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礼记》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4-05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点击网址进入首页

www.hxzg.net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礼记》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一、作者简介

《礼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纂,世称《小戴礼记》。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商丘),师从经学家后苍,与叔父戴德(编《大戴礼记》)并称“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身份参与石渠阁经学会议,官至九江太守。其编纂的《礼记》共49篇,辑录了先秦至汉初的礼仪论述,后经东汉郑玄作注,成为儒家经典“三礼”之首。

二、时代背景

《礼记》成书于西汉,但内容多源自先秦。彼时社会历经战乱,礼制崩坏,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复兴,礼学成为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戴圣整合散佚的礼仪文献,既保存了周代礼制,又融入了儒家对伦理、政治的阐释,反映了汉代重构社会秩序的需求。

三、思想体系

天下为公(李耀君书法)

1. 礼制为核心:礼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主张“礼以时为大”强调礼需顺应时代变化。

2. 政治伦理: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主张以教化治国礼乐刑政相辅相成

3. 教育思想:《学记》系统论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被誉为世界最早教育学文献。

4. 道德修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倡导“中庸之道”,追求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

5. 生态伦理:主张制礼需合天时、顺地利,体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如《月令》按季节规范农事与祭祀。

四、历史地位

经典地位:东汉郑玄注后升格为“经”,唐代列为“五经”之一,宋代《大学》《中庸》被朱熹纳入“四书”,成为科举核心内容。

学术影响:超越《周礼》《仪礼》,因“明礼之义”而非仅“陈礼之数”,成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文化传承: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观、教育体系及政治哲学,在儒家典籍里,影响仅次于《论语》。

五、现实意义

1. 社会和谐:“礼尚往来”“和而不同”等思想为现代人际交往提供准则。

2. 道德教育:修身理念与“慎独”精神对个人品德培养仍有启示。

3. 生态保护: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4. 政治智慧:“以民为本”“选贤与能”等主张对现代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附】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微信交流:330835268

参阅链接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附】

《礼记》目录


1. 曲礼上 ,2. 曲礼下 

3. 檀弓上, 4. 檀弓下 

5. 王制,6. 月令  

7. 曾子问,8. 文王世子

9. 礼运,10. 礼器

11. 郊特牲,12. 内则  

13. 玉藻,14. 明堂位

15. 丧服小记,16. 大传

17. 少仪,18. 学记  

19. 乐记,20. 杂记上,

21. 杂记下,22. 丧大记,

23. 祭法,24. 祭义  

25. 祭统,26. 经解,

27. 哀公问,28. 仲尼燕居

29. 孔子闲居,30. 坊记  

31. 中庸32. 表记

33. 缁衣,34. 奔丧

35. 问丧,36. 服问  

37. 间传,38. 三年问

39. 深衣,40. 投壶

41. 儒行,42. 大学  

43. 冠义,44. 昏义

45. 乡饮酒义,46. 射义

47. 燕义,48. 聘义  

49. 丧服四制

其中几个重要篇章简介  

《礼运》:提出“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学记》: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教育理论著作。  

《乐记》:论述音乐与政治、伦理的关系。  

《中庸》与《大学》:后被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宋代理学核心经典。

《檀弓》:多记丧礼故事,文笔生动。



 

【附】

《礼记》经典词句选

 一、修身篇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释义:玉石不雕琢不能成器,人不学习不懂道理。(《学记》)

2. 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君子在独处时也谨慎自律。(《中庸》)

3.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释义: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过度。(《曲礼上》)

4.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释义:君子的德行,平淡却令人不厌,简朴而有文气,温和而有条理。(《表记》)

5. 礼之用,和为贵。  

 释义: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学记》)

 二、礼乐教化

6.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释义:礼是天地的秩序,乐是天地的和谐。(《乐记》)

7.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释义:改变风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方式。(《乐记》)

8.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释义:教育,是发扬人的善行而补救其过失。(《学记》)

9.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释义:君子要教化百姓、形成良俗,必须从抓好学习入手。(《学记》)

10.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释义:乐教推行则人无怨恨,礼教推行则人不争斗。(《乐记》)

 三、孝道与伦理

11.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释义:孝子对父母有深爱,态度必然温和;态度温和,神色必然愉悦;神色愉悦,面容必然柔顺。(《祭义》)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远行,若远行必告知去向。(《曲礼上》)

13.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释义: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的根本行为。(《祭义》)

14.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释义:家庭内部和睦则家道兴旺,与外人和睦则事事顺利。(《礼运》)

15. 兄弟睦,孝在中。  

  释义:兄弟和睦,孝道自然体现。(《礼运》)

 四、治国为政

16.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释义: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礼运》)

17.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释义:执政者应喜好百姓所喜好的,厌恶百姓所厌恶的。(《大学》)

18.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义:政就是端正,领导者以身作则,谁敢不端正?(《哀公问》)

19.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释义:宽严相济,是周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杂记下》)

20.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  

  释义: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叫不足,没有六年的储备叫危急。(《王制》)

 五、言行处世

21.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释义:君子在举止、神态、言语上均不轻率失礼。(《表记》)

22.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释义:说话必以诚信为先,行为必合乎正道。(《儒行》)

23.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释义:君子说话简约,小人夸夸其谈。(《坊记》)

24.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释义:礼讲究有来有往,单向施与或接受都不合礼。(《曲礼上》)

25.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释义:君子尊重他人而谦抑自己,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坊记》)

 六、学习与教育

2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释义:学习后才知自己的不足,教学后才知自己的困惑。(《学记》)

27.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独自学习而无朋友交流,则见识狭隘。(《学记》)

28.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释义:善学的人,老师轻松而效果加倍;不善学的人,老师劳累而效果减半。(《学记》)

29.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释义:错过最佳学习时机再学,即使勤奋也难以成功。(《学记》)

3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释义:广博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明晰辨别,切实实行。(《中庸》)

 七、生活智慧

31.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释义:饮食和情欲,是人的根本欲望。(《礼运》)

3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释义:君子不追求饮食饱足和居住安逸。(《学记》)

33.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释义:面对财物不随便取,面对危难不侥幸逃避。(《曲礼上》)

34.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释义:进入他国要问清禁忌,进入都城要问清风俗,到别人家要问清忌讳。(《曲礼上》)

35.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释义: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坐;长辈坐下后吩咐,晚辈才能坐。(《曲礼上》)

 八、哲理与境界

36.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释义:万物共同生长而不相害,道理并行而不相冲突。(《中庸》)

37.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释义:达到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自然生长。(《中庸》)

38.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释义:真诚是天的法则,追求真诚是人的法则。(《中庸》)

39.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释义:仁就是爱人,以爱父母为根本。(《中庸》)

40.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释义:君子的道,如同远行必从近处开始,登高必从低处起步。(《中庸》)

九、其他经典句子

41.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释义:服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百姓哀伤应有尽头。(《三年问》)

42.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释义:最高境界的音乐必平易,最高境界的礼仪必简朴。(《乐记》)

43. 君子不以菲废礼,不以美没礼。  

  释义:君子不因礼物微薄而废礼,也不因礼物丰厚而过度行礼。(《坊记》)

44.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释义:礼的教化作用微妙,能在邪恶未形成时就加以制止。(《经解》)

45.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释义:君子用德行爱人,小人用纵容爱人。(《檀弓上》)

46. 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释义:失位后宁可迅速贫穷,死后宁可迅速腐朽(表达对名利的淡泊)。(《檀弓上》)

47.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释义:君子有三忧:怕没听过道理,怕听过不能学,怕学了不能实践。(《杂记下》)

48. 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  

  释义:君子隐居仍能显名,不矜持却庄重,不严厉却有威严。(《表记》)

49.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释义:做大事必须谨慎对待开头和结尾。(《文王世子》)

50. 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  

释义:礼是道理的体现,乐是性情的调节。(《仲尼燕居》)



 

【附】

【礼记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若夫三才定位,五礼开宗。溯周官之旧典,承曲台之遗风。七十二子之门,辑其言行;三百余篇之旨,萃此帡幪。观其经纬人伦,雕锼性道。陈俎豆而有序,述冠婚之有要。一篇《学记》,开万世庠序之规;半部《王制》,定千年邦国之效。

至若《檀弓》叙事,笔带秋霜;《礼运》陈辞,光腾霄汉。"大道之行"数语,竟成华夏之魂;"饮食男女"一章,尽显圣人之叹。尔其深于乐者可以观和,精于礼者可以察变。《玉藻》明服饰之章,《内则》详起居之宪。郑玄作注,如日月之经天;孔颖达疏,似江河之行地。

观夫升降揖让之仪,可知庙堂之重;饘粥丧服之制,乃见人子之痛。礼之为用,大哉!上应璇玑,下齐民风。非玉帛之虚陈,实乾坤之枢柄。故曰:欲观周道,当于《礼》乎考之;若致太平,必自""中求也。

赞曰:洙泗遗响,金石同鸣。删述之功,与天地并。开卷而三代之风扑面,掩卷而九域之思萦胸。圣人之教,永世作程! 

【注】

此赋综括《礼记》精要:

1. "三才五礼"起笔,总领全篇

2. 分述《学记》《王制》《檀弓》《礼运》等名篇

3. 融入郑玄注、孔颖达疏之贡献

4. 结尾""总结经义永恒价值

5. 用典皆出《礼记》本经,如"大道之行"出自《礼运》

6. "洙泗"代指孔子教化,"金石"喻其不朽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