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
发表时间: 2010-04-09来源:

      针对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强制与纪律,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教育工作者尝试运用激励的手段进行教育,逐渐提出了激励教育的主张。九十年代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教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逐渐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手段上升成为一种教育理念。

      激励教育基于心理学与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本质就是一种强化,通过刺激物的出现引起客体心理的变化,从而达到对客体某种行为的强化和养成。问题是,教育与管理虽然有联系,但二者不在一个层面和范畴内。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这一最高目标,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合理,就要看其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教育也不例外。激励是否具有教育价值,就在于激励能否以及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主体意识的形成,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赋予人以主体意识。只有具有主体意识,个体才能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激励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与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不同,激励教育的切入点是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提高其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遏制其不正当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动机可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引发,而内部动机则是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人的一切行动都需要一定的动机来推动,外部动机并非没有价值,例如用一定的强迫手段校正儿童的不良习惯是早期教育惯常的做法,这不是问题,但如果儿童始终不认同这一做法,这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者需要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将教育者的正确要求转化为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才是教育。显而易见,与外部动机相比,内部动机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它无疑更重要、更有价值,也更具有教育学意义。

      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较低,需要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激励,激发儿童的外部动机并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儿童才能获得发展,对儿童来说,推动其发展的主要是外部动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其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逐渐有了主体意识的参与,对来自外部的激励,儿童开始进行反思,逐渐具有批判性。因此,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与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一方面,个体经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不断形成自我意识,这是内部动机激发的前提;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不断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内部动机,也推动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渐确立其主体性。

      激励一般被理解为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激励,教师是激励的发出者,学生是激励的对象。这就需要探讨两个问题:其一,即便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广义的教育,也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教育不能代替学生的生活,那么,在教育力所不能及之处,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其二,教师的激励未必都是正确的,这可能是社会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个人素质的问题,这时候如何保证学生的内部动机的正确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参与,人的活动并非是给什么样的刺激,就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而自我意识的培养则依靠教育。所以,教育应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使其能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育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实现自主教育,培养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越来越依赖于老师,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发展,激励教育也是如此。单靠教育者的外部激励不足以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要让儿童认同教育者的外部激励,并自觉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这一需要进行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激发和维持正确的内部动机。所以,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激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者的外部激励,逐步形成受教育者内部激励(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励教育基于尊重。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传统文化和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所得到的尊重是不充分和不全面的,现代教育应是“尊重的教育”,现代师生关系应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要使学生有羞恶之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自尊,只有自尊才能自重和自主,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激励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而主体意识的培养基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培养自尊是激励教育的前提。尊重不是无原则的放任与一味的压制,不是抽象地强调以儿童为本,它是一种教育智慧,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自觉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激励教育重在立志。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确立和坚守正确的志向,保持独立的人格。激励不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激励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抱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规划,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不断在学习中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让学生消极适应教师与社会的要求,养成学生对教师外部激励的依赖。所以,激励教育重在立志。大凡优秀的学生,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志向,其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都比较高,原因就在于他们能自觉地用“志”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激发并维持其内部动机。

      就学校来说,开展激励教育,首先应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以励志为核心,提升校园环境的人文性,并通过组织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逐步形成一个阳光积极的富有青春激情的校风,从而为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的形成打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其次,要建设一支具有激励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激励教育的具体承载者是教师,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的前提是激励教师,教师也应具有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以实现专业自主发展,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这是激励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第三,要以课堂为中心推进激励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激励教育不能离开课堂,教师应将激励的教育理念、方法融合与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所以,激励教育不在教学工作之外,而应有机结合于教学之中,这样的激励教育才有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心智、完整的人格、和谐的身心、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儿童才是教育视域中的“人”。 (潘永兴 东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