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为何永远教不会孩子如何游泳
发表时间: 2009-04-20来源:
有位朋友,这些日子每次见到我,都一定要我做图书推荐:应该给他13岁的儿子买些什么书?为什么大家都说好的书这孩子就是不爱看?

    一开始,我还真傻乎乎地在头脑里仔细搜索,认真回答。可接连被问了几次,我突然发现,这事情有点儿不太对劲——明明是一个13岁的大小伙子,又不是3岁的娃娃,自己不知道喜欢什么吗?哪里还犯得上他这个当老爸的费心?

    所以,后来我就干脆地回答:“你着什么急啊?他爱看哪本就是哪本。下回你们再去书店,孩子挑好了,你就只管掏钱付账就行了!”

    “可是我们从来不去书店啊!”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听听这句话,“不去书店”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他”——看来,我的这位朋友自己,本身也没有闲来无事泡泡书店的爱好。

    于是我反问他: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啊?结果不出所料,人家平日里除了家电说明书,基本上就只看工作报告了。不过是因为这些天总听到电视里的教育专家念叨,父母要引导孩子多读书,才会义无反顾地把给宝贝儿子挑书、买书的重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我只好把刚刚看到的一项科研结论转告他:一个孩子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通常只与他的父母(或者其他养育人)的读书习惯密切相关,而与家中书架上陈列的图书数量,或者老爸给挑选的书是什么,完全无关。

    当然,最后那一条是我临时加进去的。我只是想让他理解,就好像母鸡永远教不会孩子如何游泳一样,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很难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

    我知道,对此,一定会有很多人会高高举起反对牌,强调他自己就是由不认字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博士硕士。其实这里我想表达的,无关那些表层的事件,而是特指一些不太好说清楚的心理意义的东西。就比如阅读的快感——那种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也要坚持把一本书看完的内心冲动——重点是落在“爱”上,而不是“看书”的具体行为上。

    记得今年夏天,我接待过一个母亲的求诊,她的目标是提高9岁儿子的“对抗性”。用她的话来讲,这个小男孩脾气太好,甚至有点儿软弱,总是招人欺负。如果两个孩子约好了每人玩10分钟的玩具,可时间到了,对方总是不给他,而他也没什么意见,只会不吭声在一旁忍着。后来,我找了个合适的时候问这位妈妈:“那你平日里又是怎样处理与别人的冲突呢?”聪明的她立刻就明白了。

    回到读书的话题,讲讲我的一位老同学。她现在正在一家打工子弟的公益学校做“杂科”老师。看到有些好心人捐赠的图书孩子们都不爱看,她感到很可惜,就找到校长询问能不能开展阅读课?当时校长回复说:原来也开过,代课老师还精心地准备了课件,但一直没什么效果,孩子们就是没兴趣,所以就停了下来。可我同学还是坚持一试,最后校长也同意每周给她两个课时作阅读课。

    第一次上课那天,铃声刚一响,她就抱来厚厚的一摞图书搁在窗台上。然后不紧不慢地抽出其中的一本坐下来慢慢看。至于讲台下那些撒欢打滚的孩子们,她一概不管,就跟没看见一样。奇妙的是,一节45分钟的课还没上完,就有几个孩子对他们抱着书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老师感到好奇,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师,这书,真的那么好看吗?”

    “你们自己试试呗!”我的这位同学答。

    后来,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都逐渐开始尝试去看书,去领略书中的奇妙世界。经常是到了下课的时候,孩子手中的书没看完,还会专门记下自己看到了哪里,下次还找老师要那本书接着看。

    想让孩子爱看书,很简单,不是吗?(宫学萍)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