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网址进入首页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尚书》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一、作者简介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政事文献汇编,非一人一时所作。传统认为由孔子编订。但现代学者考证其内容多为周代史官记录,部分篇章可能源自夏商口传。西汉伏生所传《今文尚书》28篇为公认核心文本,东晋《古文尚书》部分被证实为伪作。
二、时代背景
1、成书时间:
跨越
夏(约前2070—前1600)
商(前1600—前1046)
西周(前1046—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定型于战国。
2、社会特征:
反映从部落联盟(《尧典》)到宗法封建制(《周书》)的演变,核心议题是政权合法性与治国之道。
3、文化语境:
与甲骨文、金文共同构成早期中国文献系统,体现“敬天保民”的青铜文明思想。
三、思想体系与主要观点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李耀君书法)
1. 政治哲学
(1)天命观:“天命靡常”(《康诰》),以德配天(“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之歌》),强调“保民”重于祭祀。
2. 治国原则
(1)德治:“明德慎罚”(《康诰》),反对暴政(《汤誓》伐桀)。
(2)典章制度:如《禹贡》的地理治理体系,《洪范》的“五行”“皇极”学说。
3. 伦理价值
(1)孝悌:“克谐以孝”(《尧典》),家庭伦理扩展为政治秩序。
(2)中庸之道:“允执厥中”(《大禹谟》),成为儒家核心方法论。
四、历史地位
1. 文献学: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开创记言体史书传统,与《诗经》并称“经史之源”。
2. 经学:汉代列为“五经”之首,历代科举必考,塑造了传统政治话语体系。
3. 思想史:奠定儒家“道统”基础(韩愈《原道》),影响宋明理学“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五、现实意义
1. 治国智慧:
(1)“民本”思想与当代“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对话。
(2)“协和万邦”(《尧典》)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2. 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文明“元典”,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3. 国际传播:最早的全球治理文献之一(如《禹贡》地理观),可推动文明互鉴。
总之,《尚书》不仅是“政书之祖”,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其“慎始敬终”的治国智慧与“和而不同”的天下观,至今仍为应对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东方思路。2023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相关释读,更凸显其学术生命力
【附: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参阅链接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尚书》目录
《尚书》(又称《书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记录了上古至周代的历史文献、政令和言论。现传版本主要为西汉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和东晋《古文尚书》(部分篇章存疑)。
一、虞书
1. 《尧典》
2. 《舜典》(今文合于《尧典》)
3. 《大禹谟》(古文篇,存疑)
4. 《皋陶谟》
5. 《益稷》(今文合于《皋陶谟》)
二、夏书
1. 《禹贡》
2. 《甘誓》
3. 《五子之歌》(古文篇,存疑)
4. 《胤征》(古文篇,存疑)
三、商书
1. 《汤誓》
2. 《仲虺之诰》(古文篇,存疑)
3. 《汤诰》(古文篇,存疑)
4. 《伊训》(古文篇,存疑)
5. 《太甲》上中下(古文篇,存疑)
6. 《咸有一德》(古文篇,存疑)
7. 《盘庚》上中下
8. 《说命》上中下(古文篇,存疑)
9. 《高宗肜日》
10. 《西伯戡黎》
11. 《微子》
四、周书
1. 《泰誓》上中下(古文篇,存疑)
2. 《牧誓》
3. 《武成》(古文篇,存疑)
4. 《洪范》
5. 《旅獒》(古文篇,存疑)
6. 《金縢》 ,7. 《大诰》
8. 《微子之命》(古文篇,存疑)
9. 《康诰》 ,10. 《酒诰》
11. 《梓材》 ,12. 《召诰》
13. 《洛诰》 ,14. 《多士》
15. 《无逸》 ,16. 《君奭》
17. 《蔡仲之命》(古文篇,存疑)
18. 《多方》,19. 《立政》
20. 《周官》(古文篇,存疑)
21. 《君陈》(古文篇,存疑)
22. 《顾命》
23. 《康王之诰》(今文合于《顾命》)
24. 《毕命》(古文篇,存疑)
25. 《君牙》(古文篇,存疑)
26. 《冏命》(古文篇,存疑)
27. 《吕刑》,28. 《文侯之命》
29. 《费誓》 ,30. 《秦誓》
说明
1.今文与古文之别:
今文尚书:西汉伏生所传,共28篇(或计为29篇),学界普遍认为可信。
古文尚书:东晋梅赜所献,多出25篇,唐代后列为经典,但清代考据学者(如阎若璩)证其为伪作,故标注“存疑”。
2.篇章分合:
如《舜典》《益稷》等篇在今文中与原篇合并,古文则独立成篇。
【附】
《尚书》经典名句选
一、治国理政
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之歌》)
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安宁。
2.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
释义:上天所见所听皆来自民众。(体现民本思想)
3.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禹谟》)
释义:德行在于善与治国,治国在于养育人民。
4.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洪范》)
释义:不偏私不结党,王道才能宽广。
5.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咸有一德》)
释义:选官用贤才,近臣用忠良。
6.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武成》)
释义:设官用贤者,任职用能人。
7. 政贵有恒,辞尚体要。(《毕命》)
释义:为政贵在持久,言辞重在扼要。
8. 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周官》)
释义:贤明君主设官,不重虚职,只重人才。
9.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周官》)
释义:推举贤能让位能人,百官才会和谐。
10.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说命中》)
释义:官职不看私人关系,只看才能。
11.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大禹谟》)
释义:无根据的话不听,未咨询众人的计谋不用。
12.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泰誓》)
释义:善待百姓者为君,虐待百姓者为仇。
13.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泰誓》)
释义:力量均等则比德行,德行均等则比道义。
14. 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洪范》)
释义:刚柔并济,德行才能真正完善。
15.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尧典》)
释义:弘扬美德,使家族和睦。
二、修身立德
16. 满招损,谦受益。(《大禹谟》)
释义:骄傲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17.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旅獒》)
释义:不注重小节,终会损害大德。
18.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旅獒》)
释义:戏弄他人丧失品德,沉迷外物失去志向。
19.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周官》)
释义:行德则心安日美,作假则心劳日拙。
20.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君陈》)
释义:忍耐方能成事,宽容德行才大。
21.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伊训》)
释义:待人不求全责备,检视自身唯恐不足。
22.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说命中》)
释义:懂得道理不难,付诸行动才难。
23.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太甲》)
释义:不思考怎有收获?不行动怎会成功?
24.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旅獒》)
释义:不被感官欲望驱使,行事才能正直。
25. 慎厥初,惟厥终。(《太甲》)
释义:谨慎开始,更要坚持到底。
三、天命与敬畏
26.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蔡仲之命》)
释义:上天不偏私,只辅助有德之人。
27.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伊训》)
释义:上天无常,行善降福,作恶降祸。
2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太甲》)
释义:天灾或可避免,人祸不可逃脱。
29. 惟命不于常。(《康诰》)
释义:天命无常,取决于德行。
30. 惠迪吉,从逆凶。(《大禹谟》)
释义:顺道则吉,逆道则凶。
31. 惟天无亲,克敬惟亲。(《太甲》)
释义:上天不偏私,只亲近敬畏者。
32. 天难谌,命靡常。(《咸有一德》)
释义:天命难测,无常不变。
33. 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咸有一德》)
释义:吉凶不差在于人,灾祥降临取决于德。
34. 钦崇天道,永保天命。(《仲虺之诰》)
释义:敬奉天道,方能永保天命。
35. 敬哉!天畏棐忱。(《康诰》)
释义:敬畏上天,天威辅助诚信者。
四、用人之道
36.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秦誓》)
释义:别人有才能,当作自己的一样珍惜。
37.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泰誓》)
释义:培养德行务求滋长,铲除邪恶务求断根。
38. 时哉弗可失!(《泰誓》)
释义:时机不可错失!
39. 旧染污俗,咸与维新。(《胤征》)
释义:旧习恶俗,皆需革新。
40.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旅獒》)
释义:堆九仞高的山,差一筐土也会失败。喻功败垂成。
五、刑罚与战争
41.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大禹谟》)
释义:宁可错放罪人,也不错杀无辜。
42. 刑期于无刑。(《大禹谟》)
释义:刑罚的目的是最终不用刑罚。
43. 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大禹谟》)
释义:惩罚不株连后代,奖赏延及子孙。
44.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胤征》)
释义:歼灭首恶,胁从不问。
45. 罔厉杀人。(《梓材》)
释义:不要滥杀无辜。
六、历史教训
46.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召诰》)
释义:殷商的教训不远,就在夏朝灭亡时。
47.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
释义:不以水为镜,而以民情为镜。
48.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牧誓》)
释义:母鸡不司晨,若司晨则家道衰败。喻妇人干政之害。
49.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召诰》)
释义:需以夏、商的兴亡为鉴。
50.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召诰》)
释义:不敬慎德行,便会早早丧失天命。
注:《尚书》的思想核心是以“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主线。
【附】
【尚书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洪荒既判,典谟始张。河洛呈象,龟龙负章。尧舜揖让而垂裳,禹汤文武而靖疆。圣人之道,布在方策;王言之大,炳若日星。猗欤尚书,百代之纲!
观夫典谟训诰,奥义渊深。曰若稽古,开万世文章之祖;允执厥中,立千秋心法之宗。谟明弼谐,启皋陶之嘉猷;洪范九畴,衍箕子之玄文。金縢藏册,感风雨之骤变;洛诰陈规,定鼎卜于周廷。辞尚体要,义归无邪。诘戎兵而诰六师,慎刑罚而恤五刑。
若乃三坟五典,溯文字之源流;八索九丘,考皇王之轨躅。仲尼删订,百篇粲然;伏生口授,廿八篇存。典则垂范,如璇玑之察纬;训誓警世,若雷霆之醒聩。观牧野之誓,知天命之攸归;读秦誓之文,鉴悔过之宜早。
至若微子抱器,彰忠孝之两难;伊训儆官,明木绳之必正。西伯戡黎,显忧患之先识;无逸作诰,戒逸豫之亡身。一字之褒,荣于华衮;片言之贬,严于斧钺。信乎!立政之枢机,经国之蓍蔡也。
赞曰:唐虞稽古,殷周维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允矣君子,展也大成。纬地经天,莫非斯文之化;移风易俗,必待圣人之经。握乾符而阐坤珍,与日月而同辉!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其他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