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大学》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3-29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大学》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曾子

《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一、时代背景  

1. 礼崩乐坏与思想重构(战国中后期,约公元前4世纪)  

周代封建制度瓦解,诸侯争霸加剧,社会动荡催生对秩序与道德的迫切需求。  

儒家学派在孔子去世后分化,思孟学派(子思、孟子)与荀子学派并立,《大学》可能成书于思孟学派之手。  

2. 教育体系转型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回应士人阶层上升通道的需求。

二、作者与文本争议  

传统观点:汉代郑玄、宋代朱熹认为《大学》为孔子弟子曾参(曾子)所著,属“孔门心法”。

现代考证:文本中部分概念(如“格物”)在战国中后期才成熟,可能由曾参门人整理孔子思想而成,定型于秦汉之际。

文本结构:原为《礼记》第42篇,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分“经”(1章)与“传”(10章),强调“三纲领八条目”的逻辑体系。 

三、核心思想体系

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李耀君书法)

 1. 三纲领:终极目标  

 (1)明明德:彰显人内在的光明德性(“克明峻德”)。  

 (2)亲民:朱熹解为“新民”,即教化民众;王阳明主张“亲民”,强调与民一体。  

 (3)止于至善:追求道德实践的完美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2. 八条目:实践路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为枢纽,贯通内圣(道德修养)与外王(社会实践)。

 3. 核心哲学命题  

 (1)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慎独工夫:“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强调道德自律。  

 (3)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以同理心构建社会伦理。

 四、现代启示  

1. 教育理念

批判功利化教育,倡导“全人教育”:知识(格物致知)与德行(诚意正心)并重。  

2. 领导力培养

“修身”思想影响哈佛商学院“领导力金字塔”模型,强调内在品德对决策的影响。  

3. 社会治理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是当代“以人民为中心”治理观的文化源头。  

4. 心理建设

“知止而后有定”为焦虑症群体提供“目标定力行动”的心理调节框架。

、跨文化对话

与柏拉图《理想国》对比:两者均强调统治者德性,《大学》的“修身”与“哲学王”(柏拉图提出的完美统治者)的“灵魂转向”异曲同工。

与斯多葛学派:共同主张内在德性超越外在境遇,但儒家更强调社会责任的践履。

 

【附】

《大学》经典词句选

(一)核心纲领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义:学问的根本在于彰显光明德性、教化民众、达至最高善境。  

2.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释义:明辨事物主次与过程始终,方能接近真理。

(二)修身之道  

3.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释义:无论地位高低,修身是人生根本。  

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释义:日日革新自我,追求德性精进。  

5. 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义:独处时更需谨慎自律。  

6. 富润屋,德润身  

  释义:财富装饰房屋,德行滋养身心。  

7.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释义:心神涣散则无法真正感知世界。  

8.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释义:诚意即不欺骗自己的本心。  

9.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释义:好恶发自本心,方为真实无伪。  

10.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释义:真诚者内外如一,无可隐藏。

(三)齐家治国  

11.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释义:家庭道德影响国家风气。

12.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  

  释义:统治者敬老尊长,民众自会效仿。  

13.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释义:自身先有德行,方可要求他人。  

14.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释义:推己及人,不以己所恶施于他人。  

15.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释义:与百姓同好恶,才是合格的统治者。  

16.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释义:贪婪敛财失民心,施惠于民得拥护。  

17.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国当以道义而非私利为本。  

18.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释义:德行为立国之基,财富次之。  

19.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释义:仁者用财富修养德行,不仁者牺牲德行追逐财富。  

(四)哲理格言  

20. 而后有定,而后能静,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而后能  

 释义:明确目标方能心定,进而深思有所得。  

21.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释义:修身从端正心念开始。  

22.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释义:诚意是正心的前提。  

23.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释义:知识的积累促进诚意。  

24. 致知在格物  

  释义:探究事物原理是获取真知的基础。  

25. 物格而后知至  

  释义:穷究事物本质后,方能获得真知。  

26. 心正而后身修  

  释义:心念端正,德行自然提升。  

27. 身修而后家齐  

  释义:自身修养完善,方能治理家庭。  

28. 家齐而后国治  

  释义:家庭和谐是国家安定的基础。  

29. 国治而后天下平  

  释义:国家治理得当,天下方能太平。  

(五)道德实践  

30.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义:君子追求至善,竭尽所能完善自身。  

31.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释义:君臣各守其德,君仁臣敬。  

32.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释义:君子重德亲善,小人逐利享乐。  

33.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释义:治国之道在于忠信,骄纵必失。  

34.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释义:恶言与不义之财终将反噬自身。  

(六)历史鉴戒  

35.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释义:以殷商兴亡为鉴,天命难保需慎德。  

36.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释义: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

(七)教育理念  

37.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释义:治学需切磋琢磨,修养需不断精进。  

38.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释义:以诗经喻君子修养如雕琢美玉。  

(八)政治智慧  

39.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释义:统治者以德或暴治国,民众皆会效仿。  

40. 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释义:政令与自身行为矛盾,民众不会遵从。  

(九)治国方略  

41. 君子有絜矩之道  

  释义:治国需以道德规范为准绳。  

42.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释义:执政者应与百姓好恶一致。  

43.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释义: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枝叶。  

44.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释义:聚敛财富失民心,散财施惠得民心。  

 (十)警世箴言  

45.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释义:见贤不举、见恶不退,皆属执政之失。  

46.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释义:逆人性而行必招灾祸。  

47.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释义:治国若只重敛财,必是小人当道。  

 (十一)辩证思维  

48.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释义:律己方能律人,自身无过方可批评他人。  

49.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释义:自己无宽容之心,却要他人理解,绝无可能。  

 (十二)终极理想  

50.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释义:由修身至家族和睦,再推及天下大同。

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导意见

交流微信:330835268

  【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附】

宗圣公曾子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洙泗烟雨,曾点弦歌绕庭户;武城春深,童子抱经出柴扉。啮指痛心处,孝行贯日月;三省成规时,忠信立乾坤。木铎声远,七十子星散四海;杏坛香冷,独留得衣钵真传。

观其布衣芒履,负薪养亲于陋巷;箪食瓢饮,传道授业于蓬门。谓"仁为己任"者,虽九死其犹未悔;言"任重道远"者,虽颠沛必守其真。著《孝经》以明天伦,述《大学》而正人伦。修齐治平之序,如北斗垂象;格致诚正之道,似春风化人。

昔者夫子抚琴而叹:参也鲁。谁知钝者持恒,终成瑚琏之器;鲁者守拙,竟得圣学精微。曾元捧羹,见孝思之永续;西河设教,闻弦诵之不绝。观其临终易箦,凛然守礼;追思三省,惕厉修身。此诚圣门之砥柱,儒林之圭臬也。

今观兰芷清芬,犹存三省堂前柏;诗书余韵,长绕南武城中云。两千载道统相继,八万里儒风浩荡。后之览者,当思宗圣遗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德不可不日新,至善而永年。

 注释】

1. 啮指痛心:化用《二十四孝》中曾子孝母典故,突出其孝道典范

2. 三省成规:引用《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展现自省精神对儒家修为体系的影响

3. 临终易箦:选取《礼记》中曾子临终坚持更换大夫之箦的典故,彰显其恪守礼法的精神境界

4. 西河设教:对应曾子晚年讲学西河的历史记载,展现其教育理念的传承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