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曹全碑——出自陕西合阳县的中华瑰宝
发表时间: 2025-05-08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曹全碑】

出自陕西合阳

【中华瑰宝】

和谐中国网 李耀君

 

汉合阳令曹全碑

汉合阳令曹全碑(局部)

一、合阳:历史人文深厚的文化沃土

陕西合阳,古称“有莘国”,旧称“郃阳”。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黄河西岸,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相传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的活动地和归葬地,有“帝喾陵遗址”。合阳的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启封支子于莘,曰有莘国。”《合阳县志》援引《水经注》称:“(合阳)城故有莘邑也,为夏禹之后。”商朝宰相伊尹也出自合阳。《孟子·万章上》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吕氏春秋·本味》详细记述了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伊尹作为陪嫁之臣入商的故事。西周时属郃国,春秋战国时期属秦国。是周文王正妃太姒的故里。《诗经·大雅·大明》记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这里的“洽之阳”即指洽水(今合阳洽川)北岸。这里不仅是《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洲”所在地,更是儒释道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之一。

合阳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汉代时,合阳属左冯翊,是关中文化的重要区域。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巡行至合阳,今合阳县西北的武帝山就是因汉武帝曾驻跸而得名。《汉书·武帝纪》记载了这次巡幸活动。东汉时期,合阳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官吏和学者,如《曹全碑》的主人公曹全,便是合阳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合阳还是中国戏曲“线腔”的发源地,民间艺术丰富。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也诞生成长于合阳。文化积淀深厚。

在这样一片文化沃土上,《曹全碑》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既是东汉时期合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被誉为“汉隶之极则”。

《四库全书》记录“曹全碑”

二、《曹全碑》的前世今生

1. 碑刻背景与历史沿革  

(1)《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距今已有1840多年的历史。碑文记载了郃阳(今合阳)县令曹全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在任期间平定叛乱、治理地方的政绩。

(2)该碑最初立于合阳县的曹氏祠堂,后因年代久远,碑石被埋没于地下。明万历初年(约1573年),《曹全碑》在陕西合阳县城外重新出土,碑文保存完好,仅缺一角,字迹清晰,成为研究东汉历史、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3)《曹全碑》出土后长期存放于合阳文庙,1956年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永久收藏,作为“汉隶代表作”列入馆藏核心展品。

(4)目前《曹全碑》(编号:“陕0001”)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室,与《石门颂》《张迁碑》等汉隶名碑一同展出,供学者研究和公众参观。碑林博物馆还提供拓片制作服务,使这一艺术瑰宝得以广泛传播。

(5)关于曹全碑文作者和书丹者:

《曹全碑》作为东汉隶书的巅峰之作,其碑文以典雅精炼的辞藻、严整和谐的句式著称;书法艺术更是将规范性与灵动性完美融合,被后世奉为汉隶圭臬。但值得注意的是,碑文中并未记载撰文者与书丹者的姓名,这一现象或许暗含深意——它既可能体现了汉代合阳文人的谦逊品格,也可能暗示着当时当地文化精英群体的集体创作特征。

从地域文化视角考察,《曹全碑》撰文与书丹者可以推断出自合阳本土。这一推断基于三重证据: 其一,历史文脉维度。合阳作为《诗经》的重要发祥地,自周秦以来便文风鼎盛,汉代更设有国家级文化机构“合阳学宫”。如此深厚的文化土壤,完全具备产出碑刻杰作的人才储备。 其二,书法传承谱系。现存汉代《合阳令碑》《西岳华山庙碑》等实物证明,东汉时期合阳地区已形成独特的隶书流派,其笔法特征与《曹全碑》存在明显承继关系。 其三,当代文化实证。直至近现代,合阳仍保持着突出的文化和书法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校同学间的书信往来中,合阳学子的书法水平普遍受到公认,这种群体性优势正是千年文脉延续的生动注脚。

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地域文化基因的持久影响力。从《诗经》的“窈窕淑女”到汉碑的“婉丽遒逸”,合阳文化始终保持着“文质彬彬”的美学追求。无名匠师们的集体智慧,恰是这种文化传统最本真的表达方式。

2、入藏碑林的意义  

西安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宝库,收藏了从汉代至清代的数千方碑石。《曹全碑》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其汉隶部分的收藏体系,成为镇馆之宝。在碑林的专业保护下,该碑避免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至今字迹清晰如初。

3. 碑文内容  

《曹全碑》全文共849字,碑阴名单316字,采用隶书书写,笔法圆润流畅,结构匀称秀美,是汉隶成熟期的代表作。以下是碑文全文——

《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阳全文: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龀好学,甄极毖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悉以簿官。迁右扶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妖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佥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戊己。

于是吏民冠盖,如云浮凑,皆曰:“君之明德,照耀千里。”故老歌曰:“我有枳棘,曹君伐之。我有蟊贼,曹君遏之。犬不吠夜,民不见吏。恩德之报,念之咏之。”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碑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1)曹全的家世:追溯其先祖为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封于曹国,后世迁至敦煌。家族世代为官,祖父、父亲均曾任地方要职。  

(2)曹全的品德与政绩:自幼聪慧好学,孝顺长辈,为官清廉刚正。曾任西域戊部司马,平定疏勒国叛乱;后任郃阳令,治理有方,赈济灾民,恢复生产,深得民心。  

(3)颂德之辞:百姓歌颂其德政,碑文以“恩德之报,念之咏之”作结,表达对曹全的敬仰。

 三、“曹全碑”的历史价值  

1. 研究东汉政治与社会的重要资料:碑文详细记载了曹全的仕宦经历,反映了东汉地方官吏的选拔、考核及边疆治理情况。  

2. 语言文字学的珍贵样本:碑文用词典雅,句式工整,是研究东汉时期官方文书和语言习惯的重要材料。  

3. 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汉隶成熟期的代表作,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赵孟頫等大家均受其影响。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  

(1)笔法精妙:线条圆润流畅,起笔藏锋,收笔自然,笔画粗细变化丰富,极具韵律感。  

(2)结构匀称:字形扁平,左右舒展,中宫紧收,整体端庄秀丽。  

(3)章法和谐:行距宽绰,字距疏朗,整体布局严谨而不失灵动。

清代书法家万经评其“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近代学者杨守敬称其“隶法之极则”。

总之,“曹全碑”不仅是合阳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它承载着东汉时期的历史记忆,展现了汉隶书法的巅峰成就。合阳这片古老的土地,因其深厚的人文积淀,孕育了如此璀璨的艺术珍品。今天,《曹全碑》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和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与研究,成为中华文化永恒的骄傲。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渭南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曹全碑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汉祚延光,郃阳遗爱。有斐曹君,德润边塞。县令布仁,弦歌百里之疆;敦煌戍卒,剑指不臣之域。原夫建宁二年,西域烽举,疏勒王叛。全公奋袂请缨,振旅出关。斩猷馘叛,如《碑》所铭“弭瘼蠲逋”,终使“燔燧戢烽,疆域乂安”。班超之绩,复见于桓灵之间矣!

及至解甲归治,乃见郃阳父老壶浆塞路。公乃“恤民之瘼,敦崇轻赋”,使“农夫织妇,百工肆力”。尤可叹者,当"淫雨害稼"之年,独开仓廪,活民无算。故《碑》文有云:“惠政之流,甚于置邮”,诚非虚誉。逮及中平二年,吏民鸠工伐石,勒勋以志。碑阴题名者,自门下掾至市掾凡五十三人,皆以丹忱铸此丰碑。

越千三百载,明万历初,郃阳莘里村畔,犁铧忽触金石声。黄土难掩琬琰光,隶书八分惊世现。潘云、赵崡诸公奔走相告,椎拓竟成墨林珍。今观此碑,蚕头雁尾犹带汉月,波磔舒展似沐秦风。"秉干之机"四字,犹见戍边豪气;“贤孝之方”数行,尚存化民苦心。

洎乎清室倾颓,碑林永驻。此石非独隶法极则,实乃汉世活牒。可考戍边制度,可徵赋役蠲免,尤见“三老”“孝悌”等乡治遗规。昔欧阳修《集古录》未得亲睹,今吾辈摩挲其文,犹闻郃阳童叟之歌:“曹君之德,润如膏雨;曹君之碑,坚同戍鼓!”

注:

1、赋中引文均出自《曹全碑》原文,如"弭瘼蠲逋"指消除疾病、减免欠赋

2、"惠政之流,甚于置邮"化用碑文"惠政之流,其犹置邮"句。

3、末段"戍鼓"意象呼应曹全戍边功绩,体现政治军事与社会治理的双重价值。




【附】

李耀君《国学经典导读》选刊链接

一、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综合

《黄帝内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0.html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阅读

【李耀君文化随笔】选刊链接——

儒家文化与儒教:历史脉络与概念辨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6.html

道家与道教:同源异流的中国智慧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维度:智慧·学说·信仰》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8.html

汉字之殇与重生:一场跨越世纪的文明辩证法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5.html

《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1.html

《汉字书法及其功能价值演变的思考》

http://www.hxzg.net/html/62-14274.html

《设立国家汉字文化节”的议》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3.html

《读书赋》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0.html

《谷雨与仓颉造字的文化渊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鸣处:一个名字里的文明预言》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对中医药和健康养生的贡献》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6.html

《中国航天赋》(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9.html

《知识产权的双刃剑:在保护与共享间寻找平衡》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养生之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333.html

《祝由术的起源发展和现代意义》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1.html

《再生医学之父——徐荣祥赋》 

http://www.hxzg.net/html/35-1428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