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网站进入首页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仪礼》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一、作者与成书背景
1. 作者:传统归为周公(姬旦),实为周代至战国儒家学者集体编订,孔子及其弟子可能参与整理。
2. 时代背景:
(1)西周宗法制度成熟,礼乐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核心。
(2)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儒家系统整理礼仪,试图恢复社会规范。
(3)汉代被立为官学,唐代列入"九经",宋代成为"十三经"之一。
二、思想体系与核心观点
1. 哲学基础:
(1)"天人合一",礼是天道在人间的体现。
(2)"礼以别异",通过礼仪区分尊卑、亲疏、长幼,构建社会秩序。
2. 核心思想:
敬和以礼(李耀君撰书)
(1)敬(恭敬、庄重)与和(和谐、节制)是礼的精神内核。
(2)礼不仅是外在规范,更是内在道德的体现("克己复礼为仁")。
三、主要内容与礼仪分类
《仪礼》共17篇,记载周代贵族(士阶层为主)的礼仪规范,主要分为:
1. 人生礼仪:
(1)士冠礼(男子成年礼)
(2)士婚礼(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丧服礼(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 社会交往礼仪:
(1)士相见礼(初次见面的礼节与赠礼)
(2)乡饮酒礼(地方宴会,体现尊老敬贤)
(3)燕礼(君臣宴饮之礼)
3. 政治与宗教礼仪:
(1)聘礼(诸侯国间外交礼仪)
(2)觐礼(诸侯朝见天子之礼)
(3)祭礼(祭祀祖先与神灵的仪式)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1. 经学地位:
(1)汉代郑玄作《仪礼注》,唐代贾公彦作《仪礼疏》,清代胡培翚(huī)《仪礼正义》集大成。
(2)与《周礼》《礼记》并称"三礼",是研究周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
2. 社会影响:
(1)奠定中国传统礼制基础,影响后世宗法、伦理、政治制度。
(2)"五服制度"成为传统家族伦理的核心规范。
五、现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个人层面:
(1)培养恭敬、节制、自律的修养(如"礼让"精神)。
(2)传统礼仪(如冠礼、婚礼)在现代仍有文化传承价值。
2. 社会层面:
(1)强调"礼以和为贵",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2)仪式感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借鉴意义。
3. 文化层面:
(1)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源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2)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如日本、韩国)的礼仪影响深远。
总之,《仪礼》不仅是一部古代礼仪手册,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蓝图。其核心精神——敬天法祖、明礼守序,至今仍对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具有启示意义。
【附: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参阅链接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仪礼》目录
(共17篇)
《仪礼》是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典,主要涉及士大夫阶层的冠、婚、丧、祭、朝聘、宴饮等礼仪。以下是其17篇的篇目及主要内容:
1. 士冠礼:男子成年(20岁)加冠的仪式,包括占卜吉日、三次加冠(缁布冠、皮弁、爵弁)、取字等流程。
2. 士昏礼:古代士人婚礼的完整流程,即"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 士相见礼:士人初次相见的礼节,包括见面时的辞令、礼物(雉雁)、进退之仪等。
4. 乡饮酒礼:地方乡党举行的敬老宴饮仪式,体现尊贤、养老的社会秩序。
5. 乡射礼:地方举行的射箭比赛,兼具军事训练与道德教化功能。
6. 燕礼:君臣宴饮之礼,体现尊卑有序的互动规范。
7. 大射礼:诸侯或天子举行的正式射箭仪式,用于选拔人才。
8. 聘礼:诸侯国之间派遣使者相互聘问的外交礼仪。
9. 公食大夫礼:国君宴请来聘大夫的礼仪,体现待客之道。
10. 觐礼: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体现君臣关系。
11. 丧服:丧葬服饰制度,即"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规定不同亲属关系的服丧规格。
12. 士丧礼:士人从去世到下葬的完整丧礼流程。
13. 既夕礼:士丧礼的后续部分,主要涉及出殡前后的仪式。
14. 士虞礼:士人安葬父母后举行的祭祀仪式,以安其魂。
15. 特牲馈食礼:士阶层祭祀祖先的礼仪,使用"特牲"(一头豕)作为祭品。
16. 少牢馈食礼:大夫阶层祭祀祖先的礼仪,使用"少牢"(羊、豕各一)作为祭品。
17. 有司彻:承接《少牢馈食礼》,记载祭祀完毕后的撤馔、酬宾等后续仪式。
附注
1、《仪礼》17篇中,部分篇目(如《士冠礼》《士昏礼》《丧服》)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中国传统礼制的核心内容。
2、汉代郑玄作《仪礼注》,唐代贾公彦作《仪礼疏》,是研究《仪礼》的重要注疏本。
【附】
《仪礼》核心词句选
一、士冠礼(成人礼)
1. 筮于庙门,主人玄冠朝服。
(占卜冠礼吉日时,主人需穿正式礼服。)
2. 始加缁布冠,次加皮弁,三加爵弁。
(冠礼三次加冠:黑布冠、皮弁、爵弁,象征身份提升。)
3.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加冠后取字,以示对名的尊重。)
二、士昏礼(婚礼)
4. 纳采用雁。
(提亲时以雁为礼,象征守信。)
5. 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
(婚礼中设席的方位与礼仪细节。)
6. 妇至,主人揖妇以入。
(新娘到夫家,丈夫行礼迎入。)
三、丧服与丧礼
7. 斩衰三年,子为父也。
(最重的丧服,儿子为父亲服丧三年。)
8. 齐衰期,孙为祖父母也。
(孙辈为祖父母服丧一年。)
9.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
(丧服的组成:粗麻衣、草绳腰带等。)
10. 哭踊有节,哀戚之至也。
(丧礼中哭泣跳跃需有节制,体现极致哀伤。)
四、祭祀礼仪
11. 祭日,主人晨立于祢庙门外。
(祭祀当日,家主清晨立于父庙门外。)
12. 尸入,三饭告饱。
(代祖先受祭的尸进食三次后示意饱足。)
13. 嘏辞曰: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
(尸向主人传达祖先赐福之辞。)
五、士相见礼
14. 士相见,挚用雉。
(士人初次相见以雉为见面礼。)
15. 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
(主人与宾客互行拜礼,体现谦敬。)
16. 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
(交谈时需仪态安稳再传话。)
六、乡饮酒礼(宴饮)
17. 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主人与乡学先生商议宾客人选。)
18. 宾升,主人阼阶上当楣北面再拜。
(宾客登堂时主人的行礼规范。)
19. 坐祭,立饮,不拜既爵。
(饮酒礼仪:坐祭酒,站立饮尽不拜。)
七、射礼
20.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
(射箭者动作需符合礼仪节奏。)
21. 不胜者饮罚酒。
(射箭比赛输者需饮酒受罚。)
22. 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射箭先求心正,而后发箭。)
八、政治礼仪(聘、觐礼)
23.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
(国君与卿商议后派遣使者。)
24. 宾入门左,介皆入门左,北面西上。
(使者进入朝堂的方位规范。)
25. 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
(诸侯朝见天子时的站位礼制。)
九、礼之精神与原则
26. 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是天地秩序的体现。)
27. 毋不敬,俨若思。
(一切行为需恭敬,神态庄重如深思。)
28. 礼从宜,使从俗。
(礼仪需顺应时宜,出使需随俗而行。)
29. 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君子以谦敬、节制、退让践行礼。)
十、器物与仪节细节
30. 尊于户东,玄酒在西。
(酒尊摆放位置:户东,玄酒在西侧。)
31. 笾豆有楚,殽核维旅。
(祭祀时笾豆陈列整齐,食物有序摆放。)
32. 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
(坐席方位:南北向以西方为尊。)
33.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
(祭祀时鼎俎单数、笾豆双数,体现阴阳平衡。)
34. 醴酒在堂,玄酒在室。
(甜酒陈于堂,清水供于室,示不忘古。)
35. 执觯者受于楹间,北面。
(接受酒杯时需在堂柱间面北而行礼。)
十一、燕飨礼仪
36.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
(宾客入门时奏《肆夏》乐章以示尊崇。)
37. 公降一等,揖宾,宾辟。
(国君降阶相迎,宾客需退避示谦。)
38. 献酬之礼,主人敬宾,宾复敬主人。
(主宾相互敬酒体现对等之礼。)
十二、丧祭通例
39. 虞祭,安神也;卒哭,讳名也。
(虞祭使灵魂安息,卒哭后避讳死者名。)
40. 祔祭,昭穆相从,父子相继。
(合祭时按昭穆制度排列神主。)
41. 祭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
(祭祀时追忆逝者音容笑貌。)
十三、礼制原则
42.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
(礼制尚多:如天子堂高九尺为最尊。)
43. 礼有以少为贵者,天子一食,诸侯再。
(礼制亦尚少:如天子一餐告饱示节制。)
44. 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
(礼的本质是追求和谐中正。)
十四、行为规范
45. 立必正方,不倾听。
(站立需端正,不侧耳窥探。)
46. 坐毋箕,寝毋伏。
(坐不伸腿如箕,睡不俯卧失仪。)
47. 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登堂前扬声示警,入门时目光下垂示敬。)
附:经典总括句
48.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礼的尊贵在于其内在意义。)
49. 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举止有分寸,方位有规制。)
50.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礼用以节制行为,乐用以抒发和谐。)
说明
1、以上句子体现其“仪节程序+道德内涵”的双重结构。
2、释义参考郑玄《仪礼注》及清代考据学成果,力求贴近先秦礼制原意。
【附】
《仪礼赋》
(以“礼序百代,仪范千秋”为韵)
和谐书院 李耀君
粤若周公制礼,孔子删经。承三代之彝典,定万世之章程。进退有度,雍容揖让之间;俯仰合仪,樽俎威仪之盛。观其冠婚丧祭,朝聘燕飨。莫不节文粲然而有序,度数森然而可仰。
若夫冠礼之设,成人之始。筮日筮宾,敬其事也;三加弥尊,责其礼也。既加玄端,字之以敬其名;既醴于阼,尊之以成其志。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至若婚礼之隆,人伦之基。纳采问名,六礼以时;亲迎合卺,百两于归。御轮三周,示夫妇之节;同牢共馔,明伉俪之仪。故《礼》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若乃丧礼之制,哀戚之极。斩衰苴杖,痛至深也;哭泣擗踊,情至切也。既殡而食粥,既葬而疏食;期而小祥,再期而大祥。故《丧服》曰:“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至于祭礼之严,神明是享。尸祝有辞,牲牢有量;鼎俎既陈,笾豆斯飨。灌鬯以降神,燔燎以达上。故《祭义》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观其乡饮酒之仪,长幼有序;射礼之设,德艺相成。聘觐之典,所以明诸侯之职;朝觐之礼,所以正君臣之名。
嗟乎!三代以降,礼崩乐坏;秦汉以来,文胜质衰。然则《仪礼》之存,犹可考先王之遗制;圣人之教,尚足为后世之蓍龟。
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人伦之纪。” “仪者,进退之节,威仪之始。”百代遵之而不易,千秋仰之而可恃。
赞曰:礼之兴兮,民德归厚;仪之备兮,上下有序。虽世殊而事异,然道一而理同。愿斯文之不坠,与日月而长存!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其他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