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因感冒后注射了过多的连霉素,杜在新一岁的儿子姚登峰永远失去听力。权威诊断表明,即使是115分贝的声音,她儿子的双耳也没有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击,杜在新悲痛欲绝,一度重病缠身。
但她最终没有被灾难击倒,她放弃生二胎的机会,一心一意要帮儿子康复。她不顾医生“听力太差,训练不会有效果”的宣判,每天坚持对儿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教他发音说话,引导他走出无声的世界。经过10多年的反复训练,姚登峰终于从一个依靠手势与人交流的聋哑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借助助听器进行正常听说的“健全人”。
儿子学会说话后,杜在新把他送进学堂,刚开始很艰难,第一次考试仅得26分。但她没有放弃,鼓励、辅导、循循善诱,使他的学业逐步走上正轨,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并于1998年参加高考。就在她认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儿子却再受重创:他被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后退档了,理由是一个聋人怎么可能读大学?她费尽周折,在残联等部门帮助下,将儿子送进了湖北民院。
面对再次的打击,杜在新依然没有低头,她鼓励儿子重整旗鼓,考北大的研究生。儿子非常争气,大学四年,他的高等数学、专业英语等多门功课居全系第1名。2002年,在导师的鼓励下,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统考,以超过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线70多分的成绩,顺利被北大录取!
这位优秀的母亲,在护送聋儿考上北大后,与儿子合著了纪实文学《登峰,从无声世界走来的北大学子》,于去年4月底出版发行,成为激励残疾人勇攀高峰的读本。杜在新还受邀到省听力康复中心讲课,为千万个聋儿母亲传授经验……
手记:
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世界
爱可以创造奇迹,在所有的爱中,尤以母爱最为坚韧、无私。她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无怨无悔的奉献,将一个个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昨日,由省残联、省妇联举办,本报参与的全省“十大爱心残疾人妈妈”评选揭晓,除了杜在新,我们还看到许多让人敬佩的母亲的身影:襄樊市致远中学的退休教师王华革,将智商仅32的重度智残儿子,培养成了特奥乒乓球冠军;荆州市石首东升镇的残疾人母亲徐菊英,不折不挠报案、调查、上访,揪出了强暴自己智障、瘫痪女儿的两名暴徒;随州市的残疾人母亲徐太清,为了照顾两个精神病儿子吃饭,自己几乎顿顿吃的都是冷饭……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世界。感谢这10位平凡的女人,她们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懂得什么是母亲。
母亲节,愿天下母亲都幸福。(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 王孝武 特约记者 刘春斌 通讯员 高文奇 实习生 张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