂住证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可否认,如果实施到位,广东的居住证改革应该是户籍管理创新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暂住”到“居住”,一字之差,要改变什么?又能改变什么?众多蜗居在这座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员迫切关注的“五年入学、七年入户”政策,离现实又有多远?

    暂住证姓“市”,居住证姓“省”

    记者两年前在深圳采访居住证试点时,在福田某蔬菜批发市场卖菜的廖师傅曾对记者诉苦:“6年前我来深圳时花了300元办暂住证,现在又要办居住证。可是我办不了长期证,只能办临时证。”五十多岁的廖师傅在深圳漂泊了6年,没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摆小摊卖菜每月的收入1000多元。缓慢增加的收入远远无法追涨一路飙升的高房价,买不起房子,廖师傅就办不了长期的居住证。

    如今,居住证即将在全省全面推开,过去对居住证“换汤不换药”的质疑如今同样存在。“如果新制度还是没有惠及最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养老、医保等待遇依然无法解决,那实施的必要性究竟何在?”有受访者如此直言。

    作为全国流动人口大省,广东省现有暂住人口2610.9万(又有数据显示为2745.2万),实有暂住人口估计超过3000万。据相关部门预测,广东流动人口还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现有规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与身份证相比,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广东行政区域内通用的居住证明,能反映出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后在广东的居住情况。

    据了解,广东即将下发的居住证分两种:一种是长期居住证,一种是临时居住证。既然都是临时性的,那么暂住证与临时居住证又有什么区别呢?“过去,流动人员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办一张暂住证;现在的居住证是全省通用,你搬了地方,换了工作,只要还在广东,居住证就不用换,只需到当地派出所及时更改相关信息就行。”省推居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通俗理解,也就是“暂住证姓‘市’、居住证姓‘省’”。

    更重要的是,居住证依法采集了持有人的基本信息和就业、社保等个人信息。“过去的暂住证,信息含量较低,信息更新滞后,发到持有人手中,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去更改信息,是静态管理;现在的居住证信息含量大大提高,实时跟踪,是一个动态管理。”

“五年入学七年入户”怎操作

    记者采访中发现,公众对《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关注,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对“五年入学、七年入户”的热切期待。我国的户籍制度中,包括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各方面资源的获得,都与一张小小的身份证息息相关。城乡割裂的二元体制,让身份证在现实生活中承载了过多的东西。居住证改革,核心就是要改革附着于身份标签上的社会福利和资源。

    根据条例,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保满五年、有稳定职业、符合计生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应当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对待;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保满七年、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符合计生政策、依法纳税并无犯罪记录的,可申请常住户口。

    人们从这个条例条文中解读出的,是户籍政策的松绑和灵活变通。实际上,在条例即将实施之前的各场宣传活动中,无论是广东省政府、省人大、还是省公安户政部门,面对媒体、公众就“五年入学、七年入户”更进一步的询问,并没有透露更详细的实施细则或方案,在12月26日举行的户外主题宣传日活动现场,记者被告之“各地级市政府将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主决定”。

    最常见的问题,例如,允许“五年入学”是否还要交赞助费?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表示“入学缴费问题由教育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而他也提出其对“同等对待”的个人理解:“如果本地小孩入学要交2000元,那么流动人口子女也交2000元,如果常住人口的小孩免费,流动人口的小孩也应免费。”

    户政松绑会否引发入城潮

    《条例》实行后,会不会造成大量人口挤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求住满7年换得常住户口?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担忧不会成为现实:首先,要换得常住户口除了要连续居住7年外,还要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7年、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纳税并无犯罪记录等;此外,并不是提出申请就能够得到常住户口,因为《条例》规定,常住户口实行年度总量控制、按照条件受理、人才优先、依次轮候办理。

    广东省人大法工委人士坦言,在《条例》起草调研中,一些大城市也觉得“五年入学、七年入户”不客观,接受不了,所以最终通过的法规并没有一刀切,而交给各地级市自己定。

    ■样本调查·深圳

    持长期居住证人员九成已就业

    深圳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流动人口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10%。2007年12月,深圳在盐田区启动居住证制度试点工作,2008年8月1日在全市全面推开。至今,深圳全市累计受理居住证1071万张,发证量达1006万张。长期居住证有84万张,其中就业类为75万张,这说明持长期居住证人员中九成已就业。

    两类证如何发放?

    据了解,在深圳市居住30日以上年满16岁和未满60岁的非深圳户籍人员都应申办居住证,但必须符合相关条件。

    深圳的居住证分为长期证和临时证,有效期分别为10年和6个月。“长期证”持有者则可享受部分“市民待遇”,如办理出入港、澳地区的商务出境手续;申请办理车辆入户和机动车驾驶执照;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深圳户籍迁入手续;办理长期房屋租赁手续,甚至是租住政府保障性住房中的“公共租赁住房”;其子女还可按规定享受免费教育,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这样小学生每学年少缴728元,中学生每学年少缴1042元,和深圳户籍学生基本上是同等待遇。

    如何让证“活”起来?

    如何让居住证不是仅停留在一张IC卡,而能机动、灵活地反映持有人的居住状态?记者发现,深圳为居住证设计了一套非常有意思的“休眠激活”程序:符合已就业或拥有房产等条件,办长期证,不符合条件的办临时证;就业状态终止的,长期证自动转换为临时证;再就业的,临时证自动转换为长期证;临时证有效期为6个月,到期需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延期;逾期未办理延期的,视为已离开深圳,其居住证自动停止所有使用功能;再进入深圳的,视其是否就业自动转换为“长期证”或“临时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政策的公平性,连续2个月没有购买工伤保险的,视为就业状态终止。 据悉,深圳居住证的“休眠激活”功能已于12月10日正式启用。根据系统记录,全市已办长期证群众中,约有180万人已停止就业,这部分人员的证件于12月10日自动转换为临时证。

    如何常态化管理?

    今年9月份,罗湖率先试点居住证常态化管理,把以往各部门集中“一站式”受理办证的模式,通过系统后台功能的优化,调整为各部门自行办理相关手续,后台信息自动传递、充分共享,实现居住证受理流程的无缝连接。“今后,就业类居住证主要通过就业登记信息系统受理办证,租住在出租屋的未就业人员在基层出租屋综管部门进行居住登记时办证,其它类居住证在公安派出所的受理点办证。”罗湖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科科长张英剑告诉记者。

    目前,罗湖区共在辖区11个派出所设立居住证办证点,10个街道劳保所设立就业登记点,115个社区工作站(房管站)安装地址改写仪,设立地址改写、延期服务点。

    与此同时,服务一直在跟进。如自今年12月15日开始,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为非深居民赴港个人游签注试点工作,首批惠及800多家企业90万员工。深圳警方表示,接下来出入境部门会逐步扩大受惠范围,但基本前提是持有长期居住证。(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