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思考
发表时间: 2009-05-21来源:

陈云川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达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高度关注。教育部门和办学机构加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在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利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外延式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关键时期。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更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引起国家和办学机构的高度重视。近两年来,教育部开展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已经开始在内涵上抓发展,但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可能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忧患。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忧患 

1、定位偏差影响国家教育体系运行效率 
       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各类别、各层次的教育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自负担起特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共同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适应各种需求的人才。只有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教育实现准确定位,才能确保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运转,各层次、各类教育也才有良好的生存空间。遗憾的是,由于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的教育类别之间的关系不明,缺乏互通路径,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存在着定位偏差的问题。 
       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下移。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实训教学,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又受到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挤压。近年来,我国本科教育逐步向研究型和应用型分化,大多数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本科。该类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几乎类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尽管这些院校身在本科之列,运行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但又受制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而难于使学生获得所谓的应用能力。因此,此类教育正处于一个探索和彷徨的历史时期。随着教育竞争和就业问题的加剧,地方性普通本科教育势必演变为高等职业教育类别。 
       站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宏观立场上,我们应该仔细分析、认真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趋势,实事求实地评估现有的教育资源,调整好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别的结构性布局,并通过整合现有学历性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教育体系中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有机、高效的整体。这样既可避免盲目扩张学历性职业院校的规模,也有利于地方性本科教育的改革探索,同时减少今后国家教育体系调整与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

2、创新缺失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现实状况,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出现创新缺失的倾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时,过分剥离理论性课程和课程的理论性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必要的基础。 
       实践性教学环境同样存在严重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但遗憾的是,现实的具体政策导向和评估体系,绝口不提实验和实习,仅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取而代之。事实上,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应有两个目的。其一,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是为实训,强调按标准准确操作的能力,给予学生的是“遵行”的思维;其二,培养学生创新运用现有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为实验,强调的是创新和改良操作及流程的能力,给予学生的是“创新”的思维。“实验”与“实训”仅一字之差,却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和有利创新的氛围及机制,更有赖于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中坚力量。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将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广泛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活动之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正是这些活动的骨干力量。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缺失创新,势必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影响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3、可持续性差影响高职教育的竞争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影响着其竞争实力。高等职业教育应使学生具备三种结构性能力,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这三种结构性能力分别为核心技能、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其中核心技能包括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包括组织、计划和创新的能力;包括了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跨岗位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应十分重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但实践中由于定位下移,许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给予学生的只是针对特定岗位的一线操作技能。这种情形,虽然提供了学生在特定岗位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受就业的遮蔽,我们却难以看到或视而不见其中的弊端。这些学生缺乏取得更好岗位和更高薪酬的能力,缺乏转岗和职业转化能力,不具备可持续潜力。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可持续性,决定了此类教育的可持续性。上述问题若得不到纠正,长期发展将会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各种教育类别中的竞争力。在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中的竞争力同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忧患的成因

1、我国缺乏职业教育传统 
       中国的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兴起为标志;20世纪90年代后,以众多高等职业学院的设立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的格局开始形成。我国规模化职业教育仅有20多年的历史,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职业教育传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差。
在缺乏职业教育传统的背景下,我国存在着职业教育实践积累不足、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知不够,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有待积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探索等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致使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控制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把握不够。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定位混乱,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的定位偏差。 
       由于缺乏职业教育经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未形成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左摇右摆,尚未探索并形成适合且稳定的培养方案。因此,在创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更缺乏创新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也不足。 
       职业教育传统的缺乏,导致社会意识中将就读高等职业院校视为考不起好大学,视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智商差、能力弱的“剩余”群体;由于缺乏职业教育传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与社会的需求脱节或适应不足。因此,学生、家长、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不正确的认知。受此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和协作难以建立,反过来又给职业教育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带来困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2、社会就业压力大 
       近些年来,受高校扩招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于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基本使命,在解决就业的大背景下,国家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明确规定为“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也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这个导向下,只要能就业,不管课程是否修完,不论能力是否达标,甚至不故学业是否完成,学校就将学生推向实习和就业市场。这种情况下,高职中职相互争夺就业市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再顾及人才培养规格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异,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下移。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根本无从谈起,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基本无暇顾及。 
       笔者并不因此否定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是将上述情形归结为对“就业”缺乏全面的理解。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仅仅将就业视为有单位接收,至于留用时间长短、岗位层次高低、首月薪金多少、未来发展后劲怎样,均未加以考虑。因此正确理解就业的内涵,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职业教育才能走出这个困境。
3、中职教育升格改造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缺乏职业教育传统的情况下,在短短十多年中建立起了庞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依靠的是原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具体来说,原有高等专科学校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力军,但更多的高等职业学院是由职工大学等改造,或由中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来。 
       中等职业教育升格后,其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课程体系、师资要求、教学条件、校园氛围等与过去完全不同,需要在办学内涵上加以改造,才能真正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现实情况却是,除少数过去条件较好的老中专实现成功转型外,大多数院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升格改造不足问题。沿袭过去的办学传统,很容易失去正确办学定位,也可能由于自身办学条件不足,无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社会环境的匹配,除了职业教育传统等因素外,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也是导致高等教育忧患的重要原因。如德国的双元制是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企业,由企业派出。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先到企业进行应聘,与企业签订劳动或者是培训合同,才能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职业教育入学机制是通过相关立法予以规定的,它是德国双元制的基础。我国曾有许多学校试图引进但均不成功,其关键就是缺乏此类法律保障的社会环境。

三、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忧患的对策

1、强化国家主导,构建良好环境 
       面对未来,我国应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长期战略,不失时机地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从国外的职业教育实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必须为保障其运行提供相应的宏观环境,它是国家主导的、以政策和法律为手段的国家行为。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要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其置于国家教育体系之中,考察其所属的教育类别和层次,通过准确把握其在各种教育类别和教育层次中的地位与功能,才能在实践中把握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需要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予以规定。 
       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国家应制定中学分流教育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初中生分流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包括部分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与中学分流制度配套,还应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衔接沟通制度。 
       此外,国家还要制定和运用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引导和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的职业教育模式。

2、加强推广与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广与宣传,特别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通过推广和宣传,让社会公众的观念,从就读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转变为自觉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地位,但功能不同的一类教育类别的认识。只有不断提高全体国民和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才能逐步培养我国的职业教育氛围,突破缺乏职业教育传统带来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 
       有了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加之国家构建了合理的教育体系,各类教育的互通将会极大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这些忧患就会逐渐在发展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3、合理规划,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由“三改一补”发展而来的,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其布局和结构还不够合理。 
       在高等职业教育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之际,国家既要抓好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示范性工程;又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遵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规律,通过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不失时机地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三改一补”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充分对源自职业大学、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院校进行升级改造。 
       尽快对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进行分级,建立类似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使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更趋合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 
       逐步考虑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改造,使之从学科型教育逐步改造为技术型教育,最终充当高等职业教育的排头兵。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定位的认识和改变是一个痛苦和难以决择的过程,但可以预言,未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家庭的成员。转变观念越快,越有利于此类院校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4、科学评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高 
       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估制度,从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两方面全面改进现行评估体系,从国家导向上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受行业和企业欢迎的技能性人才。 
       改进现行评估指标体系中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性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估内容,改进单纯强调操作性实训而忽视思维和创新性试验的不足,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改进人才培养评估方法,将机械的、刚性的评估改进为富有个性的柔性评估;将集中评估改进为不定期、不定次数的过程评估;将教育部门内部的封闭性评估改进为面向社会的开放性评估。评估方法的改进,目的在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切实发挥评估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效。

5、纳入产业集群规划,培养企业需求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在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布局纳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一方面,可以完善产业集群构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与产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在同一产业集群中,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共享教师和技术专家等人力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和实训条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实现企业需求与院校能力的对接,既给高职院校带来项目,又为企业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这将极大地提高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地需求意识,促进企业对院校的实际需求,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有助于高职教育找准定位,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开辟示范园区,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新机制 
       在经济发达地区,开辟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园区,通过国土、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将不同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引入园区。促进示范园区内高等教育院校之间加强协作,通过共享师资、共享课程、共享实验实训条件、互认学分等机制,形成集团化办学效应,提高园区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项目合作将企业引入学校的运作机制,最终形成工学结合的最高形式——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辟高等教育示范园区,是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新机制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况:陈云川,男,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管理学教授,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