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者论人才“少年兴则国兴”
发表时间: 2010-06-27来源:

不久前,中央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此人民日报分四期陆续刊载部分专家关于我国人才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胡鞍钢: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着眼于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人才规划明确了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只有人才兴旺,国家才能真正兴旺。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少年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的变迁,“少年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兴旺。

只有人才众多,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他还说道:“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中国人口众多,这对人才发展来说,是真正的极大好事。

过去60年,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世界人口大国到世界人才大国跨越式的历史发展过程。1949年的中国是“一穷二白”、“一贫如洗”、“文盲充斥”的传统农业农村社会,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和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1950年全球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extreme poverty)为13.8亿人,其中中国占了40%以上,几乎5.5亿人口都是极端贫困人口。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4.76%;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仅为18.5万人,只占总人口的0.034%,当时国内仅有30多个研究机构,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足500人,这是中国仅有的现代生产要素抑或人力资本;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年左右;人类发展指标为0.225,属于世界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正式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时,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当时最稀缺的资本是人力资本,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资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低起点下起步的。

中国6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口不断实现现代化,即全国所有人口的现代化要素——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技能经验、专业化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变化。到2009年,全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7年),相当于1949年的9倍;人类发展指标为0.772(2007年数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0.753),属于世界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全国大专及以上人口达到983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531倍;全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2979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255倍;全国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2007年数据),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美国为1700万人);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为161.4万人年(美国为140万人年);全国各类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相当于世界第十二人口大国)。上述人才总量指标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实现了从文盲充斥、愚昧落后的人口大国向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国的跨越式转变。

这是因为中国人口不断现代化,人力资本不断跃升,创造力不断释放,人口众多才不再是发展的沉重“包袱”,而是发展的最大“源泉”;不再是发展的制约“劣势”,而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不再是发展的“负债”,而是发展的最大“资产”。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就是解放世界最多劳动力的生产力,投资世界最多人口的人力资本,发挥世界最多人才的创造力。那么,“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就是现代化的中国人民创造的“现代化中国奇迹”。

那么,中国的下一个“人间奇迹”是什么呢?这就是“富民强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2020年“富民强国”目标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国家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人才资源大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这将对国内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也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如何定位,这是人才规划回答的首要问题。我认为,把建设人才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是必要的,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研究测算,也是切实可行的。一是全国人才总量将可能增长近八成,由2008年的1.14亿增加到2020年的1.8亿,相当于2009年世界第七人口大国(巴基斯坦,为1.76亿),大大超过2008年世界第三劳动力大国(美国,为1.54亿),年平均增长率为3.9%,也大大高于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从业人口的增长率。二是全国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人员都将翻一番,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三是我国将在一些发展领域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四是人力资本投资(指全社会教育、卫生、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明显提高,人才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才强国,也会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经济、社会、政治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还具备了难得的、良好的国际环境条件。

首先,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巨大规模的、比较公平的、充分流动的、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为绝大多数人才提供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空前大舞台。

其次,中国教育迅猛持续的发展,主要指标已居各发展中国家前列,正在逐步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为“人人成才”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和社会环境。

第三,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才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加速了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提升了人才队伍质量,形成了不同层次人才结构的新格局。

第四,中国吸引国际人才的亲和力、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已经实现了从人才净流出到人才净流入的重大转变,例如2009年海外来华留学生人数已达到22.8万人,明显超过出国留学人员(2008年为18万人)。当中国先后成为“世界工厂”、世界R&D 中心之一、世界多元文化中心之一、世界服务商提供者的过程中,必然加速吸引并聚集全世界的各类优秀人才。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人才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巨大需求仍不适应。在日益经济全球化、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优势仍不突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抓住未来几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大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建成人才强国。数以亿计的人才队伍,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对人类发展与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p#副标题#e#

蔡昉:人才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为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拥有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作为智力支撑。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充分可行的

为了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国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充分的可行性。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把我国建成人才强国有下列紧迫性和有利条件。

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来看,人才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保障。人才强国的形成,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才培养需要上一个大的台阶,同时为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了对劳动者创新能力和技能的新要求。在过去的30年中,从总体上看,利用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和普通技能,通过简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到一个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阶段,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成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更高教育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

第三,新中国成立6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人类发展排名进一步跃升。2008年,我国三级教育综合入学率达到6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培训的进一步发展,迈向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在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上大大超过目前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就可以进入人才强国的行列。

第四,人口转变新阶段为提升人力资本特别是加快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步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过去20年里,初等和中等学龄人口是稳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的义务教育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对于普及义务教育和扩大高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今后10年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也将下降,这会进一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供养在学人口的能力,为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条件。

第五,以均等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抓手。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机会相对不足,因此,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薄弱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仍然常住在农村,而在城市常住务工的农民工也与农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共服务支出向农村倾斜,农村人才培养这个薄弱点,完全可以成为突破口,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p#副标题#e#

王辉耀: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为此,制定人才规划,加快我国人才的发展,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

近两年,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高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激发了国内舆论对于有关诺贝尔奖的争论,而在争论中有一个事实显得尴尬:我国本土科学家至今没有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了51枚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的好成绩,然而,在堪称科学界的奥林匹克诺贝尔奖人才竞赛中,中国还需要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迫切需要加强实施在本世纪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中国急需一个人才建设的中长期的整体规划来把人才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选择。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世界前列,主要依赖的不是人才与知识经济,而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高投资的基础建设以及带来高能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的低端制造业。我国成为了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火车头之一,却并没有成为全球化产业链中主要利润的获得者,这也正是因为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展望未来,这种高能耗、高污染、高出口、高投资基建、低附加值、低价劳动力、低端产业增长为主的“中国制造模式”将会难以为继。

庞大的劳动力基数或许决定了我国不一定会放弃“中国制造”的角色,低端产业可能会转移到中西部。但是同时,我国还需向占有大部分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进军,发展知识经济与高科技、创新、创意等产业。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指出,当前世界工厂、土地、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力资本中的人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也正因为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我国才会在国家创新、产业升级中遇到一些重要的困难,在国际社会中缺乏“软实力”的影响,企业走出去在智力竞争环节屡屡失利……

人才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与第一生产力。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重大任务的需要。如果要完成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国必先成为世界的人才大国,必须加大人才强国实施力度,必须确定我国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世界人才强国的基础,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可行性大大提高,尤其在资金和硬件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我国在科研、教育等领域的各类投入,已经逐渐步入世界前列,持续增加的势头令世界各国侧目。我国还有着100多万留学生以及5000万华人华侨的海外资源,而在世界科技第一强国美国,其具备博士学历的科学家与工程师1/3来自国外,而这些外国出生的科学家有22%来自我国内地,其中李政道等几名中国留学生出身的科学家还获得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这既表明了这一海外智力资源的规模可观,也表明了中国人在天赋与智力上并不逊于西方任何族群。

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成为世界人才强国,例如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包括本土至今未能完全培养一名能在无意识文化差异的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科研更多是赶超世界先进,而缺乏重大性的原创突破,以及缺乏建立改变世界的新兴产业的成就,等等。这些问题也说明了我国需要对人才建设进行更有效、更长远的规划、布局、改革,把人才强国战略落到实处,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我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人才强国。

美国能够在上个世纪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适应全球新趋势的国家人才战略以及深谋远虑的人才建设长远规划是重要原因。例如二战结束后,美国有计划地开始争夺和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当时美国培养的诺贝尔奖得主只有德国的1/3,但半个世纪过后,全世界1/3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美国制造”,并且自然科学领域的2/3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被美国聘用。美国还吸纳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年去美国深造,每年按计划接纳14万“杰出人才”职业移民;并向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纵观美国,其整个人才战略是全球型的,也深具中长期的规划,协调了教育、移民、科技等各部门的政策。

人才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必将有力引导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最终必能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人才强国,进而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p#副标题#e#

杨伟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人才规划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规划,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我国人才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物质要素的大量投入,靠廉价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和高昂的环境代价取得的,总体上看,科技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还不强、贡献率不高。由于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缺乏造就世界知名品牌的人才,使得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还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层次,只能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取微薄的利润,只能靠拼资源、拼环境为代价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这种发展方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破人才瓶颈制约,建设人力资本强国和人才强国。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各层次人才甚至技术工人都很短缺,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明显不足,使得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掌控重大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远没有形成。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和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转变。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人才,就是我们能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把“人才优先”放到与自主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努力建设人才强国。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孤立的,发展人才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才的投入是最有效益的生产性投入等新观念,同时注意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相衔接,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的总量目标及其具体的数量指标,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增加到1.8亿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二、围绕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工业大而不强,包括企业不强、技术不强和产品不强。而这“三个不强”的背后是“两个不强”,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创新能力不强。

人才发展战略目标,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突出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要瞄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造就一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信息化的需要,强调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进信息化及其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围绕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强调培养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人才;适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强调培养金融、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人才;适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趋势的需要,强调培养新能源以及其他低碳技术方面的相关人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强调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人才等等。

三、既有定性的目标,也有定量的指标。确立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政府的一项承诺。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既有包容性和原则性较强、内含丰富的总体性目标,也有易检查、可评估、能考核的具体的定量指标。

比如在6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均有能体现人才素质结构变化、发展增长的具体指标,既鼓舞人心,又使这种目标有一定的约束力,在工作中成为切实可行的抓手。针对重点领域人才紧缺、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明确了大力开发17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具体指标,以及人力资本投入的总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指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具体指标等等。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