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节气话人生
发表时间: 2025-05-21来源:和谐中国网

【小满节气话人生】

小满之道:人生至味是清欢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小满三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此时节,万物得时而不盈,生机勃勃而未极,恰如人生最妙境界。苏东坡《浣溪沙》中“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道破了小满人生的真谛——不求圆满无缺,但求清雅有度。

古人造字极妙,“满”字从水从㒼,水满则溢之象昭然若揭。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载,明代有富商造园,刻意在假山顶留一缺口,取“山不厌高,故留余地”之意。这缺口恰似人生智慧——宋代林逋隐居孤山,梅妻鹤子,看似不足,实则成就“和靖先生”千古美名;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追忆繁华,却道“人无癖不可与交”,正是欣赏那份不完美的真性情。

小满之智,在于懂得的哲学。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自削兵权,李鸿章戏称其“曾剃头”,他却以求阙斋明志。这种主动求缺的智慧,在《菜根谭》中说得透彻: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明代画家徐渭晚年号“青藤老人”,在破屋青藤下作画,反得艺术真趣。半开的花最艳,半醉的酒最醇,半智半愚的人生最是通透。

小满之美,美在节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二十个“之”字各不相同,恰是不求一律之满;八大山人画鱼,常常只画半条,反得鱼跃之趣。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赞叹昏暗光线中的美,恰是中国传统“月满则亏”的异域知音。我曾见苏州园林一隅,故意留出墙缝可见邻家竹影,这种“借景”智慧,正是小满美学的生动体现。半掩的琵琶最动人,微云遮月最堪赏。

小满之德,重在知止。范蠡三聚三散,张良功成身退,都是懂得“小满”真谛的智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看似放弃,实为获得;白居易“随月有钱胜”,不求巨富,只要小安。《围炉夜话》有言:“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今人却在物欲横流中越陷越深。看那些刷手机至深夜的眼圈,吃自助餐到扶墙的身影,不正是现代版“求满之害”吗?宋代汝窑以“蟹爪纹”为贵,证明缺陷本身可以成为完美。断臂维纳斯不也正是不全之美吗?

小满时节,农人最懂“过犹不及”之理。麦田需水,但忌暴雨;需要阳光,又怕久旱。这种微妙的平衡,恰似人生智慧。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豁达,正是参透了小满真谛。今日都市人应该学习这种智慧——事业小成而不贪功,生活小康而不奢靡,情感真挚而不极端。

《道德经》有言:“知足者富”。小满不是残缺,而是留白;不是不足,而是有余。就像中国画里的留白,音乐中的休止符,看似空缺,实为妙境所在。人生如饮茶,七分满最宜;如赏月,微云半遮最妙。懂得小满之道,方能在喧嚣尘世中,寻得那份难得的清欢。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渭南合阳人,陕西师大政教系毕业,哲学学士,人文学者,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二十四节气之

小满

和谐中国网书院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20日至22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

一、小满的含义

“小满”一词有两层含义:

1. 与农事相关:指夏熟作物(如小麦)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2. 与降水相关:在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雨水充沛,江河渐满,民谚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

二、气候特点

  北方:气温明显升高,但降水仍较少,小麦等作物进入灌浆关键期。

  南方:进入雨季,降水频繁,暴雨、雷雨天气增多,民间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谚语。

三、物候现象

古人将小满分为三候:

1. 一候苦菜秀:苦菜枝叶繁茂,可采食。

2. 二候靡草死:喜阴的细软草类在烈日下枯死。

3. 三候麦秋至:麦子即将成熟,虽为夏季,却称“麦秋”(秋指百谷成熟之时)。

四、传统习俗

1. 祭车神:旧时农家在水车前祭祀,祈求水源充足,庄稼丰收。

2. 祈蚕节:江浙一带养蚕人家会祭祀蚕神,祈求蚕茧丰收。

3. 食苦菜:小满时节苦菜正盛,民间有“小满食苦,清热解暑”的习俗。

4. 抢水抗旱:在缺水地区,农民会引水灌田,称为“抢水”。

五、养生建议

1饮食:宜清淡,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蒲公英)和时令水果,少吃辛辣油腻。

2起居: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贪凉,适度运动(如晨练)。

3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烦躁。

六、相关谚语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指降水不足影响农事)。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三车指水车、油车、丝车,形容农忙)。

总之,小满标志着夏季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既承载着丰收的希望,也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调整生活作息。

【附】

小满赋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麦穗初齐,桑叶正肥,而江河未溢。农人见其状,辄喜而不敢懈怠。盖知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此自然示人以中庸之道也。

世人常言“圆满”,殊不知“圆”则必缺,“满”则必倾。李密庵作《半半歌》,谓“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此语最得小满三昧。半开之花,其香尤烈;将满未满之月,其光转清。人生在世,亦当如是——留些欠缺,反得长久;存些不足,方能进取。昔者东坡居士谪居黄州,于赤壁之下悟得“物与我皆无尽”之理,正因身处不全之境,乃见天地之大全。

今人每患得患失,欲填欲壑。有屋求厦,得陇望蜀,竟使方寸之地,永无宁时。岂不闻老子云“知足之足,常足矣”?观蚕之吐丝,既不过饱,亦不过饥,适可而止,终成其茧。蜂之酿蜜,不竭其源,取之有时,故能源源不绝。自然之道,原是如此淡泊,如此节制,而人独不能效之乎?

《吕氏春秋》载:“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此非虚言。观历代兴亡,豪强之族鲜有善终,富贵之家多难持久。何也?满则溢,刚则折,此乃物之常理。昔石崇斗富,终致杀身;和珅聚敛,难免抄没。彼辈皆不知“小满”之道,贪多务得,乃自取祸殃。反观范蠡三致千金而三散之,张良功成身退从赤松子游,皆深谙持满戒盈之理,故能全身远害。

小满之节,尤宜观水。溪流不争先,终至大海;止水不盈科,乃得澄清。人生在世,当如溪流知止,似止水守静。留些余地与己,留些宽和与人,留些敬畏与天地。如此,纵不能臻于至善,亦不至陷于大恶。

是故君子处世,当效小满之象:进不求全,退不避半,守其中道。譬如饮茶,七分满留三分情;恰似书画,留白处自有天地。人生小满,足矣。




【附】

李耀君《国学经典导读》选刊链接

一、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综合

《黄帝内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0.html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阅读

【李耀君文化随笔】选刊链接——

《儒家文化与儒教:历史脉络与概念辨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6.html

《道家与道教:同源异流的中国智慧》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维度:智慧·学说·信仰》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8.html

《汉字之殇与重生:一场跨越世纪的文明辩证法》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5.html

《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1.html

《汉字书法及其功能价值演变的思考》

http://www.hxzg.net/html/62-14274.html

《设立国家汉字文化节建议》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3.html

《读书赋》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0.html

《谷雨与仓颉造字的文化渊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鸣处:一个名字里的文明预言》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对中医药和健康养生的贡献》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6.html

《知识产权的双刃剑:在保护与共享间寻找平衡》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养生之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333.html

《再生医学之父——徐荣祥赋》 

http://www.hxzg.net/html/35-1428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