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殡葬:“厚养薄葬”观如何树立
发表时间: 2011-03-28来源:

 

  东五环化工桥向东三四公里,北京市首个公益性墓地长青园。

  骨灰墙上,2000多个格位齐整排列,共有9层。选择在这里上墙安放骨灰,最多只需2000元,但骨灰墙建成至今,有骨灰安放的格位只占现有格位的五分之一。

  长青园骨灰林骨灰墙建于2001年,也在这年,本市开始大力倡导绿色殡葬。10年之中,13家市属陵园相继建立了生态安葬设施,推行树葬、花葬、海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而生态安葬的理念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始终都在碰撞。

  由厚葬、土葬到薄葬、火葬,殡葬礼仪改革成效显著,但从目前绿色殡葬方式所占比重来看,公众殡葬礼仪改革、殡葬文化移风易俗尚任重道远。

  1

  骨灰上墙与入土为安

  长青园的骨灰墙位于正门前方三四百米处。环绕中心广场和主喷泉,两端的8根罗马立柱架起弧形的白色墙壁,约4米高、70米长。骨灰墙每列9个格位。骨灰墙所占土地面积如果改建成传统墓碑式的墓位,最多能建60个,而立体安葬形式则能安放2000多份骨灰。

  10年前,本市首家花园型无墓碑公墓——北京长青园建成营业。在这里,传统的墓碑被各类树木和花草取代,草坪葬、植树葬、骨灰墙代表了绿色殡葬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以绿色环保为主旨的“绿色安葬”方式开始在北京正式推行。随后,海淀、昌平、丰台等区也相继建立了以环保、绿色安葬为主的陵园。目前,全市13家推行生态安葬的市属陵园,均建立了骨灰墙、堂、廊等各式立体安葬设施,骨灰格位能提供足够的需求保障。

  从2009年开始,市民政局发布了《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公益性立体骨灰安葬业务补贴办法(试行)》。按照“办法”规定,骨灰墙每格收费3000元,保存骨灰20年;其中政府财政补贴1000元,普通市民自付2000元;对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则全部由政府提供财政补贴。

  骨灰墙建起10年,实施殡葬优惠补贴政策也有2年,但今年清明前记者在长青园看到,长长的骨灰墙上安放骨灰的并不多,大部分格位空空荡荡。

  “上墙的几乎全是低保家庭或是孤寡老人,一般人不大愿意将亲人的骨灰往骨灰墙上面放。”长青园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不光长青园,据了解,在其他公墓立体安葬方式也推行得不尽理想。在万安公墓,有一段时间骨灰墙上只有1个格位安放有骨灰,即使现在安放的也不多。

  -调查

  生态安葬,殡葬服务需贴心

  “还是觉得对逝者有些不敬。”对是否愿意选择骨灰墙安葬父母,市民刘先生显得犹豫。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仍然愿意选择购买一个双穴墓,“哪怕地点远一点、偏一点都行。”

  “入土为安”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采访时,不少受访者表示,将骨灰安放在墙壁上总感觉没有“入土为安”,好像没有办完亲人的身后事,心里感觉很不踏实。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青园主要以骨灰墙格位的形式,为去世的北京市户籍人口提供公益性、低价格殡葬服务,并对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免收服务管理费。当年,媒体报道北京首个公益性公墓落户长青园的消息时,半个月时间便有600多人实地来访咨询,但大多数人最终却没有选择这里。工作人员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次,来长青园只能乘坐397路公交车,每年清明节也没有开通扫墓公交专线,这种状况至今也没改变,交通不便是一些人放弃选择的另一原因。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为去世亲人选择墓园的市民,他们反映骨灰墙除了祭奠时有花束装饰,通体的白墙和安放骨灰后用来封闭格位的黑色石材,看上去让人感觉压抑,如果能够结合墓园的整体环境和特点将墙体美化一下,肃穆而不失典雅,温馨而富有人文化会更有吸引力。

  统计显示,去年各经营性公墓共办理立体安葬2513件,约占全市办理安葬总数的15.7%。虽然数量不大,但与往年相比,选择立体安葬已有较大增长,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但整体来看,立体安葬方式目前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供人们选择的公共基本殡葬形式,短期内很难取代传统的墓穴安葬方式。

  2

  骨灰撒海与生态节地葬法

  作为生态安葬方式,骨灰撒海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数量在各类生态安葬方式中次于立体安葬,位列第二。

  今年3月22日,本市举行了2011年第一次骨灰撒海仪式,这也是17年前首次举行骨灰撒海仪式以来的第94次。据北京市民政局介绍,最初每年只有几十份骨灰撒海,到2010年一年就有946份骨灰撒海,已占当年安置骨灰总数的1.3%,同比上年则增长了300%。本市今年将举办20多场海葬仪式,有关部门预计能够突破1000份。

  “妈妈,16年之后,您与爸爸在大海团聚了。祝您一路走好。”署名小梅、小兰、小菊的3位市民,在市殡仪服务中心的留言本上这样写道。2010年5月,三姊妹在14年前将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后,今天她们又将母亲的骨灰撒入了渤海湾。

  虽然在同一片海域为逝去的亲人举行海葬,亲属的心情却大不相同。一位参加骨灰撒海仪式的市民告诉记者:“第一次为父亲举行海葬,是为了实现老人家的遗愿,说实在感情上并不能完全接受;这次为母亲举行骨灰撒海仪式,是从心里认同了老人临终时的选择。”

  负责全市骨灰撒海登记,提供全程服务的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王蕴彬告诉记者,1994年5月,本市组织首次骨灰撒海仪式,其中90%以上是陈放了多年的骨灰,有的甚至陈放长达几十年,很少有刚刚亡故的亲人骨灰参与撒海。但这种情况在五六年后开始发生变化,到了2010年,90%以上的骨灰都是刚刚亡故的,说明很多人能够从感情上认可以这种方式为亲人“安魂” 。

  “除了骨灰年代的差别,骨灰撒海还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王琦说,“一是从隔代人参加撒海,发展到现在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一起参与;二是从最初知识分子家庭比较多,到如今参与骨灰撒海的已经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

  -调查

  骨灰撒海,渐被认同的仪式

  骨灰海撒观念的转变,表明海葬这种生态安葬方式,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除了生态环保和文明意识的提高,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认同大海是亡故亲人灵魂安息的地方。“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参加海撒的市民刘先生说,“这种方式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如今在撒海的骨灰中,至少有一半是亲人遵照逝者的遗愿完成的,这些逝者无一例外都曾对大海寄予着深情——尽管有人一生都没有见过大海。

  去年,年轻的张松将姑妈的骨灰一捧一捧地撒入渤海湾,她说那一刻她眼望天际,在心里为远去的姑妈默默祈祷:“愿大海伴你永存,不管将来我在哪里,身边总会有你。”留学海外的她主动要求为感情甚笃的姑妈举行海葬仪式,她希望 “无论自己在新加坡圣淘沙,在美国加州,还是在澳洲的大堡礁,都能在海边感受到姑妈的存在。”

  相对骨灰撒海方式,记者发现,同属生态殡葬方式的草坪葬、树葬等,虽然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较吻合,但选用率却不高。据对市属13家陵园的统计,去年总共只有312笔骨灰林安葬(树葬)业务,而草坪葬数量更少,选择花葬的几乎没有。

  对于这些安葬方式,调查时部分市民表示担心会不会显得过于简单和缺乏庄严感和仪式感呢? “简单不能等同于简陋、随意。”市民赵先生说,生态安葬的仪式感、庄严感和环境幽雅程度等,都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才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也才可能对更多家庭有吸引力。

  人们的疑虑,在王琦看来是提出了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他认为,居民接受骨灰撒海的方式,值得殡葬服务部门在草坪葬、树葬等其他生态安葬方式上借鉴。人们对生态安葬方式从认识、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推动观念的转变更需要把“后事”服务工作做得更人文、更细致、更周全。他说,除了提倡环保理念、殡葬文明,还必须考虑传统习俗、文化因素和大众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这种方式同样能很好地思念亲人、寄托情怀。

  3

  提倡薄葬与“零百千万工程”

  为了倡导生态安葬,实现移风易俗,2010年本市殡葬系统开始实施 “零百千万工程”。

  所谓“零百千万”——“零”,是指骨灰撒海零付费; “百”,指提供百元的骨灰盒; “千”,即千元左右完成殡仪服务,温情送逝者; “万”,则指购买万元以下的墓地。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制定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降低丧葬费用,满足群众对丧葬的基本需求,但更希望通过实施这项惠民工程,能够有效地引导市民逐渐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即用较低的成本,相对简化和更为环保的方式安葬亡故的亲人,告别千百年来厚葬重敛的旧习俗。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本市选择百元骨灰盒比例达到6%;采用千元殡仪服务(包括遗体接运、火化等)比例达到21.7%;购买万元以下墓地的占当年安葬比例26.4%。按“零百千万工程”的定义,万元以下的墓地均属于生态安葬方式。

  “这为很多生活困难的家庭解决了一个现实难题。这种方式虽然经济,但仍能体现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去年5月11日,市民孟洁和李淑珍在参加“零元”的全免费骨灰撒海仪式后有同样的体会。据了解,海撒每一份骨灰,政府都给予2000元的补贴。

  近年来本市每年需要安置的骨灰约为7万至8万份,如果按照墓地占地面积“1平方米以内”标准计算,仅墓穴占地就需要七八公顷,陵园占地面积至少在20公顷以上。殡葬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大力推行环保型、小型化、精细化的骨灰安置方式,引导市民移风易俗,转变殡葬观念,同时也大大节约殡葬用地。

  -调查

  殡葬节俭化,共识有基础

  “零百千万工程”实施一年,得到社会一定的认可。据统计,本市目前选用千元殡仪服务的数量最多,达到1.54万件;万元墓地选用比例最高,占当年安葬总数的26.4%。

  “这说明,‘零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为倡导节俭殡葬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一位业内人士说,“其中的关键,是低价位发挥了作用。”

  采访时,记者对30多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知道“零百千万工程”这项政策的有25人,其中20人表示能够理解 “节俭殡葬”的意义,22人愿意选择或考虑选择以更为生态的方式安葬亡故的亲人。

  “几万、十几万,甚至价格更高的墓地,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承受不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如果万元公墓周围的环境能达到陵园平均绿化水平之上,相信选择的人更多。”接受采访的余先生肯定地说。

  至于百元骨灰盒,同市场出售的骨灰盒相比,差价通常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多数受访者表示“在有能力的范围内会尽可能选择质量好一些的骨灰盒”。他们认为百元骨灰盒可能更适合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家庭的殡葬需求。

  在倡导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社会上部分人群仍习惯于大操大办殡仪殡葬。据媒体报道,有的殡葬仪式花圈装了几卡车,耗费达数万元。更有甚者,个别殡葬仪式出动车辆之多,排场之大,耗费之巨,几乎到了惊扰四邻甚至影响公共秩序的程度。对这类奢侈葬礼,在记者调查中,7成以上的受访者持否定态度,尤其对一些“炫富性”的葬礼,他们认为 “这不见得是对逝者真正的尊重”。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实行公益性殡葬政策,积极引导传统殡葬观念向节俭殡葬观念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今后有待继续增强宣传和推行力度,不断细化和改进殡葬服务体系,促使社会共识尽快形成。

  相关解读

  绿色殡葬——殡葬二次改革推进重点

  2010年底召开的全国殡葬改革推进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提出6项殡葬建设要求,绿色殡葬和科技殡葬、阳光殡葬、人文殡葬同列其中。这也是“十二五”期间全国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窦玉沛表示,建设绿色殡葬、促进生态文明,是破解殡葬改革阻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把建设绿色殡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府投资、奖励、补贴力度,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

  此外,“十二五”期间,殡葬部门还将积极倡导深埋、撒散、撒海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探索建设免费安葬不保留骨灰的城乡公益性公墓,缩短殡葬改革“两步走”的间隔。

  解读背景

  1956年4月27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在实行火葬倡议书上签字,揭开了全国殡葬改革的序幕。殡葬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火葬。上世纪80年代初,旧的丧葬陋习有所抬头,土葬回潮,造成本市火化率1984年下降至64%。1984年,北京市殡葬管理处成立,作为全市政府管理殡葬事务的职能部门。随后十几年,充分发挥基层殡葬网络组织、居(家)委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倡导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有效控制了土葬以及尸体外运情况,全市火化率1994年达到98%。如今,全市的火化率始终保持在98%之上,火化区的火化率已经达到100%。这标志着第一阶段的殡葬改革已经完成。

  -链接

  绿色殡葬体系建设路径

  绿色殡葬具有新兴殡葬文化的特质,需要建立一个包含观念文化、技术范式、发展模式、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的绿色殡葬体系,实现殡葬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殡葬文化与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

  绿色殡葬的建设基本路径包括加强绿色殡葬生态教育、建立和完善绿色殡葬政策与法规、建立生态消费模式。其中,加强绿色殡葬生态教育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