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稿】以青春之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 2025-05-03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五四特稿】

以青春之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遇、相知、相融,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时代的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精神瑰宝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扎根于华夏大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它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科技、道德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从哲学层面来看,儒家的“仁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人文关怀;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为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哲学思想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2、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璀璨夺目。唐诗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李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抒发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各具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3、科技方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医学、农学等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等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道德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气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些道德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

二、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青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年要通过学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加文化讲座、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平台,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便捷。

2、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践行,在于将传统文化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青年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比如,在与人交往中,要践行“仁爱”思想,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3、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不仅要积极向全国人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向世界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要做好传播者,首先要做好学习者和践行者,然后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等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三、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今时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挑战

1、全球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青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信息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低俗、恶搞的内容容易误导青年的价值观,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3、社会转型的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一些青年为了追求个人的发展和成功,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危险。

(二)机遇

1、国家政策的支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教育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文化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为青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平台。

2、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让青年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3、文化自信的增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注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活动。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

面对挑战与机遇,青年要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要从自身做起,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要多读经典书籍,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结合时代需求创新传承方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青年要敢于创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方式。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时尚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例如,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打造出新颖的音乐戏曲作品;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

(三)参与社会实践,增强文化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可以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可以开展文化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青年分享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青年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参加国际文化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与国外青年开展文化交流项目,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友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青年要以青春之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附】

中国青年赋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泱泱华夏,星燧贸迁;灼灼青春,其道大光。五四火种燃于野,南湖红船渡苍黄。忆昔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声震寰宇;观今嫦娥团队,三十白发竞逐九天揽月章。此乃中国青年之精神,熔铸家国血脉,激荡时代沧浪。

若夫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北斗女神徐颖,以廿载光阴解星河密码;大疆汪滔,凭凌霄之志筑无人机疆场。君可见黄文秀弃京华繁华,将生命写进百坭村的稻浪;曹原石墨烯下藏星海,实验室里破天荒。此非匹夫之勇,实乃“强国有我”之誓言在新时代的回响。

至若创新为刃,破壁前行。墨子号密钥穿越寰宇,背后是“九章”团队平均三十四岁的脸庞;抗疫长城之下,四万二千名九零后白衣执甲,以生命赴使命的担当。犹记长征五号总师李东,三十年磨一箭,终托起天问探火的洪荒力量。王兴兴之宇树机器人春晚亮相惊艳世界,梁文峰之深度求索deepseek誉满全球。此般青年,正如鲁迅所言:“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

观其文化自信,更显风流。故宫“掌门人”单霁翔让文物活起来,敦煌女儿樊锦诗数字化千年佛光。汉服复兴运动席卷九州,李子柒以东方美学征服异邦。此非复古守旧,实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创造性转化,如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之理想绽放。

赞曰:百年变局风云激荡,中国青年中流击楫。上可九天问星河,下能乡土写华章。前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之魂,后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之志。看今日之少年,正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壮哉!中国青年,与天不老;伟哉!青年中国,与国无疆!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渭南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李耀君《国学经典导读》选刊链接

一、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之《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等见上“四书五经”,其余如下)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左传》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5.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尔雅》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刚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7.html

…………

六、综合

《黄帝内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0.html

《阳明心学》导读(儒家为主,兼容佛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融合儒释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阅读

【李耀君文化随笔】选刊链接——

儒家文化与儒教:历史脉络与概念辨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6.html

道家与道教:同源异流的中国智慧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维度:智慧·学说·信仰》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8.html

汉字之殇与重生:一场跨越世纪的文明辩证法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5.html

《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1.html

《汉字书法及其功能价值演变的思考》

http://www.hxzg.net/html/62-14274.html

《设立国家汉字文化节”的议》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3.html

《读书赋》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0.html

《谷雨与仓颉造字的文化渊源》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鸣处:一个名字里的文明预言》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对中医药和健康养生的贡献》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6.html

《中国航天赋》(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http://www.hxzg.net/html/62-14319.html

《知识产权的双刃剑:在保护与共享间寻找平衡》

http://www.hxzg.net/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养生之道》

http://www.hxzg.net/html/62-14333.html

《祝由术的起源发展和现代意义》

http://www.hxzg.net/html/35-14271.html

《再生医学之父——徐荣祥赋》 

http://www.hxzg.net/html/35-14282.html

…………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