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刚:从频发的自然灾害中更深入了解国情
发表时间: 2010-07-23来源:

 

  观点提要

  不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庞大的人口等综合因素所决定,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在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在今天,自然灾害频发依然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建立起来的防灾减灾机制,符合国情、独具特色,成效举世赞誉。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近一段时间,南方大范围强降雨导致的严重洪涝灾害令人揪心,在全国处于“七下八上”的防汛抗洪关键期之际,人们也在担心今年是否会迎来类似1998年规模的特大洪水。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经紧急行动起来,社会各方面力量也在为应对汛情而未雨绸缪。中国人将如何安全度过今年的主汛期,如何应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备受世界关注。

  不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庞大的人口等综合因素所决定,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在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在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程中,中国人积累了大量应对各种灾害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特别是在治水方面,历朝历代无不视之为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并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式治水”的思路和制度成果。时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先辈的努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发和警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灾减灾,中国人一直在孜孜以求。

  在今天,自然灾害频发依然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频见报端:2006年四川、重庆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从去年到今年则接连经历罕见的寒潮、大旱、地震等灾害,今年入汛之后则又面临异常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世界普遍认为,近年来灾害频发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国家去年发表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在大自然异动的背景下,将灾害频发动辄归咎于“人祸”,一味为质疑而质疑,显然欠缺全面客观的审视和分析。

  可以说,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这为我们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不可否认,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在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和应急救援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比如,经过1998年特大洪水洗礼,我们全面提升了大江大河的防洪能力,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基本建成,大大改善了长江防洪体系,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最近的特大洪峰面前得以充分体现。再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的灾害应急响应、信息发布、物资储备、联动协调、社会动员、恢复重建等机制加快完善,有力应对玉树大地震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在综合协调机制、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灾害监测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减灾意识等方面急需加强。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以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城乡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水平为基础,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在注重夯实灾后应急救援和重建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减灾工作由事后减轻灾害损失向事先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对灾害的预见性和综合防范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面对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所需要坚持的正确思路。

  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人定胜天”的想法都显得不切实际,但天公不作美,更需人努力。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建立起来的防灾减灾机制,符合国情、独具特色,成效举世赞誉。面对今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风险加大的趋势,可以预见,随着我们灾害综合防范能力的全面加强,我国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还将进一步彰显,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