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均提出了培育、发展、健全基层社会组织的重任,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居委会和村委会是我国已经全面实行自治的社会自治组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作为居委会这样的社会自治组织,还必须要由方方面面构成的社会自治组织体系相配套,才可能把各方面的自治工作真正做好、做实。
怎样培育、发展、健全社会组织呢?以下总结了三条路径,觉得既贴近实际,又切实可行。
1、自发——引导型路径。
人们只要稍加留心,每个社区内的自发社会组织是很多的。这些自发的社会组织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健康发展?还是走向歧途?常常仅在于一念之差。居委会的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必须十分留意,不断地把自发的社会组织和团队纳入到视线之中,并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
一个新社区成长后,要不了多长时间,人们就可以看到清晨时总有三、五人,七、八人汇集在一起打太极拳、做练功十八法、舞木兰拳等。开始时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固定的人数,渐渐地大家就相约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热心社会事务的人们还自费买来录音机、录音带,更增加了社会组织的凝聚力。
此时此刻,居委会就应当参与其中积极引导,会同物业公司为活动场所接上电源,以免录音机使用干电池费用太高。这些以娱乐、健身为目标的社会组织进而配上扇子、舞剑等道具,再统一功夫服装,学习的内容和品种也逐步增加,参加演出时,再化妆一番……一支像模像样的文化团队就健康地成长起来了。
反之,如果没有这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开始四人聚集在一家搓麻将,以后还有四个观看者再摆一桌。为寻求刺激,从三、五元的小来来,到三十、五十元的中来来,以至发展到三百、五百元的大来来。其结果是从开始还算是一项正常的娱乐活动,就演变成了一个赌窝。
自发——引导型路径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一开始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群众所喜爱。如果再加以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并提供更多的交流、表演舞台,社区文明、祥和、进取、向上的氛围是容易成长起来的。
2、需求——扶持型路径。
一个社区、特别是新成长的社区,不同类型的居民有着各异的需求,但苦于平时彼此交流不多,缺乏了解,难以形成共识的队伍。此时此刻,居委会则可以深入调查,发出各种需求征询表,把有共识的人群组织起来。诸如书法爱好者、绘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交谊舞爱好者、音乐爱好者等等。然后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资源,或者聘请社会上的专家、高手任教,即可把居民各异的需求变成现实,一支支特色社区的社会组织就成长起来了。其中的佼佼者还可以在社会的更大范围进行整合,组织更高水平的“准专业”队伍,草窝窝里则完全可以飞出金凤凰来。
3、矛盾——化解型路径。
社区免不了有形形色色的矛盾。这之中有的是偶发性、单次性的,作为个案可以一次性加以解决。但有一些则是群体性的、多发性的。就事论事地单个解决,不仅费时、费事,而且效果不佳。比如说,小区养宠物狗就是这类事件。
狗有亲近人类、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帮助一些空巢老人摆脱孤独,有它的积极作用。但是,狗又有传播烈性传染病,惊吓、伤害他人,影响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是引起社区群体对立的一对矛盾。为了达到化解矛盾扬利驱弊的目的,成立宠物俱乐部的社会组织应是一个积极的办法。这类社会组织是通过养宠物者的自律组织,由他们制定出自律性的公约和章程,以实现科学养宠物、文明养宠物的自律行动,来争取不养宠物者的理解,进而转入同情和支持。
类似的矛盾——化解型社会组织,还有社区的法律志愿者组织,日防、夜防志愿者队伍组织,环保卫生组织、护绿组织等等。他们多是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的模范行动,充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使社区的文明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以上三条路径,社区的社会组织就可以逐步形成广覆盖的体系,把居委会的自治建设建筑在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扎实根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