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处珠江三角洲,是国家的中大,更是广东的中大。近年来
发表时间: 2009-05-08来源:
   一、浙江大学在科技服务经济转型工作中的基本思路

    1、不断强化科技服务的“三个理念”

    理念一:“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就是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勉力作出一流贡献的过程。对研究型大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既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理念二:“高水平、强辐射”。坚持三个结合,把国家战略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与区域创新服务任务紧密结合,把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企业创新主体紧密结合。

    理念三:“顶天立地,天地互动”。坚持四个统一,学术卓越(知识创新)与技术超群(技术创新)的统一,科学探索与技术解决方案创新的统一,国家目标与区域需求的统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统一。

    2、不断实现科技服务的“四个转变”

    科技服务目标的转变。从为单一企业服务为主向战略产业与区域特色产业转变,从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主向经济发展与公益事业并重转变。

    科技服务方式的转变。从应答性的技术服务向主动性的“顶层设计”服务转变,从学科性的小团队服务向交叉集成创新服务群体转变。

    科技服务机制的转变。从点对点服务向集聚性的创新联盟、创新服务平台转变,从产学研结合向政产学金介(中介)资源一体化整合服务转变。

    科技服务途径的转变。从技术输出为主向技术输出与科技孵化培育并重转变,从转移科技成果为主向科技成果及其人才输送服务并重转变。

    3、不断推进科技服务的“五个抓手”

    制订“人尽其才”的科技服务政策。以人为本推进人事分类管理政策,制订应用开发类人才的考核和升职聘岗政策、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

    组织“成千上万”的科技服务队伍。已在校内组织了事业和项目聘用的开发与服务人才超千人,正在校内外建设的创新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等组织科技转化及服务人才上万人。

    构筑“引领支撑”的创新服务平台。在政府支持与共同努力下,建设面向产业的创新联盟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面向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实验示范区。

    凝练“天地互动”的重大创新项目。把国家重大项目及成果主动落到地方,把地方重大需求与国家目标主动对接。

    编织“天南地北”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已建25个),与国内外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法律、知识产权、产权交易所等科技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二、浙江大学科技服务经济转型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做好科技工作,服务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任务。从1999年到现在,我校已在全国1万多家企业实施了约30000项科技服务合同项目,平均每年与企业签订科技服务合同3000多项。

    从2008年11月至今,我校组织了100个国家、省部和校级科研机构的上100个创新服务团队,为20多个地县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国各地3000多家企业共组织实施4500多项科技转化项目,向300多家企业以成本价或优惠价转让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同时开展了大量的转型升级研讨培训服务工作,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转型升级研讨会40多次,参加培训的干部和企业高管等参与人次达6000多人;组织举办了20多期企业总裁级培训班,培训企业老板、总裁及高管2000多人;在全国各地举办了120多期科技培训班,培训企业技术骨干7000多人。

    在浙江,近半年我校向浙江各地派遣的创新服务团队就达70多支,仅农村地区就有27支,派遣科技服务挂职干部60多人,举行的各种大中型科技对接活动120多次,与浙江省企业新签订的技术合同就达到900多项,预期为企业增加产值120亿元、增加经济效益20亿元。

    下面,介绍浙江大学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几种工作模式:

    构筑政产学研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我校在战略布局上形成了“立足浙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大格局。在战略实施上,学校先后与浙江省内11个地级市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与义乌、余姚、慈溪、诸暨等经济强县市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密切合作关系。与江西省、山东省签订了全面或科技合作协议,与贵州省遵义市、辽宁省沈阳市、广西南宁市等地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05年,学校组建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委员会,将全校有关部门、学院及直属单位纳入委员会工作体系。学校在省内外各地建立技术转移中心24个;合作服务中心13个。在浙江省,在浙江省由政府设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每年达1.39亿元。与长三角地区,2006至2008年的科技合作项目达7652项,技术合同经费15.2亿元。据《2007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统计,我校输出技术成交经费总额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典型的也是成功的案例,是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区(点)。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湖州新农村示范区走出了一条社会服务和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探索了一整套社会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两年多来,市校双方围绕“1381”行动计划,强化合作举措,突出需求重点,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长兴)、南太湖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一批重要合作平台,完成签约项目400余项,建成规模化核心示范基地6个。有力推动了湖州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社会的和谐进步。同时,也日益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学校推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注入了动力,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了办学水平。

    在湖州市省级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学校与浙江龙泉、象山以及贵州湄潭等地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如在浙江龙泉,2007年,双方已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11个,启动科研合作项目40多个,2008年新签市校合作项目69个;获省科技厅发文立项的项目18项,其中列入省重大项目4项,争取到科技资金639万元。同时,还成功组织申报获批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项目和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项目。

    构筑现代农业技术主导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核心是以“一个首席专家示范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的农业现代技术推广模式,它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推广两张皮”和“技术到位率”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同时,它有效地吸引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民间资本向农业的投入,使得“资本”与“知识”最大化结合,从客观上起到了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作用。

    2006年,浙大成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地区,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立市校合作大平台,下派首席专家。目前已在省内湖州、龙泉、象山、桐庐、嘉兴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正逐步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省11个地市和特色农业县市,并与地方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有效嫁接,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浙大为此成立了农业推广委员会,统筹协调合作推广中的重大事项,成立了中国高校首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立8个推广团队和数十人的首席专家。

    构筑面向区域特色产业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学校充分意识到,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此,浙江大学在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向工业和其他行业领域延伸,首次开展面向区域特色产业进行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简称“ 科特派”)试点工作,作为浙江大学响应浙江省科技厅开展“科技帮扶促调行动”的具体实践。

    在“ 科特派”试点工作中,学校围绕浙江省委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学校面向诸暨市、武义县、安吉县等地行业发展需求,派出了团队科技特派员,按照“五个一”的工作目标(承担和实施一批事关产业发展和提升的科技研发项目,提供一份产业发展报告,举办一系列科技讲座,联合申报一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培养带动一支科技创新队伍)开展工作,确保项目实施的主体、内容、经费的“三落实”。 “科特派”在团队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专题调研,集成技术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内涵。

    2008年5月至今,已有面向(湖州)安吉生物医药行业、诸暨环保行业、武义机械行业、诸暨珍珠行业的三个“ 科特派”团队开始投入工作。

    三、浙江大学科技服务经济转型下一步行动计划

    1、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落地

    我校不同程度地参与了9个民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了国家支撑科技计划项目课题50多个、973牵头计划11项、863课题300多项(近四年),不断催生原始创新与技术集成的新成果。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具有“时限长期性、投入巨大性、领域排他性”的特点,对区域产业发展引领性和产业/行业生长点的重新布局,具有战略意义和支撑效应。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以及《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和参与承担的50多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我校主动与全国各地100多家龙头和科技型企业合作或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攻关进程,推进科技成果转移。

    2、围绕振兴产业开展科技支撑服务

    紧扣重点振兴产业,共建创新服务平台。我校已经承担和参与了15个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如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作为现代服务业联盟发起单位,我校建设4个层次(网络/服务器/核心及核外服务)共性服务核心软件平台体系,形成1+5核心支撑平台,在7个行业领域实施39个应用示范。承担了《服务基础技术研究》、《数字医疗科技支撑平台研究》等一批重大国家项目,以电子服务及模式创新为重点,在全球小商品产业集聚区建立义乌全球网,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电子商贸,与美国道富合作建立遍布世界各金融交易场所的软件系统。

    围绕重点振兴产业,组织创新服务团队。如纺织产业:组织了数码纺织装备创新服务团队,已向全国3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培训及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服务,并建设数码纺织园。医药产业:组织了中药现代化及装备和再生医学工程创新服务团队,中药现代化及装备团队已与全国3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技术及产品开发服务。

    围绕产业集群,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我校为了加快向全国输出创新成果的服务机构,2008年10月被科技部授予首批示范转移机构,11月被科技部授予全国20家先进服务机构之一。围绕各地转型升级,我校将参照欧洲创新驿站建设模式,建设国际化的技术转移分支服务网络。近半年在遭遇金融风波较重区域,我校在义乌、慈溪、嵊州、苏州、长沙等地新建了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至此我校已在全国建立了24个技术转移机构,在全浙江实现了2小时内企业现场科技对接服务。

  3.谋划紧密结合区域经济需求的科研战略

    在浙江省实施“科技兴海,港航强省”战略中,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与浙江省舟山市政府共同推进“海上浙江”、“科技兴海、港航强省”战略的落地。在发展浙江大学的海洋学科的同时,将各大科学计划项目和相关平台建设的资源聚焦到双方的合作项目上,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抓紧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组织大团队、攻坚大项目、贡献大成果,包括建设海洋科技与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建设力度,谋划成立浙江大学海洋系,启动建设“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二所、浙江海洋学院、舟山市政府、省港航局合作,建立“海上浙江”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建浙江海洋研究院,打造国家海洋重点科研基地。

    4.建立适应地方工业发展的校内科研体系

    推进“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将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工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工业技术转移与推广中心、工业技术发展规划与咨询中心、高中级工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区域工业国际化技术转移服务研发基地,集聚各类高中级专业科技开发与推广队伍达到2000人,建设重大装备、光电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生物制药及装备、先进节能、智能绿色建筑、文化创意产业等10个以上转型升级急需的创新平台,建设30个以上工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成为长三角和我国工业经济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