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受访者期待当代青年弘扬拜年之礼
发表时间: 2012-02-10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指出,大家应通过拜年对家庭、社会关系进行更新、加强和重温,让关系更紧密。过年时大家都处在非常喜庆的状态,相互礼敬。平常可能有的矛盾、误会、隔阂,拜年时都会化解。

  “对不同对象拜年有不同的感情表达。”萧放说,比如对领导和同事,平常可能不会经常感激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那就该通过拜年表达一下,当然最好是单位团拜。对老师,过年时也应感谢培育之恩。对客户,也要感谢一下平常的互相协助。

  萧放说,现在社会功利性太强,很多人忽视了情感的东西,拜年目的性太强。比如有的人每年都给领导、同事拜年,而领导、同事一旦退休就不给拜了。群体中的人都是相互依存的,在拜年中得到情感温暖,感受生活的幸福,这才是根本。我们应倡导一些拜年形式,年前要有“辞年礼”,年后要有“拜年礼”,这对人际关系、家庭伦理都会是一个更新和缔造。

  拜年有什么作用?调查中,70.4%的人认为拜年是尊老敬长的传统伦理关系的体现;56.5%的人表示这是中国文化传统重视“礼”的体现。

  70.8%的人认为拜年可联络感情,维护人际关系;70.2%的人表示拜年是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50.8%的人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世故人情;46.5%的人觉得这是对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

  陈仓说,晚辈给长辈拜年还有很深刻的社会心理学意义。长辈对晚辈的爱往往如高山流水自然而然,会无意识地向下传递,而一些晚辈可能缺乏回报长辈的人性自觉。为了克服这一人性缺陷,我们的先哲设计了“敬老”规则,以风俗习惯补偿“爱幼”成本和精神损耗,促进人情良性循环。所以,拜年不但是提升亲情密切度的民间礼规,也是民间社会精神操练、人文教化、道德修养的自治活动。

    为何不少年轻人不重视拜年

  如今哪些人最重视拜年?调查中,38.0%的人选择“农村居民”,22.1%的人认为是“中小城镇居民”,“大城市居民”的选择比例最低,仅为11.6%。

  萧放说,中国传统在农村和中小城镇保存得更完整,乡村的人际联系比城市更紧密,人情味儿更浓。大城市里很多新建社区,邻里间的关系没真正建立起来。其实这是一种病态,会出现很多社会病。传统的守望相助的东西应该很好地传承。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邻里守望的需求。”萧放认为,我们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能给我们“治病”的“方子”。拜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果利用过年的时机把城市社区居民组织起来互相拜年,让大家互相熟悉,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不同年龄组中,67.2%的人认为“老人”最重视拜年,52.8%的人认为是“中年人”,24.6%的人表示是“小孩子”。“青年”的选择比例最低,仅为18.9%。同时,63.3%的人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不重视拜年,仅33.1%的人觉得年轻人重视拜年。

  张同冰认为,一个社会的发展和青年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年轻人因生存压力感觉非常累,他们的精神充满困惑和焦虑,对回报、感恩和礼节等不会太看重,甚至觉得过年花钱多是一种负担。我们应加强对青年的年文化教育,让他们传承年俗文化。

  调查显示,43.5%的人认为不少年轻人不重视拜年是因为“觉得那只是一个形式”。38.7%的人认为是因为“觉得没什么意义”。另有25.7%的人指出,年轻人缺乏回报他人的意识;18.0%的人认为是“不懂得礼数”。

  萧放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出在青年身上,而在于中老年人。青年长期缺乏教育和影响,认为拜年是俗套,没意思。青年真的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没经验。身体的经验和早期的情感记忆非常重要。青年没这个意识,就意识不到拜年的重要性。现在的教育也有问题,都在教怎么拿分数、找工作,都不教大家怎么做人。道德教育应通过传统节日去加强,通过细枝末节慢慢加强这种观念。

  萧放建议,我们应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让青年觉得依照传统仪式拜年是一种良风美俗,让大家觉得,“拜年是过年时必须做的仪式行为,不拜年是不合群、不懂礼的另类。”

  调查显示,72.3%的人期待当代青年弘扬拜年文化,其中23.8%的人表示“非常需要”。(记者 黄冲)

    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量突破300亿条,三大运营商相比去年均有所提高。2011年全国春节期间拜年短信近300亿条,2010年为230亿条。漫画:李晓宜

  文化学者陈仓指出,拜年的“元规则”是西周传承下来的“礼尚往来”与“来而不往非礼也”。晚辈给长辈拜年还有很深刻的社会心理学意义。长辈对晚辈的爱往往如高山流水自然而然,会无意识地向下传递,而一些晚辈可能缺乏回报长辈的人性自觉。为了克服这一人性缺陷,我们的先哲设计了“敬老”规则,以风俗习惯补偿“爱幼”成本和精神损耗,促进人情良性循环。所以,拜年不但是提升亲情密切度的民间礼规,也是民间社会精神操练、人文教化、道德修养的自治活动。

  拜年是过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很多人却在习以为常中忽略了它背后的意义。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题为“今年春节你给谁拜年了”的在线调查显示(1250人参加),77.2%的受访者认为拜年重要,其中22.1%的人认为“非常重要”。仅19.4%的人认为不重要。受访者中,70后占38.4%,80后占40.0%,90后占2.7%。

    民调显示排在首位的拜年方式是“短信”

  吃过年夜饭,南京“80后”青年小唐,开始给大家群发拜年短信,顺便也发给了一个表叔。表叔是小唐姨婆的儿子,由于不在一个城市,从没见过面。今年过年小唐去拜访姨婆时,姨婆把表叔的手机号给了小唐。

  没想到,过了5分钟,表叔打来电话,问他是谁。表叔今年60多岁了,不会用手机发短信,也很少收到拜年短信,对这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很重视。

  当时外面很吵,到处是鞭炮声。小唐扯着嗓子解释了半天,表叔才弄清他是谁,连连夸小唐懂事。他说,亲戚长时间不走动,都生疏了,收到小唐的短信非常感动。他还邀请小唐去家里玩,说年后要给他寄咸肉。

  表叔的话让小唐内心震动,“没想到随手发的一条拜年短信,竟能给表叔带来这么大的温暖。”他决定,明年过年,一定好好给表叔拜个年。

  大家今年都给谁拜了年?调查中,排名前三的是“家中长辈”、“亲戚朋友”和“家族长辈”,分别有76.5%、69.0%和56.3%的人选择。接下来还有同事(41.2%)、领导(39.0%)、老师(18.5%)、恩人(17.5%)、有业务往来的人(14.1%)。

  陕西作家、文化学者陈仓,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拜年是人之常情,也是互动交谊之道。拜年的“元规则”是西周传承下来的“礼尚往来”与“来而不往非礼也”。具体规则符合各种既定的伦理秩序——晚辈应主动给长辈拜年,年轻的先给年长的拜年,徒弟、学生先给师傅、老师拜年,部下先给上司拜年,领导先给广大群众拜年,在职同志先给退休老同志拜年。朋友、同学、同僚之间无所谓先后。凡是被拜了年的,应当迅速回拜,否则就是失礼。如果失礼、非礼,互动关系可能因此疏远或中止。

  调查显示,如今排在首位的拜年方式是“短信”(77.2%),其次是“登门”(76.1%),第三是“电话”(49.9%)。另外,23.2%的人通过“QQ、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拜年, 14.4%的人通过“团拜会”,11.8%的人是用“贺卡”。

  陈仓说,电话和短信拜年可以视为初步成型的新民俗。短信拜年的优点是适合远距离、大范围、简易迅速拜年,但互动效果远不如登门拜年和电话拜年。如果有条件,亲近的人最好借拜年之机聚会一下。

    70.4%的人认为拜年是尊老敬长的传统伦理关系的体现

  父亲去世后,北京某出版社编辑张同冰,每年大年三十都会去看望三叔,感觉三叔就像自己老父亲一样。今年他没回老家过年,除夕夜又太忙,一时没给三叔打电话。结果半夜12点,三叔打电话过来,说想着北京还有一个侄儿,都把老爸给忘了。“我一下子难受得差点儿哭了。我们可能觉得不拜年没什么,可老人家也许还在扳着指头想哪个外甥、侄儿还没打电话来呢。想到这儿,我简直太愧疚了!到了这个年纪,他们还在意什么呢?就是晚辈的一个祝福吧。年后一定要回老家看看三叔。”

  “拜年这个形式还是很重要的,即使是一条群发的短信。关系亲近的人,如果没发,对方多少都会有想法。”张同冰说。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