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 摄影/胡津南
网友:现在全国都在学习“八荣八耻”,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怎么样更好的学习,在实践运用当中,你有什么建议吗?
公方彬:我觉得“八荣八耻”提出以后,给我们社会提供一个完善自我整个社会导向的基本点。这个不在于我们说出什么,而在于我们做出什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和思想阐述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进入实践。如果不能进入实践,长期都在口号的层面,我想最后“ 八荣八耻”就成了符号。要使“八荣八耻”真正产生应有的作用、对中国崛起产生应有的作用的话,要在形成一个氛围以后,大家掌握“八荣八耻”内涵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做到掌握“八荣八耻”。
网友:您当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感受如何?
公方彬:“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授予中国青年最高的荣誉,我得到这个荣誉我非常的自豪。刚才讲到,其实授予荣誉是把一种社会的共有的道德价值观通过一个载体反映出来,根据我这个荣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在这个社会当中产生一个什么作用的问题。现在是多元的社会,我们这个社会对多元价值观应该说比较宽容,但是多元的社会肯定需要一个主流的精神,而这个主流的精神推动,一个方面就是借助社会的某些道德实践者来推进,也就是说,我和同样获得这个荣誉的人,我们是肩负了社会给我们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今后实践当中更好的自律、更好的修养,作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实行,这才是这次获得荣誉的最根本所在。
网友:您觉得对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是社会教育重要,还是道德自省更重要?
公方彬:两个都重要,但是有侧重。我觉得从认识本身,社会灌输很重要,社会通过教育帮助我们认识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提倡的道德指向在哪里。如果最后完善自我、真正能够修养起来的话,那恐怕道德自省更重要。这里涉及到我们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完善自己,如何通过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态发现。我相信,“八荣八耻”提出了一个道德自省的途径和内容。
网友:在“八荣八耻”的实践中,作为青年的优秀典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公方彬:毫无疑问,每个社会都要通过树立典型来作为鲜活的载体来表达这个社会在倡导什么。“五四青年奖章”揭示一个最本质的,大家都知道“五四”是中国社会最强音,到现在仍然走在完善民主、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借助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刻产生的思想来命名一个奖励,就反映了团中央和全国青年在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在青年当中确定什么价值观的问题。
胡锦涛动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在整个全民族当中倡导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面已经包含的五四奖章的内涵,五四奖章精神内涵已经和我们“八荣八耻”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了。
主持人:我们在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当中开设了一个讨论区,“您认为当代青年需要哪些精神”,网友发言非常热烈。您是怎么看的,您认为当代青年最应该具备的精神是哪些方面?
公方彬: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一个时代的精神,与一个民族发展有关。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在今天是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近代以来,中国还没有像今天给世界一个清新的形象,一个民族的活力是建立在每一个人的投入和支撑之上的。像现在青年所追求的那些精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向上、责任,这恐怕很重要,当然里面内涵是很丰富的,像“八荣八耻”对科学追求的问题等等,当一个人真正肩负起民族发展的责任,当肩负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当肩负了我对我亲人的责任以及我对我自己的责任的时候,思考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网友:当今部分青年已经丧失革命斗志,沉迷于泡吧、追星方面,没有人关系国家未来的命运了,对此您如何看的?
公方彬:这是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表面来看,是有这个网友提出的现象,似乎大家对心中崇高的感悟少了。如果深层来讲也不能这么简单的表达,因为每个人精神的表现不全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某一个细节,而是在一些更深层的、在关键点上展示出来的。就像八十年代初那场战争的时候,大家谈到有的战士在平时表现没有那样的精神,为什么到战场上敢于牺牲自我呢,那就是说一个人的对祖国感情的问题了,到了最关键点的时候,可以支撑起一个民族来的,这一点我们应该确信。当然,我们希望一个社会的精神最强音还是可以表达出来,社会现实部分人对神圣东西追求少了,但是我相信通过“八荣八耻”价值观的倡导,深印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是可以调动起来的,这恐怕是我们开展这个活动的意义价值所在。
网友:请您用一句话总结成长经验的教训。
公方彬:都喜欢用一句话,其实越是抽象的东西,离实际越远,鲜活的东西越少。但是也不是不可以说,如果总结我个人成长道路的话,大概两点可以显示出来。一个是最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我不太知道学习,这是我的教训。还有一点,也可以值得一说的,那就是在我知道不如别人的情况下,我还是能够执著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奋斗,不断的超越自我,这应该是我人生道德上值得欣慰的。
主持人:对这我们广大青少年来讲,也是很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最后我们请公老师再给我们广大的网友说几句,总结一下今天的聊天。另外给广大的青少年一些寄言,告诉青少年怎么样进行更好的自我修养塑造。
公方彬:应该说对每一个关心国防、关心军队、关心军人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如果说今天的交流做一个总结的话,我觉得这种交流是一个开始,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今天不是一个理论工作者严谨地和大家分析问题。因为,以理论工作者的严谨要求我今天讲的是很零乱的,但是从今天交流表明一点,就是真诚、坦率,我不能保证我今天讲的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保证都是发自内心的。有些内容,也不是某一个时间段所能够阐述清楚的,这需要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去感悟,这就是你刚才讲到修养的问题。我相信人生道德修养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
我们不能保证以前已经完善自我,但是我们保证我们已经努力完善自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人生就会变得辉煌。毕竟我们今天结合“八荣八耻”来谈修养,既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这个价值观,我想每一个人就应该借助此来反观自己,我的所作所为、我的理念信念、我的价值观是否与这个一致。因为每个青年人要保证自己的路走的更好,必须你的价值观和社会相一致,你这样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支持。
总体来讲,包括我,恐怕我们在时间道德当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能够确立更好的目标,我想每一个人的路越来越扎实、人生变得越来越美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公老师今天作客我们嘉宾聊天室,跟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关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关注“八荣八耻”在线访谈。谢谢大家。再见。
公方彬:《与青年谈成长》是我写资助学生心得汇集,之前《与青年谈人生》主要阐述人生修养的问题。我想结合“八荣八耻”谈青年成长的问题,涉及的应该是两个问题。“八荣八耻”提供一个普通民众应该坚持的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很好的落实“八 荣八耻”,很重要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我觉得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都是最根本的规范。所有的道德价值观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没有价值观的核心就是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八荣八耻”是给每个人提供道德的取向。而在这个问题真正落实于每一个民众当中,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就是讲到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前不久我到欧美访问的时候,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从欧美国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崛起,尤其经济的崛起,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世界。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还没有达到经济的影响力。现在世界上还有一种说法叫“中国威胁论”,我想解决“中国威胁论”需要两个方面:一个西方国家消除“冷战”思维、再一个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要与世界接轨。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还想进一步说两点,一个是什么支撑了核心价值观?什么决定了核心价值观?一是朴实的,二是民族的,三是正直的,四是崇高的,五是时代的。基于这个认识,我在《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平等、公正和互助。回过头讲,我讲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最本质、最恒久的一种道德支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修养的问题。作为一个青年人,要增强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要不断修养自己。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心中是有的,比如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等等,也就是人心美好的东西是有的,但是关键能不能调取,能不能落实到实践当中去。我想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我们现实社会最紧迫、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当我们有最核心的价值观支撑,就是真正落实胡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的话,我们想我们的和谐社会就会建立起来了,作为青年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就会自然而然建立起来。
主持人:您是军人,很多网友想到雷锋,问您觉得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雷锋精神有什么关系?
公方彬:一脉相承。我们“八荣八耻”总结了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的一代英模人物,尤其雷锋的道德价值观的体现了“八荣八耻”。当然雷锋精神内涵很丰富,今年3月4号我在两个媒体写了几篇文章谈的雷锋精神问题、解读雷锋精神和现在社会的共鸣点,我觉得雷锋精神内容很丰富,很好结合了中国文化民族的道德传统和共产党的道德价值观载体。但是离我们最近的是雷锋的互助的精神,就在他的身上反映了人性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是说,雷锋精神的友爱互助问题,自然就体现在“八荣八耻”的谈的互助的关系,这是完全一致的。现在“八荣八耻”能够把以往所有事件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网友:您是从死亡线上下来的人,您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深刻的体验吗?
公方彬:如果结合本人的实践,我想这是涉及到一个职业的问题。如果说社会每一个阶层的人,都有紧急避险权的话,就是遇到危险有逃避危险的权利,唯有军队这个群体是没有这个权利的。普遍而言,对社会的大众,倡导在关键时期为国、为社会作出牺牲,包括你的生命,但是这个只是道德倡导,不能强制作出牺牲,尤其是生命。军人不行,当上战场的时候,只要国家需要,只要命令下达的时候,明知前面是死亡,你仍要去。这个是军法军纪的约束问题,但是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被动的,被动的就是军法军纪要求你必须执行命令,前面是死亡,你必须服从死亡。另外一个是主动的,当我走上战场,我往前走意味着什么的时候,那种对祖国的感情就会产生出来,那个时候生命就不是自己的,是祖国的,祖国总是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候让一批人献出生命,作为一个军人,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必须在关键的时候,向祖国奉献生命,不是我们不珍惜生命,而是有时候就必须迫使一部分人为了更大的利益献出生命。所以,在上战场的时候和平时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表达生命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网友:当你面对牺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人,那个时候你是如何作出选择的?
公方彬:一个不珍惜亲情的人,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你让他有更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只有亲情才能奠基人性最主要的东西。上战场肯定首先想的是父母,但是想到父母,同时还有一些值得想到的东西,古来军人都讲到“忠孝不能两全”,这对军人来讲是很切身的。我是要考虑到父母养育之恩,但是更高的、更重大的价值来要求我们的时候,就是祖国要求我们的时候,这个时候,恐怕亲情只能让位于对祖国的感情。
网友:部队中的政治干部不需要冲到前线,只要在后方做一些政治思想工作就可以了。
网友:部队的政治干部在战争当中都是身先士卒的,请您谈谈吧。
公方彬:我想这是两个人对军队了解不了解的区别,前者对军队不甚了解,尤其对政治工作者是干什么的,不是太了解。从红军时期创立政治干部、政治工作,从制度建立了政治干部以后,这批人肩负的就比其他的干部总体上责任更大,因为就教育来讲,你要想影响别人,首先你是怎么做的。我们现在社会有一个不良现象,为什么群众有时候说教育者耍嘴皮子的,你总是让别人去奉献,而你实际在索取。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形象不高,重要原因是更多要求别人做,而不是自己身先士卒、自己去做。从我所了解来看,或者看一下我军的战争史,可以说政治干部牺牲比例很高,原因就是他必须要以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别人、引导别人,所以身先士卒是必然的,他的牺牲率比例会很高,事实情况是这样的。
网友:中国军人不仅要奉献,而且要无私奉献,这似乎已经达到了对圣人的要求,您如何看的?
公方彬:前面我谈到,彻底和绝对的奉献是没有的,但是相对高境界的奉献是存在的。不同层次、不同修养的人,奉献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从道德层面来讲,一个人反映三个层次:一是能够为感人的事情所感动,再高一个层次你的行为感动了别人,更高的是你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而感动。从这个层次划分来看,也就是无私奉献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解读。一般对普通的人来讲,我赋予社会,社会给我以服务,是相互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道德境界、精神要求很高的人,追求更高境界的人奉献意识就比较强,这一点从政治范畴之内,也可以从宗教信仰来看,我们可以这么说,道德的先行者都是牺牲者,并且是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无限的牺牲,包括生命。我们不讲太远的,就讲谭嗣同,戊戌变法的时候谭嗣同是可以逃命的,当时日本使馆就提出帮助谭嗣同逃出中国去。他说“我不走,各国变法都是留了血才成功的,中国没有因为变法而献身的,所以不发达,现在从我开始吧。”
一般来讲,普通人是避死求生,谭嗣同避生求死,这是一个信仰的层面,当一个人有了信仰以后,我觉得也是能够做到无私奉献的。不过普遍而言,不会要求普通的民众都会做到绝对的无私奉献,但是道德先行者可以做到无私奉献的,以我们革命战争年代来说就更多了,共产党的先行者、革命家,彻底献身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我觉得绝对奉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网友:当年是怎样荣获两次一等功的?
公方彬:每当谈到三次上战场、两次立一等功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肯定是在战场上立一等功。我立过两次一等功、四次三等功,我在战场上只立过三等功。两次一等功,第一次,是八十年代初对基层工作做了一个研究,作为一个普通干部,思考了我军的重大工作,当时给了我了荣誉称号。第二次,1999年军事科学院给我记了一等功,团中央给了五四奖章。这次是在理论研究上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我资助了很多名学生上学。因为我当兵几个月就上了战场,是带着勇气和豪气,在战场上表现也达到一个军人的基本要求,所以勇士谈不上,但是我履行的职责是问心无愧的,当时算是立了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