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河中心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纪实之二
发表时间: 2009-04-20来源:
栗乡教育谱写和谐曲

――麻城市盐田河中心学校创建“和谐校园”记实之二

    【和谐中国网hxzg.org湖北报道(关求武 夏豫璋)】在全国“板栗之乡”的麻城市盐田河镇,还有一个同她一样响亮的品牌,那就是盐田河教育。从这里走出的人才遍布神洲大地:有7名国家部级干部和部队军以上指挥人才,23名国内知名企业高层管理干部,82名高等院校教授和校级领导。承担栗乡教育的盐田河中心学校近年来,不负全镇人民重托,保持传统、求真务实、克难奋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麻城山区基础教育一颗璀灿的明珠。

    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和谐。从2002年开始,中心学校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落实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覆盖面达100%。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全镇1849名“留守学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享受到优质周到的服务,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期成人成才。真情关爱每位教师,拿到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也是盐田河教育以人为本的一大特色。中心学校每年在解决教师住房、生活及子女家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多种途径,使教师安心执教,乐于奉献。

    用高尚的师德奠定和谐。中心学校271名教师分布在全镇21所中小学(教学点)。艰苦的大山环境炼就他(她)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爱岗之心。惠兰山村小学林祖义身兼三职:校长、科任老师、全职保姆,每天既要上课,还要给三十多个孩子烧水煮饭,遇到自己生病只能挂着吊瓶给孩子们上课,还要护送孩子们回家,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像这样单人单校,盐田河有7处。中心小学女教师罗素文十多年来,每年家里都有一个“编外女儿”,这都是她每年救助的一名贫困生,且一直将“女儿”资助到高中毕业。盐田河就是靠这样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支撑着教育事业。中心学校每年出台的《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是全镇教师工作准则。每年树立的6名师德标兵是全镇教师的学习楷模,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激励着全镇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是栗乡教育和谐发展的牢固基础。

    用科学的管理构建和谐。中心学校坚持领导工作一线制: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思想在一线推广,记载在一线落实。通过《教师量化考核制度》,把教师的“德、能、勤、绩”分成四块十一个小项进行量化管理。每天由值班行政人员全面看你横行到检查打分,结果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总结。此外还制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后勤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争创2009年黄冈市示范学校创造有利条件。

    用过硬的质量促进和谐。为了向全镇父老乡亲交纳一份满意答卷。中心学校每年推出四大硬招,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新课标;二是注重课改教研,优化教学手段;三是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各项制度;四是加大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同时,在教师中开展“三个提倡”,即提倡新老教师互帮互教;提倡优质课大比武;提倡运用先进信息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辛劳就有丰硕的结果,全镇各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提升。2008年中考,被黄高录取6人,一中正线录取37人,500分以上84人。当年全国高考,该校的毕业生过一本线20人。夏素嫚被黄高保送上北大,罗圣洁被黄高保送上人大。

    用周到的服务保证和谐。中心学校近几年推行的“三抓促三保”模式(即抓后期保障,促生活舒适;抓安全管理,促和谐校园;抓行为规范,促健康成长),赢得社会的赞誉。为适应山区教育发展的形势,两年来集并13所偏远村小,组建三星、界岭两所全寄宿制、保育学校,消危4000多平方米,已实施的“两改一建”项目,大大促进了后勤保障,连续两年的合格学校创建,为全镇树立了办学榜样。

    “人民满意”是教育和谐的具体体现。盐田河中心学校2007年被麻城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8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服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过硬的教学质量,建立周到的服务机制,才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来源:和谐中国网hxzg.org)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