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乐观微笑,但病魔依旧无情地夺去了于娟的生命。
于娟的遗作。
5月23日,复旦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图书首发式,该校患癌女教师于娟的遗作《此生未完成》正式与读者见面。
从今年年初开始,一条关于“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帖子在新浪微博上广为流传,帖子的主人就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女讲师于娟。当时正在接受化疗的她在微博中不断呼吁“买车买房换不来健康”、“任何的加班都是浮云”,这些话让她“意外”成名,也触动了许多都市白领的神经。
4月19日凌晨,于娟带着遗憾走完了她33岁的短暂人生,出版社当值的两位编辑用短短30天的时间,流着泪校完了她十三四万字的书稿——《此生未完成》。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诚然,《此生未完成》并不是惊世巨作,但它却让众多白领开始了对生活方式的集体反思。
震惊:
剧烈腰痛竟是癌症前兆
回顾于娟被确诊患乳腺癌的过程,可以说,于娟几乎犯了所有现代人忽视自己健康的通病。
2009年10月的一个晚上,于娟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上完课,骑着自行车去超市买牛奶,路上一个小小的避让,让于娟感到一股“挫骨伤筋的痛从腰间传来”。但于娟却认为:“我怎么可能扭伤腰呢?”于是仍然硬撑着去超市。只是第二天,她竟然腰疼得起不了床,“动一动都是豆大的汗往下掉”。
那时候的于娟万万没有想到,这剧烈的腰痛,事实上是癌细胞已经骨转移的征兆。为了不耽误自己“写书稿写文章申请课题,每天晚上在办公室泡到10点钟”,于娟开始跑小医院看病,她接二连三被误诊为腰肌劳损。
2009年12月27日,几乎痛到全身一动也不能动的于娟被救护车送进医院急救室,几番周折,在2010年元旦,她被确诊患乳腺癌癌症四期,也就是最晚期。当时,距离她留学回国参加工作只有3个月,她的儿子土豆只有14个月大。
承诺:
要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
“可人活着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这个不是争强好胜。”在病中,于娟还有所牵挂的,是生病之前在山东老家已经铺好基础的那片能源林。
在弥留之际,于娟对妈妈说,“我能留下的是这片林子,如果我去了,把我的骨灰带回山东,在那片我曾经试图搞能源林的山坡地里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土豆每年生日的时候,带他去看看我。将来土豆看到这片能源林,他会知道,其实妈妈还是可以的。”
“金钱如粪土,我是化粪池”,于娟曾如此调侃自己。为了尽可能延续生命,丈夫为她卖掉了仅有的60平方米房子,父母也卖掉了在山东老家的房子。在生前最后的日子里,于娟与丈夫、公婆以及丈夫的姐姐租住在同一屋檐下。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父母、公婆和丈夫都无所畏惧,每天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在家为于娟注射增白针,丈夫原来只会拿粉笔和试管的手也学会了拿注射器,甚至比小护士做得更好。公公发现一个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方子“五红汤”,于娟的爸爸就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煎汤,坐第一班公交车送到医院或者于娟家里给她当水喝。
但这依旧无法挽回于娟的生命。4月19日凌晨,于娟辞世。按照她的遗愿,骨灰将送回山东老家,安葬在她生前曾经为之奔走、病中念念不忘的公益能源林。她生前所写的70余篇抗癌日记成了众多网友永恒的回忆。
反思:
健康无价生命最该珍惜
于娟的书名代表着她对生命感到遗憾。4月2日,出版方与于娟签约,作为给她的生日礼物。那是她最后一个生日。
仅仅17天后,她真正走过了她的 “此生”。据报道,一向“慢条斯理”的出版界,以30天的神速完成了于娟留下的50余万文字的筛选、编辑、排版、印刷,在第一线加班加点的两名编辑,几乎是流着泪校完了十三四万字的书稿。
几乎是一线作者的版税,除了少部分留作3岁儿子“土豆”的教育基金,这个至今仍在上海租房、为于娟看病欠债累累的家庭,还是决定把多数钱款用在她生前常常挂念的课题上:把对保护环境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能源林搬回山东老家。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开始了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如果我们哪一天也身患绝症,回望自己以前的人生,追求的却是房子、车子、金钱、地位,那将是多么悲哀的一生啊!”
于娟的话:
1.以前我太过喜欢争强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大局,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
我以前看重的,跟一般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想要出色的学历,出色的工作,出色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而现在的我,更关注以前看来似乎是虚无的东西,家庭、亲情、友情,还有大爱。
2.我不认为婚姻、工作、家庭是互相冲突的,但这三者加在一起也不能与健康相提并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值得你用健康为代价来交换。文、图/本报驻上海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