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莹老师
我出身于美术世家,从小受家庭艺术的熏陶,七岁就开始师从申沛农老师并向其他许多民间艺人学习剪纸,接触了大量民间艺术,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国画,得到了周思聪老师和甲浩义老师的真传。我既惊叹民间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又沉迷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在我体的血脉中,流淌的是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血,所以经过长期的努力,在不知不觉当中,走上了一条中国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中国画与民间艺术,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二者遥相生辉。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亲手创造,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艺术。它是无数劳动者经过几十代,几百代继承和不断完善发展创造出的智慧结晶。但是长时间被国人认为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与足够的重视。
而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则自成体系。长期以来水墨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公式化,千人一面,脱离生活,曲高和寡的弊病。
九十年代,国门大开。我凭借自己剪纸的特长,得到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我看到,一向不被国人重视的民间艺术,在世界各地却备受瞩目。而一向被国人称为格调高雅,意境悠远的中国画,即文人画,除了在亚洲一些国家外,其高深的画论和概括的笔墨,却很难被外国友人理解和接受。如果我们将中国画优美的笔墨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更具中国特色,更通俗易懂,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中国画,不但能从民间艺术中吸取丰厚的营养,继承民间艺术,并提高其地位和品位,而且能够达到雅俗共赏,被世界人民所理解的目的。这就更坚定了我走出一条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相结合的道路的决心。
那么为什么我的画以儿童为主题呢?
画为小道,心为大道。真善美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人之初,性本善”而孩子最能反映出人类自身最本原的美。我喜欢孩子,喜欢他们的天真无邪,无拘无束,我向往回归到人类的本原。我相信,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也是人类本性的必然。所以不知不觉中,我选择了人见人爱的孩子作为主题,这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中国娃娃系列”。
中国画——中国娃娃系列简介
中国画——中国娃娃系列,是我多年来不断积累和潜心探索,将民间艺术与水墨画相结合的国画创新。我大胆地尝试,将民间艺术的丰富题材,夸张的造型,鲜明的色彩,与中国画的笔墨,文字题跋,篆刻融为一体,以人见人爱的中国娃娃形象为代言人,使画面风格不仅雅俗共赏,又因其取材于民间,造型也是民间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继承传播和宣传的新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画的一种创新。
由于中国娃娃,形象是最中国的,内容也是最中国的。它虽是小品画,但是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大题材。它通过中国娃娃,成系列地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中国娃娃逐渐系列化,形成品牌,更利于中国文化对外的国际性交流和宣传。
实践证明,中国娃娃系列一面世,就得到了中外朋友的喜爱和欢迎。从在中央数字频道办个展,到全国各地做巡展,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著名画家甲浩义先生,书法家沈鹏先生,还有方成先生,徐庆平先生,张守义先生,柏庶仁先生,鹿耀世先生等,纷纷挥毫题词,给作品以高度评价和肯定。在这里仅向大家汇报中国娃娃在成长中的几个片断,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朋友的帮助与指教。
中国娃娃在英国
2006年,我应邀去英国,参加斯托克顿湖畔艺术节的设计,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
这次英国之行,我带去了50支毛笔,30把剪刀。除了剪纸,还有我的中国娃娃系列——“十二生肖”与“田园生活”系列。当英国官员和老师一见到这些画,就邀请我到斯巴克艺术中心办展,他们还特地专门为我买了一套组合展板,把我的画贴在上面展示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参观,并邀请我参与他们中国丝绸课的教学。每堂课之前,都要先向孩子们介绍中国来的艺术家和老师,再由我来简略地向他们介绍中国画与中国的毛笔,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毛笔来做作业。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中国丝绸画课程。先由自己画一张满意的图案——他们上课非常自由,可以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所谓中国图案(实际很西化)做样本。许多孩子都跑到我的画前,趴在地上或者跪在那里,临摹我的中国娃娃,真的很让我感动。我的画在他们的笔下,更是憨态可掬,一番不经雕琢浑然天成的孩子天性展露无疑,而且其中又混杂了西方的元素,服饰,发式,在中国娃娃的基础上,有了中西合并的创新,让人惊喜不已。他们让我教写“福”字,并画入他们的画中;很多孩子拿着他们的画让我签名,有一些则把他们的作品送给了我。我在英国短短一个月中,共上课24节。每节课,他们都会讲,中国艺术家是如何评价斯巴克艺术中心的。临走的时候,一名英国教师留言道:在斯巴克艺术中心一起工作,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从你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会把这些经验介绍给我周围的朋友,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谢谢你,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中国娃娃在香港
2007年的春节,是在香港度过的。这是一次香港邀请的公益性展卖活动——这难得的经历和重大的意义,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我的中国娃娃——民俗系列,得到了香港朋友们的喜爱,在义卖短短十天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和故事。有许多港胞,买了我的画后,还义务做我的宣传员,热心向周围的人推荐。他们同我合影,送我点心,台历和红包作为新年礼物。一位不知名的大学教授,从活动开始到结束都一直认真地看我表演,并先后买了我七幅画,还为我出谋划策,邀请我下次来香港办个展。我还很戏剧地结识了一位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士,她买了我一张画后,过节那天,特意带着儿女跑来和我合影,并送了我一个祝福的红包。有很多家长,拿着孩子的照片来排队预定,例如《三个小宝贝》,《姐弟悄悄话》,《炮竹灯笼来赶年》等作品都是这样创作的。
春节的头一天是情人节,一个帅小伙,拉着他的女朋友来取画,当她看到画面上一个傻呼呼的小男孩,冲着一个小女孩,弯着腰,撅着屁股献花的样子时,乐得笑弯了腰。另外一对青年男女,让我画结婚时接吻的场面,我正在想像民间婚礼新郎新娘应该穿什么样的礼服时,正巧一对趴在桌前看我画画的男孩女孩,身穿的正是中国传统的婚服,于是他俩很高兴地成为了我的临时模特,最后他们也订了一张画。当我把作品卷好,系上彩带,双手交到他们手上并祝他们幸福平安时,我自己也陶醉在他们满意的笑容中。香港议员兴奋地在我耳边说:“他们是真的把你当作朋友看待呀!”
在我绘画表演时,人气空前火爆,台前挤满了小朋友,后面则有二三层的大人围观,更多的人问我哪里有学习班可以学习。看着他们排队预定我的画的火热场面,我为我的画能受到那么多香港市民喜欢而由衷地欣慰,我也为香港的回归,祖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能够尽到了我应尽的一份义务感到自豪。
中国娃娃在日本
2008年5月6日——11日,在日本东京中心美术馆,正在举办一个中日水墨艺术交流展。我的中国娃娃《牧牛图》与《蒲公英》,也参加了这次画展,日本高超的装裱工艺为我的小画更增添了一份精致。
画展举行了开幕式、欢迎议式和宴请,还有绘画表演。当我正在试用一种日本的特殊纸时,一位具有绅士风度的先生向我走来,他就是全日本水墨艺术家联盟会长、《美术世界》杂志主编——于俊之先生。我们互递了名片,他说我的画非常有特色,非常中国,并建议我在创作中,除了这种具有浓厚北方风格的娃娃,还可以搞少数民族:各式的民族服装,会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并表示帮我搞一个策划,将来在日本搞一个专门的个展,使我深受感动。
因为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所以这次画展主要是以交流为主。但我的《蒲公英》小品画还是以6万日圆的价格被人购买。非常凑巧的是,当会长先生请人为我们俩合影时,此先生正是购画之人,会长采访他为何买这张画时,他回答说:“这张画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儿,我喜欢,我太太也喜欢。”当会长把我介绍给他时,他欣然与我合影。这时,一位穿日本和服的女士走过来自豪地说“这幅画是我推荐给他的”。原来,她就是在宴请自助餐时,特地为我亲手配制水果套餐的那位女士,我借此机会向她深鞠一躬,用刚学的日语表示感谢。还有许多日本画家在我的画前合影留念。
展览结束了,中国娃娃《蒲公英》留在了日本,随后我又有六张画捐给了日本的公益活动,随着中日交流活动的不断发展,祝愿它将像蒲公英一样在日本留下种子开花结果。让中国文化在日本到处流传。
中国娃娃在“抗震救灾”和“奥运”活动中
二零零八年,从5。12抗震救灾到残奥会闭幕,整整五个月零四天,这是我们国家祸福并进的一段特殊时期,它刻骨铭心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永远不容抹去。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期间,中国娃娃以公益大使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和平出版社与北京奥凯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以及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下,实现了救助捐赠;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抗震救灾、参与奥运,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抗震救灾期间,通过在中国科技馆,在西单图书大厦连续签名售书,同时举行中国娃娃的义卖活动,并专为此次活动创作《中国娃娃与熊猫宝宝》组画。售画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四川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
在迎奥运活动中,为青岛的“扬帆奥运”活动与《人民日报》北京奥组委筹建和谐奥运爱心小学,以及抗震救灾活动,|共捐画40余幅——我为之感到荣幸与自豪。中国娃娃诣在表达出人们心底的愿望,表达出人类的真、善、美。它以自己的行动,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证明了它所要从事的事业,从本质上就有很强的公益性,以上这些活动,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多家媒体的报导。
从2006年创建《中国娃娃系列》、在书画频道第一次办个展,到2008年仅仅两年时间,中国娃娃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亲笔为工作室题匾;东方古缘艺术市场也给予工作室各方面的支持。在2008年8月8日工作室对外开放,举行了“中国娃娃迎奥运——杨莹莹中国画展”,并举办了记者招待会。参会嘉宾有《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财经报》、《朝阳报》,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全国电视城市联合体,中国日报网,国际购物网等。并有几家媒体做了专访。他们纷纷留言:“形神诗意浓,画坛独树帜”;“情趣兼备,小中映大”;“意趣天成,风格独特”;“印象深刻,美不胜收”;“中国娃娃——祖国的未来”;“中国娃娃也是世界娃娃”;“中国娃娃走天下”等。
我很庆幸,中国娃娃能参与奥运,为宣传奥运尽微薄之力,并能通过奥运,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我希望中国娃娃不断地完善自己,能够在中国画与传统民间艺术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出一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新的中国画形式。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关注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
在此感谢给予中国娃娃支持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还有热爱它的中外朋友们。
我希望中国娃娃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中西方文化的纽带。同时它也是我们倡导的与时俱进的和谐社会的参与者。我祝愿,中国娃娃给所有人带来一份喜悦,一份好运,一份美好的祝福!
杨莹莹
200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