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捐出我的挚爱
发表时间: 2009-07-22来源: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向灾区捐赠20万元;多年前,他向北大捐赠了一笔艺术珍宝,其中仅仅是古字画就有四百多幅;他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贫困大学生……



  7月11日,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

  回顾季羡林的一生,可以用不凡和朴实来形容,不凡是他在学术领域里取得的非凡成就,朴实是他从不追名逐利,真实坦诚的对待每个人。

  近几年,季羡林留给人们的影像都是在医院里。尽管病卧在床,他仍不忘学术研究,还心系学校。季羡林非凡的成就造就自己“大师”的称号,但是他又三辞称号,始终保持朴素与真诚。

  季羡林刚到北大执教时就很“神”,懂好几种世界上几乎失传了的语言,走路腰板笔直,住在别人不敢住的小楼里……
 
    他也被称为一个传奇,他的事迹被很多北大学子津津乐道。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他始终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的态度。

真正的学术大师
 
    季羡林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曾评价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说:“好老师就是教出来的学生比自己好。”

  他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季羡林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还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语、包括佛教混合梵语在内的多种俗语,并研究印欧语言学和佛教史上的重大难题。这是一个极其冷僻的专业领域,很少有人了解。

  季羡林主要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都可以非常清晰地被分成三段。第一阶段是从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到1945年回国。

  季羡林的留学,抱有一个和当时的流俗截然不同的想法,那就是绝对不利用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先天优势,做和中国研究有任何关联的题目。季羡林留德期间完成和发表在德国最权威刊物上的几篇非常厚重的论文,都以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为关注点,并且引起了轰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个阶段是1945年到1978年,季羡林放弃了在德国的教职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返回祖国,这个在他34岁到65岁,被认为是学者最珍贵的黄金年龄阶段,季羡林在这期间却过的非常苦难。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至今。季羡林在承担常人无法想象的繁重的社会、学术领导工作的同时,利用接触国外的最新材料,接续在留德期间奠基的研究,进一步论证推衍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季羡林还接受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研究、翻译、考证了新疆发现的、篇幅最大的吐火罗语文献《弥勒会见记》,这项研究难度之大、成就之高,震撼了国际学术界。

“三辞”名号

  对待名利的淡薄,从季羡林多次辞去称号可以看出。季羡林曾说,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光环。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

  他谦虚地表示:“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

  季羡林公开表示,“我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其实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对于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他曾澄清自己并没有做出了极大的成绩,强调别人的恭维不是事实。“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很多。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季羡林曾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不绝于耳,我很疑惑。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国宝”吗?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除了看淡名利,谦虚也是季羡林的一大优点。

  对待前辈,他始终抱以尊敬之意,对待后起之秀,也丝毫不吝啬赞扬。由于自己年轻时的学术之路历经坎坷,因此对待后辈,季羡林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无论自己多忙,总是乐于为他们的著作写序。

  在年轻学生的眼里,“季老师可谓是不遗余力”,他经常帮助年轻人看稿子,好的文章一定会推荐发表。正因为这样,很多年轻人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位长者。季羡林曾经为一位学生帮助自己查阅资料,而邀请这位学生吃饭成为北大佳话。

  季羡林穿着极其朴素,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他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他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自然,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季羡林坐在主席台上。  

不为人知的慷慨善心

  作为北大最资深的学者,多年来,季羡林生活十分简朴是人所皆知的。但是,他的慷慨知道的人就并不很多了。在研究学术之余,季羡林经常往自己的家乡小学捐钱捐书。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他都会给予支持。

  多年来,季羡林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发生的第一时间,他便向灾区捐赠20万元。

  其实不光是在灾难面前,季羡林才想起公益。多年前,季羡林便向北大捐赠了一笔艺术珍宝,其中仅仅是古字画就有四百多幅,都是来自于季羡林本人珍藏。他收藏的底线是齐白石,这些收藏当中甚至有苏东坡的《御书颂》,其价值过亿。季羡林捐出的还有古砚、印章、善本,还有自己毕生积蓄的稿费。

  不仅如此,2008年6月,为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贫困大学生。

  投身国家的教育事业,一直被季羡林奉为无上光荣。他希望能通过自己捐赠百万稿费的举动鼓舞更多北大的校友和朋友来支持教育,支持北大。

  如今,老人已逝,但是他的精神仍在我们心中。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