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小学自编教材设川剧课 《静夜思》成素材
发表时间: 2011-10-12来源:

 

 

            四年级的廖纯英下课后还缠着冯老师学川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能想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用川剧唱腔唱出来是什么味道吗?昨天,记者在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发现,小学生唱出川剧版的唐诗居然也是韵味十足。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唱戏

    上午第三节正好是该校四年级1班的音乐课,走上讲台的不是年轻音乐老师,而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李白的《静夜思》,还标上高低、停顿的符号,然后便用川剧的腔调悠扬婉转地唱起来。台下的孩子们也跟着她一句一句,抑扬顿挫地学唱,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被他们唱出另一番风味。

    驿都实验学校每周都要上一节这样的川剧课,课堂上,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本名为《学川剧》的校本教材,上面除了介绍川剧的各种知识,还精心改编16首人们熟悉的古诗,例如用川剧高腔曲牌《新水令》改编了《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江雪》等经典唐诗,而《锄禾》、《凉州词》、《枫桥夜泊》等改编成川剧弹戏。

    从这学期起,驿都实验学校将川剧课列入课程表,成为3-6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教学生们唱川剧的这位婆婆就是白市驿镇川剧协会的冯光霖,她被学校特聘为川剧教师,每天要为三个班级的学生上一节川剧课。

    老人想让孩子传承川剧

    冯光霖曾在巴南区川剧学校任过教,教起学生来很有一套方法,她说:“孩子们大多喜欢唱歌,因此也不会排斥唱川剧,只要引进门了,进步都很快。”

    每周要给14个班的学生上川剧课,平均每天至少要上三节课,这对于65岁的冯光霖老人来说工作量确实有点大,但她仍然很有激情地坚持每天到校上课。“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会唱川剧了,眼看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失传,趁我们现在还有点精力,就要教孩子们学一点,将川剧艺术传承下去。”

    川剧唱唐诗学生很喜欢

    “以前的老川剧戏目,孩子们都听不大懂,现在我们把唐诗改编进来,川剧一下变得很能吸引学生。”驿都实验学校校长王小龙说,学校以前也曾经开过川剧兴趣班,但那些老川剧中讲的故事很难让小学生理解,因此大家学习的兴趣也不大。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好这门川剧课,今年暑假里,王小龙请白市驿镇川剧协会组织专家来编写了校本教材,试着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都编成川剧来唱。

    四年级1班的刘渝同学说,像《静夜思》、《锄禾》这些古诗,她上幼儿园就会背了,从来没有想到可以唱出来。“学了川剧之后,我还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也说好听。”

    下课的时候,四年级3班的廖纯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还要缠着冯老师指点她唱得对不对。(记者 汤寒锋)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