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赵仁伟、王思海)北京市2011年“小升初”政策近日出台,再次强调“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然而,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仍然在择校的路上奔忙,但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选择一所“好初中”。
择校风为何盛行?家长为何疲于奔命?北京市小学生家长翟先生日前接受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诉说了他的痛苦经历和纠结心态。以下是他的自述。
“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是择校风盛行的根源”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如今“小升初”的压力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择校。家长为什么想尽办法择校呢?你看,我手上有一份从网上下载来的北京市初中学校排名,有全市的重点初中排名,也有各区的初中排名,家长们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去挤。
让我不解的是,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学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因为有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进而对学校排名,才导致学校未能真正均衡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学校越来越好,有的学校越来越差,因而择校风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方式。拿“点招”来说,一些名校初中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科竞赛获奖的尖子生定点录取,由于这些学生可以提高学校升学率,有利于学校提升品牌,根本不需要家长去找学校,而是学校主动来找学生。
特长生也是如此,可以提升学校声誉,又叫“牌子生”,所以受到青睐。另外,孩子成绩虽然一般,只要家长有关系、肯花钱,也可以进入名校——交上几万元的赞助费就行。
“择校方式五花八门,学生家长无所适从”
我儿子马上小学毕业,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因为我在想尽办法择校!
我孩子所在小学是北京市级重点小学,而要想进一所重点初中,难度相当大,感觉比我当年考大学还难。尽管国家不允许择校,但作为家长,实在是被逼无奈。现在高考升学率提高了,升学压力通过中考向中小学层层传递,“小升初”成了“重灾区”。
我的家住在北三环一座立交桥附近,划片的学校名声很差,我不愿意让孩子上。我妻子所在外企与一所市级重点小学是共建单位,孩子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进了这所小学,还交了3万元赞助费。我家离这所小学单程10公里,每天必须6点半起床,尽管孩子与家长都很辛苦,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是认了。
从五年级开始,我儿子每周六下午在一家重点初中的“占坑班”参加培训,每学期交1000元。“占坑班”也是政府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但从来是屡禁不止。所谓“占坑班”就是在重点初中占一个“小升初”的考试名额,许多孩子是从三年级就开始“占坑”了。交了钱报了名,还必须每周去上课。
由于奥数成绩不好,我儿子失去了“点招”的资格。最让我失望的是,半个月前“占坑班”的录取考试也没通过。我们想去的那所重点中学,大概有20个“占坑班”即1000名学生想“挤”进去,可最终听说只录取了30名学生。我儿子成绩很优秀,但考试成绩不公开,也不知道学校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录取。
有关“特长生”政策也让人哭笑不得。我儿子曾经获得科技英语大赛全市一等奖,这在2010年就算特长生,但2011年不算特长生了,你说我们冤不冤?
现在我儿子准备走“推优生”这条路,他是连续三年的三好学生,但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还是没有把握。如果“推优”不成,就只能走“共建生”这条路,然而我们夫妻俩的单位不是这所重点初中的共建单位,所以还要找各种关系,争取拿到一个“共建生”考试资格,这又要花不少钱,而这是最后一条路了。我们对最后的电脑派位录取不抱希望,因为那样进入重点初中,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