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芳——纸间的舞者
发表时间: 2009-05-06来源:

中国教育报刊社 李忠芳

 

李忠芳

 

      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之中显伟大。身居幕后心无悔,传媒底线记心中。这是我——一名从事了十多年校对工作的人员,对于校对工作的一个总结。对于这项工作,我倾注了我的青春、我的年华,以及我全部的情感,它也将是我以后的事业。回望我十几年的校对工作,我有太多的感触,也有太多的话想说,情感郁结心中,撰写此文,以抒写我的心得,既作为我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和后来诸君共勉励,为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得更好。

      躬行纸上 觉知非浅
      校对工作平凡、朴实,甚至有人以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也觉得只要识字的人都可以去做,轻视之情溢于言表。其实不然,它是出版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媒言词是否公正、严谨,校对工作把握着最后一道关口;校对工作责任重大,它是刊物质量“防洪堤”、“守门员”、“把关尖兵”;对于一篇文稿,它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精益求精。政府机关重要的理论文件,如实准确的新闻报道,柔美细腻的翩翩美文,如此总总,能完美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需要我们校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查阅历史,我们更是发现,校对工作,古已有之。西汉皇家藏书室设有专司典校藏书的人员,三国以后,正式设立了校书、校理、校治等官职。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文献典籍的大量翻印成为可能。此后,官方的、民间的刻书作坊逐步盛行起来,到宋代达到了高峰。从流传至今的宋版书上可以看出,有些书除了作者和编者以外,还刊印着雕版和校对人的姓名。编辑、校对、雕版、印刷等工序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有了对于校对工作深刻全面的认识,进入这行之初,我便明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所在。正因为如此,我不仅把它当作一项谋生的工作,更将它视为我终身的事业。这种对于行业的热爱是每一个投身于此的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了这种爱,你才能做到甘居幕后,不求光鲜华彩;你才能做到在严谨和平凡之中创造伟大。
      多年工作之后,我愈来愈发现校对工作,是一个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来发现的工作,对它热爱常常源自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纸间的舞蹈者。因为它的繁琐与枯燥,因为它所要求的耐心与细致,很多人都将其视为是乏味的,但当我以一个舞者的心态去面对它时,便没有了烦躁,而是在面对这些与文字交错的“精灵”,面对这一些隐秘于文稿之中的“刺客”时,发现了自己的非凡意义。每当我想到,作者满怀着激情创作的作品,若一个读者在阅读中碰到了一些微小错误,他的心里便可能产生了阻梗,他会意识到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的疏忽,继而他可能会否定全部,这些微小错误便成为了作者硕果的一个个瑕疵。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在锤炼中让每一块斑点都完满起来,让每一个瑕疵都消失,在我们和作者、编者的共同配合之下让所有的文字都变得更加完美。

      春泥护花 厚积薄发
      爱,只是进入这行的一把钥匙,而要伴你在工作的路上一路长行的还是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校对工作人员而言,这个“器”就是工作技巧和专业技能。熟练的业务技能是做好校对工作的根本,同时,任何工作也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旦有了业务技能,掌握了规律,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对于校对工作而言,我们力图通过掌握工作技巧使校对工作准确而又快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准、巧、快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
      准,就是准确无误。所谓校对,就是要将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因而准确就是校对工作的生命。所以,校对人员应炼就一双发现错误的“火眼金睛”。为了做到准确无误,要善于查阅工具书。这样既提高了校稿的质量,也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巧,就是技巧。校稿中每个文字、字母、符号等出错率都不是均衡的,总有一些因为形似、音近或其他种种原因而使差错率较高,如己、已,像、象;而有一些字就不容易出错,如我、你等。因此,我们应善于总结规律,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当然,这些经验必然是在经过多读多看,多接触之后才能做到“熟能生巧”的。快,指的是校对速度快。当然前提是保证准确无误。折校、读校和通读这几种校法的共同特点是手、眼、脑的并用,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时,由于疲劳的增长而使附加刺激的作用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头脑中可能会浮现各种杂念使注意力分散。因此要自己掌握尺度,注意适当的休息,减轻劳动强度,来提高工作效率。
      掌握了以上工作技能,作为一个好的校对工作者,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因为校对工作面对的文章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都有,农医商工艺百行齐备,要胜任校对工作,校对人员就要自觉地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深化、优化知识结构。“博闻强识,兼容并蓄”,才不致出现“唐代诗人陆游”之类的笑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对人员应该既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又是“杂”学家、百事通。
      春泥护花,厚积薄发,有了专业技能和深厚知识储备的保驾护航,你定能在校对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专透了这一行,了解了做好这一行的要求,然后努力向这些要求靠近,在工作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在逐渐完善之后达到完美——这也是一种工作的境界。

      静心事业 无欲则刚
      也许对于这个工作你有无比的热情,也许对这个工作你有着娴熟的技巧。但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利剑,再高涨的热情也可能在你无数次的反复之后消失殆尽,再娴熟的技巧也有可能在枯燥之中产生误差。因此,调节好校对人员的心理状态,成为历来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虽然我没有什么新的观点提出来,但我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中国版协校对研讨会的周奇曾在文章中写到“‘耐心、静心、适心’是我国校对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校对职业的高境界。这‘三心’是相连而递进的,相连的根是‘忠心’,即忠于作者、忠于读者、忠于社会。”(《出版科学》2005年第4期:周奇《试论校对心理》)清末学者朱一新对历代校雠家的品格有这样一段评价:“大抵为此学者,于己甚劳,而为人则甚忠。竭毕生之精力,皆以供后人之提携,为惠大矣。”(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二)正是这种“为人甚忠”的崇高品格,使他们远离名利,澄清心志,消除浮躁,进入耐心、静心境界,“竭毕生之精力”为后人提供善本,同时也从自己的成就中获得愉悦,从而进入适心境界。现代校对人应当学习古代校雠家的崇高品格,始终以饱满积极的情绪参与校对活动,进入耐心、静心、适心的境界,从而创造性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这“三心合一”之说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它需要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投入,正因为这样,它就像一个无尚的目标在激励着我们一代代的校对工作人员不断前进,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到达这个奇妙的境界!
躬行纸上、厚积薄发、静心事业,是我在校对的工作中不论技能,还是心境逐步攀升的一个写照。平凡的话语缀连成了我的校对生涯,这也是我对于即将投入校对工作的新手们的一些真心话语。诚然,细微、平凡、幕后是对这项工作的概括,但是,精谨、伟大才是我心底的体会。我喜欢自己做一名纸间的舞者!(来源:和谐中国网hxzg.net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