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搭便车死 家属拒赔偿追踪:让善良延续 让淳朴不孤
发表时间: 2011-09-20来源:

合肥一老人搭顺风车死亡,家属坚决不要赔偿

  农妇刘士圣(右)和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在一起。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一旦逐利逻辑越过堤岸,蔓延到社会诸领域,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元价值”,社会将会出问题

  最近,一桩新鲜事在坊间流传:合肥农妇刘士圣驾电动三轮车去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看她在大太阳地里一步一步挪得艰难,便提出顺道捎一段儿。老人欣然上车。不料,途中发生车祸,导致老人死亡。刘士圣心中不安,主动提出赔偿;死者家属无论如何都不要,并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这件事,真动人。请允许我抒一回情吧:它像一缕春风,多多少少,吹散了社会上逐渐堆积的一些阴霾,露出湛湛青天来!

  实在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好心人去搀扶、救助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诬陷、家属责骂。

  实在不愿意再听到这样的话语了:不是你撞的,为啥你会救呢?

  实在不愿意再听这样的黑色幽默了:三个大款夸富,一个说我有豪宅,一个说我有名车,最后一个说:这有什么,我敢天天上街救老人!前两人大惊失色,皆拜服……

  谁都知道,攀诬好人的,肯定是少数。谁也不怀疑,世上总是好人多。可是,三人成虎,这些小概率事件不断曝光,拼出来的图景,却让人迷茫,让人伤心。

  幸好,我们看到了如今这一例。一方热心助老,出事后不逃不避,陈力担责;一方朴实厚道,宁认“死理儿”,决不昧心!有这样淳朴善良的父老为榜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见贤思齐呢?

  再进一步想,把诬陷和拒赔这两类行为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人和人的差别,到底差在哪儿呢?

  自古以来,支配人行动的大抵有两套逻辑,一曰是非,一曰利害。平时这两套逻辑并行不悖,可真遇上事儿,却是考验人心的一块试金石。这位农妇及老太太的家属,把砝码放在了良心、良知这一端,没觉得钱比人的品格更宝贵;可那些发心诬陷人的人,或许就在一转念间,脑子里闪过了医药费、养老金、赔偿金,那点儿愧疚感,顿时轻飘飘了;笑骂任你笑骂,黑钱我先赚了……尤其是进入消费时代以来,市场逻辑大行于世。市场的逻辑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本没错,可这个逻辑属于经济领域,一旦越过堤岸,蔓延到社会诸领域,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元价值”,把一切都淹没在利己打算的冰水之中,消解美丑,嘲笑一切价值,社会能不出问题吗?

  如何避免这种漫堤,让善良延续、让淳朴不孤呢?需要共同价值观的塑造,需要制度设计的引导,需要文化建设的熏陶,需要善良的集体无意识的养成,需要长期一贯的努力……而这一切,当从发现、珍视人性中善的苗头开始。对个人而言,勿因善小而不为;对社会来说,莫因事小而不加激励。珍视善因,点滴不弃、善加呵护,“督春工珍护芳菲”,政府责无旁贷,媒体大有可为。如此春风化雨,坚持不懈,方能为功。

  良风美俗是篇大文章,望此事可以破题。

老太搭“顺风车”被摔死 家属四辞赔偿金

  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同村老太坐顺风车,发生车祸老人罹难;

  农妇和家人数次送去赔偿,竟一次次被推却

  最近一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在安徽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在社会上“敢不敢扶摔倒老人”引发争论的背景下,不少网民在慨叹做好事终有好报之余,也发出疑问:事情的始末究竟如何?

  微博

  好心帮人出意外

  不被计较网友赞

  “合肥市瑶海区众兴乡一农妇骑车去店埠镇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遂主动带她一程,不料途中老人从电动车上摔下,农妇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农妇愧疚,主动提出赔偿4000元,死者家属坚称她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拒收任何赔偿。请多多转发此好人好事以正民风。”

  与网络流行的“没有十万元,千万别扶老太太”之语不同,现实中的这起意外发生后,做好事者感觉愧疚,主动提出赔偿,而发生意外者的家属却坚决拒收,并且连续拒绝了四次!

  连日来,这条简短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获得了近3万次转载,更赢得了6000余条评论。

  网民“佳佳警官”不无感慨地说:钢筋丛林里已经少了人情味,乡村小径间却有丝丝真情!看了这个,我们这些都市人应该好好反省了。

  网民“自由自在自我的琳子”说:“想想前不久武汉出现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心里真是觉得很悲凉。看到这个事件,必须支持!”

  网民“天街小雨”在留言中首先留下了一个落泪的表情,随后才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从古到今传承,同时更需要从你到我的传递。”回访 顺路载人出事 四送赔偿家属不收

  日前,“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事件的发生地———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实地探访了事件的双方。

  一个多月前的8月13日,是沿河村村民赶集的日子。当天早晨10时许,农妇刘士圣驾着电动三轮车去临近的肥东县店埠镇购买猪饲料。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不远处路上一对祖孙俩在临近正午的大太阳下一步步走得艰难,眼尖的她很快认出是76岁的李家珍和孙女小敏,于是立即提速追上去,提出顺道捎她们一段,李家珍欣然应允。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弯度特别大的道口,正拐着弯忽然冒出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飞快从对面驶来,为了躲他,我猛打了一下方向,车头歪得太狠,车子噌就翻了,我们三个人都被甩了出去。

  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刘士圣的腿被翻倒的车身牢牢地压住了,李家珍和小敏则被甩在路边,老太太头部被撞得流血不止。慌乱中,刘士圣忘记了自己腿上的伤,赶紧让围拢过来的路人给自己丈夫李道元报个信,要他打120急救电话,送老太太去医院。

  经诊断,小敏的伤势较轻,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刘士圣的大腿受伤也不轻;而李家珍最严重:颅脑出血,次日晚就因伤势严重,加之心脏病复发、肺部感染等症状,撒手人寰。

  万分愧疚的刘士圣和其丈夫一致认为,“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

  在李家珍被送往肥东县的医院就诊后,刘士圣丈夫李道元就立即回家取了5000元用作治疗费用,然而就被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当场回绝,而李家珍远在东北打工的儿子刘国桥接到妻子电话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没要人家钱吧?可不能问人家要钱!”

  随后李家珍先后两次转院诊治过程中,李道元和刘士圣夫妇又接二连三地找到老太家人,表示希望予以赔偿,“至少要负担医疗费用,但他们就是不肯收”!

  8月16日,李家珍去世的第二天,李道元夫妇一早带着祭品和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来到对方家中吊唁,坚持要予以经济赔偿,但被再次谢绝。无论刘士圣和李道元如何坚持,李孝香和她丈夫始终不肯收下“赔偿金”。

  “既然他们不要,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给钱呢?”记者问。

  “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现在他们失去了亲人,损失已经很大了,我还能在乎钱吗?”刘士圣简单地回答道。

  “为什么要一再拒绝对方的主动赔偿呢?搁一般人不闹到法院打官司都不错了,至少把医药费收下啊!”记者又问李孝香。

  “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我们是我们。人家带我婆婆纯粹是好心,再说出了意外也不是人家的责任,要了钱就等于否认了这一点。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李孝香说。(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