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忠华
4月20日,山西太原。朵朵白云在蓝天上游弋,东西两山的树木清晰可见。
“太原的空气真是一天比一天好,”经常来山西出差的浙江商人雪松不无感慨地说。在他的印象里,仅仅还就在几年前,蓝天白云对山西来说还算得上“稀罕物”呢!
同这位外地人的感觉一样,越来越多的山西人更是直接感受到了所处环境的变化:蓝天白云的日子在增多,星星月亮又闪烁夜空,浅色衣服又出现在大街小巷……
环保部门发布的信息也在印证着这些变化。2008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二级以上天数累计达3679天,平均达3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提前实现了全省制定的“十一五”目标。
而更令人振奋的,是污染大省山西一举摘掉了戴了四五年之久的污染“黑帽”,曾一度连续3年位列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前三甲”的阳泉、临汾和大同三城市,相继退出了靠后的排序。到2008年底,除大同外,全国倒数35位以后已没有山西的重点城市。在“帽子”摘掉的同时,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让山西自豪了一阵子:包括临汾、阳泉在内的8个省辖市和35个县市区首次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结束了有统计以来山西城市没有二级空气质量的历史。
记者来山西工作10年,见证了山西污染和治污的全过程。回首山西的环保“突围”之路,在勇摘污染“黑帽”的背后,蕴含了太多、太丰富的内容。
在“黑帽”摘掉的背后,作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山西的摘帽之路着实不易,成果值得肯定。2003年,山西大气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倒数第一,白天少有蓝天白云,黑夜少有月亮星星,浅色衣服穿不了一天就脏得不行。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仅为1495天,平均136天,最少的阳泉市仅有56天,所有城市空气质量全部劣于国家三级标准。
从2003年到2005年,临汾、阳泉、大同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考核中,分别排名倒数第一、第二、第三,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黑三甲”。以下这一组“黑”数据,或许能说明山西治污必须面对的困境:全省烟尘粉尘排放量全国第一,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全国第一,危险废物排放量也是全国第一……
如今,除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外,在国家考核的9个国控省界断面中,有8个断面水质提前达到国家“十一五”考核目标,山西一举扭转了水恶化的趋势;二氧化硫减排量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97.8%,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累计完成目标的55.3%,两项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其中二氧化硫减排名列全国前茅。
在“黑帽”摘掉的背后,是山西正视困难、直面矛盾的信心和勇气,是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在对待污染的问题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没有回避,毅然将“山西是全国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中的“之一”划掉,直面山西是“全国污染最严重地区”的现实。山西省坚决提出绝不要污染的GDP,绝不要黑色的GDP!
从政绩考核,到行政问责;从法规制定,到铁腕推进,山西铺开了一张治理污染的“绿色天网”。
在“黑帽”摘掉的背后,是山西以大无畏的胆量和气派、以铁腕打击环境违法的霹雳行动。面对严酷的现实,山西觉醒了,他们高举科学发展的利剑,开始向污染宣战。治污,成为全省各级、各地的统一意志和行动。孝义市因违法建设污染严重,首当其冲被山西省环保局实施限批,开启全国“区域限批”先河;几家知名的国企、外企和私企因环境问题被点名批评,接受整改;全国百强县河津、孝义,因污染问题被暂缓表彰;运城因环保问题一次处理了36名官员,创出了全国之“最”。为改变环保“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山西省首创“环保统一战线”。环保部门先后与银行、铁路、电力、公安等14个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20多项制度,对污染企业实施“停贷、停运、停电”等措施,一改过去环保执法手段软弱、孤军奋战、执行力差的局面。以上仅是山西治理污染的几个片段,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山西的环境质量,正是在这些强有力的环保执法中,一点点在改善。
在“黑帽”摘掉的背后,是全省各界和干部群众治污士气和信心的提升,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功。山西的治污之路还很漫长,问题很多、困难重重。
山西甩掉了全国污染之最的“黑帽”,污染“黑名片”也正在被改写。但由于历史、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和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山西环境污染程度之重,由污染、生态等问题造成的问题和矛盾仍相当突出,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山西应乘“摘帽之勇”,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山西发展要“绿”,去污增“绿”,“绿”以惠民。当前,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山西省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之一。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污染“黑帽”已然摘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目标山西也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