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周礼》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4-10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点击网址进入首页

www.hxzg.net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周礼》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一、作者与时代背景  

1、作者:传统认为是西周初年的周公旦所作。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周礼》成书于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前3世纪),可能由儒家学者整理编纂,托名周公以增权威。  

2、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剧烈变革,诸子百家争鸣。儒家学者试图通过系统化的礼制构建理想政治秩序,《周礼》即在此背景下形成,反映了儒家对西周制度的理想化追述与改造。

以礼治国(李耀君书法) 

 二、思想体系与主要观点  

1、核心思想:以礼为治国根本,主张以官制统摄天下,通过严密的职官体系实现天人合一的秩序。  

2、政治架构:提出六官制度(后世演变为六部)  

   天官冢宰释义:总理政务  

   地官司徒释义:掌管民政、教育  

   春官宗伯释义:主管礼乐祭祀  

   夏官司马释义:执掌军事  

   秋官司寇释义:负责司法  

   冬官司空释义:管理工程,原文佚失,后以《考工记》补入  

 3、社会理想:强调等级有序、分工明确,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大同社会,主张以德配位以礼治国。

 三、礼仪制度  

 1、吉礼:祭祀天地祖先之礼,如郊祀、宗庙制度。  

2、凶礼:丧葬与灾祸应对礼仪,体现慎终追远。  

3、宾礼:诸侯朝觐、外交礼仪,规范尊卑秩序。  

 4、军礼:军事活动中的礼仪,如出征、凯旋仪式。  

5、嘉礼:婚冠、宴饮等日常礼仪,强化人伦关系。  

 四、历史地位  

 1、儒家经典:东汉后列为三礼之一(《周礼》《仪礼》《礼记》),唐代升为九经,宋代正式入十三经。  

2、政治影响: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均借鉴《周礼》制度;隋唐六部制直接受其启发。  

3、学术争议:古文经学派奉为圭臬,今文经学派曾质疑其真实性,清代考据学重新审视其成书年代。

 五、现实意义  

 1、文化价值:保存了先秦政治、经济、法律等珍贵史料,是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文献。  

 2、管理智慧:职官分工思想对现代行政管理仍有借鉴意义。  

 3、伦理启示:强调礼的教化功能,可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传统资源。  

 4、批判性思考:其等级秩序观念需辩证看待,但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具有普适性。

总之,《周礼》作为儒家制度设计的经典,不仅塑造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礼治思想至今仍启发人们对秩序与文明的思考。

 

【附: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参阅链接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1】

《周礼》目录

 

《周礼》又称《周官》,全书分为六篇,对应六类职官体系,每篇下设若干官职,详细记述其职责与制度。原书《冬官》部分已佚,汉代以《考工记》补入。

 1. 天官冢宰释义:总理政务,统御百官  

 大宰、小宰、宰夫、宫正、宫伯、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人、甸师、兽人、渔人、鳖人、腊人、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酒正、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幂人、宫人、掌舍、幕人、掌次等。

 2. 地官司徒释义:掌管民政、教育、土地  

 大司徒、小司徒、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闾胥、比长、封人、鼓人、舞师、牧人、牛人、充人、载师、闾师、县师、遗人、均人、师氏、保氏、司谏、司救、调人、媒氏、司市、质人、廛人、胥师、贾师、司虣、司稽、肆长、泉府、司门、司关、掌节、遂人、遂师、遂大夫、县正、鄙师、酂长、里宰、邻长、旅师、稍人、委人、土均、草人、稻人、土训、诵训、山虞、林衡、川衡、泽虞、迹人、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草、掌炭、掌茶、掌蜃、囿人、场人、廪人、舍人、仓人、司禄、司稼、舂人、饎人、槁人等。

 3. 春官宗伯释义:主管礼乐、祭祀、文化  

 大宗伯、小宗伯、肆师、郁人、鬯人、鸡人、司尊彝、司几筵、天府、典瑞、典命、司服、典祀、守祧、世妇、内宗、外宗、冢人、墓大夫、职丧、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矇、视瞭、典同、磬师、钟师、笙师、镈师、韎师、旄人、籥师、籥章、鞮鞻氏、典庸器、司干、大卜、卜师、龟人、菙氏、占人、筮人、占梦、视祲、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男巫、女巫、大史、小史、冯相氏、保章氏、内史、外史、御史、巾车、典路、车仆、司常、都宗人、家宗人等。

 4. 夏官司马释义:执掌军事、疆域、武备  

 大司马、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司勋、马质、量人、小子、羊人、司爟、掌固、司险、掌疆、候人、环人、挈壶氏、射人、服不氏、射鸟氏、罗氏、掌畜、司士、诸子、司右、虎贲氏、旅贲氏、节服氏、方相氏、太仆、小臣、祭仆、御仆、隶仆、弁师、司甲、司兵、司戈盾、司弓矢、缮人、槁人、戎右、齐右、道右、大驭、戎仆、齐仆、道仆、田仆、驭夫、校人、趣马、巫马、牧师、庾人、圉师、圉人、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形方氏、山师、川师、邍师、匡人、撢人、都司马、家司马等。

 5. 秋官司寇释义:负责司法、刑罚、狱讼  

 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土、遂士、县士、方士、讶士、朝士、司民、司刑、司刺、司约、司盟、职金、司厉、犬人、司圜、掌囚、掌戮、司隶、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布宪、禁杀戮、禁暴氏、野庐氏、蜡氏、雍氏、萍氏、司寤氏、司烜氏、条狼氏、修闾氏、冥氏、庶氏、穴氏、翨氏、柞氏、薙氏、硩蔟氏、翦氏、赤犮氏、蝈氏、壶涿氏、庭氏、衔枚氏、伊耆氏、大行人、小行人、司仪、行夫、环人、象胥、掌客、掌讶、掌交、掌察、掌货贿、朝大夫、都则、都士、家士等。

 6. 冬官考工记释义:补入篇,记录手工业技术  

 攻木之工释义: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梓人  

 攻金之工释义:筑氏、冶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

 攻皮之工释义:函人、鲍人、韗人、韦氏、裘氏  

 设色之工释义:画缋、钟氏、筐人、㡛氏  

 刮摩之工释义:玉人、楖人、雕人、磬氏、矢人  

 抟埴之工释义:陶人、瓬人

 说明  

 1. 六官体系:前五篇为职官制度,末篇《考工记》为工艺技术补充,形成完整的治国+生产框架。  

 2. 官职命名:多以司掌开头,体现职能分工,如司寇主刑狱,司徒管民生。

 3. 文献价值:目录本身即反映先秦政治理想,对后世官制释义:如隋唐六部影响深远。 

 



【附2】

《周礼》经典摘录

一、政治与治国  

1.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释义:君王建立国家,辨明方位,规划都城与郊野,设置官职,作为民众的准则。  

2. 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二曰官职,三曰官联,四曰官常,五曰官成,六曰官法,七曰官刑,八曰官计。  

 释义:用八项法则治理官府:明确隶属、职责、协作、常规、成例、法规、刑罚、考核。  

3.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二曰园圃,三曰虞衡,四曰薮牧,五曰百工,六曰商贾,七曰嫔妇,八曰臣妾,九曰闲民。  

 释义:以九种职业安置百姓:农耕、园艺、山林管理、畜牧、手工业、商业、纺织、仆役、闲散人员。

二、礼制与教化  

4.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释义:用吉、凶、宾、军、嘉五礼防止民众虚伪,教导他们符合中道。  

5. 以六乐教国子: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释义:用六种古乐教化贵族子弟,象征圣王功德。  

6.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释义:礼体现天地秩序,乐体现天地和谐。

三、职官与职责  

7.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释义:大宰职责是执掌六典,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8. 小宰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

 释义:小宰用官府的六项秩序规范官吏行为。  

9. 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之治。

 释义:司会掌管国家法典副本,考核各地治理。

四、社会与伦理  

10. 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释义:用六德、六行、六艺教化民众。  

11. 以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纠万民。  

 释义:以孝、友、睦、姻、任、恤六种品行约束百姓。  

12.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释义:新立国家用轻法,安定国家用中法,动乱国家用重法。

五、经济与民生  

13. 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  

 释义:通过九种赋税征收财物,如国都、郊野、邦甸等地的税收。

14. 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  

 释义:用九项法则调节财政支出,如祭祀、接待宾客等。

15.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  

 释义:泉府负责征收市场税,收购滞销商品以调剂民用。

六、法律与刑罚  

16. 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二曰军刑,三曰乡刑,四曰官刑,五曰国刑。  

 释义:用五种刑罚约束民众,针对不同领域制定法规。

17.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  

 释义:司刺执掌三次审讯、三种宽恕、三种赦免的法律。

18. 以圜土聚教罢民。  

 释义:用监狱收容教化不良之民。

七、军事与防御  

19. 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释义:大司马执掌九项军事法则,辅佐君王平定天下。  

20. 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  

 释义:用九种讨伐手段惩戒诸侯,如欺凌弱国则削弱之,残害贤民则征讨之。

八、祭祀与宗教  

21.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  

 释义:大宗伯执掌祭祀天神、祖先、地祇的礼仪。  

22.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  

 释义:用吉礼敬奉国家的神灵。  

23.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释义:用焚烧祭品的仪式祭祀上天。

九、工艺与技术释义:《考工记》  

24.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释义:天时、地气、材料、工艺四者结合,才能制成精良器物。  

25.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释义:青铜合金有六种配比,如钟鼎含锡六分之一。  

. 职官职能补充

26.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释义:膳夫负责君王的饮食,供养君王和太子。  

27.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释义:医师掌管医药政令,收集药材以供医疗。  

28.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释义:司市管理市场的秩序、教化、政令与刑罚。

十一. 农业与土地

29. 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释义:遂人掌管王畿郊野,按地图划分田地。  

30. 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  

 释义:稻人管理低洼农田,修筑堤防蓄排水。  

31.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释义:草人负责土壤改良,因地制宜选作物。

十二. 教育与选拔

32. 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

 释义:师氏用至德、敏德、孝德三种品德教育贵族子弟。

33. 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释义:保氏以道义培养贵族子弟,教授六艺。  

34.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释义:乡大夫执掌本乡的政令教化。

十三. 司法细节

35. 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上。  

 释义:司约掌管国家与民众的契约,神明盟约最重。  

36. 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  

 释义:司圜收押教化罪犯,禁止恶人佩戴冠饰。  

37. 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释义:掌戮负责处决间谍并公示尸体。

十四. 军事细节

38.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  

 释义:司兵管理五种兵器和盾牌,区分等级。  

39.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  

 释义:司戈盾负责戈盾的分配。  

40. 环人掌致师,察军慝。  

 释义:环人负责挑战敌军,侦查奸细。

十五. 祭祀细节

41. 鬯人(chàng rén,鬯:一种美酒)掌共秬鬯而饰之。  

 释义:鬯人负责供应祭祀用香酒并装饰酒器。  

42. 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  

 释义:司服管理君王礼服,按场合区分用途。  

43. 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  

 释义:守祧守护历代先王宗庙。

十六. 手工业管理

44.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  

 释义:制甲师用犀牛皮制七节甲,兕皮制六节甲。  

45. 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  

 释义:凫氏铸钟,钟体两侧称为铣。  

46. 玉人掌攻玉之工,琢圭璧琮璋。  

 释义:玉人负责雕琢圭、璧等礼器。

十七. 经济调控

47. 廛人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  

 释义:廛人征收市场摊位税、交易税等。  

48.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货之不售者。  

 释义:泉府用税款收购滞销商品。  

49. 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  

 释义:仓人管理粮仓,区分九类谷物。

十八. 社会管理

50.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释义:媒氏管理婚配,记录百姓生辰姓名。  

51. 司救掌万民之邪恶过失,而诛让之。  

 释义:司救惩戒民众的恶行与过失。  

52. 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释义:调人调解民间纠纷。

十九. 天文历法

53.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  

 释义:冯相氏观测十二年周期、十二月、十二辰。  

54.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释义:保章氏记录星象变化。  

二十.交通与安全

55. 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  

 释义:野庐氏维护王畿道路畅通。  

56.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山林川泽之阻。  

 释义:司险执掌地图,熟知地形险阻。  

57. 衔枚氏掌司嚣,国之大祭祀,令禁无嚣。  

 释义:衔枚氏在祭祀时维持肃静。

廿一. 伦理规范

58. 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  

 释义:大司徒用八种刑罚惩治不孝、不睦等行为。  

59. 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  

 释义:用六项传统习俗安定百姓,如改善居住、聚族而葬等。

廿二. 环保与资源

60.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释义:山虞制定山林政令,设禁区保护资源。  

61. 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  

 释义:川衡巡查川泽禁令执行。  

62. 迹人掌邦田之地政,为之厉禁。  

 释义:迹人管理猎场,设禁制。

廿三. 外交与礼仪

63.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  

 释义:大行人负责接待诸侯与贵宾礼仪。  

64.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释义:象胥接待四方部族使者。  

65. 掌讶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  

 释义:掌讶按国家等级接待来宾。

廿四. 特殊职官

66.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以索室驱疫。  

 释义:方相氏戴熊皮面具驱疫,为傩礼起源。  

67. 冥氏掌设弧张,为阱擭以攻猛兽。  

 释义:冥氏设置陷阱捕猎猛兽。  

68. 硩蔟氏掌覆夭鸟之巢。  

 释义:硩蔟氏负责捣毁凶禽巢穴。

廿五. 工艺技术释义:

69.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释义:制轮匠选取木材需符合时令。  

70.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释义:匠人建造都城,方圆九里,每边三门。  

71.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  

 释义:制弓需按时令选取六种材料。

廿六. 治国理念

72.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

 释义:用九种纽带凝聚国民,如土地、爵位、贤能等。  

73. 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  

 释义:用八项原则统御百姓:亲爱亲属、尊敬故旧等。

74. 以六典治邦国,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  

 释义:用不同法典治理国家、官府与采邑。

75. 凡治,以典待邦国之治,以则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  

 释义:治国需因地制宜:法典治邦国,法则治采邑,法规治官府。

  总之,《周礼》的经典名句系统展现了先秦儒家的制度理想,涵盖政治架构、社会伦理、经济管理、法律军事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礼与职官实现秩序化治理,至今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文献。其特点在于:  

1. 职能专精:如稻人草人等细分官职,体现专业化管理;  

2. 礼法融合:如八刑与六艺并重,德治与法治结合;  

3. 现实意义:资源管理、市场调控等理念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附3】

《周礼》赋

(以“周公制礼,万世之则”为韵)

和谐书院 李耀君

 

惟周之兴,天命攸格。周公制礼,经纬邦国。六官分职,百工允敕。体天立极,人文以植。

若夫天官冢宰,统御群司。八法驭吏,九赋均施。膳夫羞鼎,庖人荐脂。掌舍维幕,宫正纠非。

地官司徒,敷教在宽。乡三物举,里九比安。稻人潴水,草人土刊。廛市有序,泉府通权。

春官宗伯,礼乐是崇。六器协律,五礼弥隆。大祝祷祀,司服辩容。守祧旧典,天府藏宗。

夏官司马,九伐是宣。司兵授刃,环人索奸。量人度地,司险图山。旗章有制,军旅惟闲。

秋官司寇,五刑用章。三刺求情,圜土明伤。司约执契,掌戮惩狂。犬人供牲,冥氏驱狼。

冬官考工,百艺精微。轮舆有度,钟磬成希。函人为甲,凫氏铸徽。天时地气,材美工依。

至若大司徒之六礼,节民性而防伪。大宗伯之五仪,协神人而定位。

八统诏王,九两系民。本俗安众,乡刑纠伦。体国经野,阜财成均。郁郁乎文,三代之纯。

嗟乎!秦燔典籍,汉缀遗编。郑玄注奥,贾疏钩玄。虽代有损益,而道则昭然。百王不易,万世之则。

赞曰:周公之礼,如日如星。官联职备,典则明刑。后世虽殊,其道可征。勒铭金石,永播芳馨。

 注:  

1. 体裁:采用汉代大赋体式,以四六言为主。  

2. 用韵:分段押韵,暗合周公制礼,万世之则八字韵脚。  

3. 内容:首段总述《周礼》渊源,中分六官铺陈职守,后论历史意义。  

4. 典故:  

    郑玄注奥指汉代郑玄作《周礼注》  

    秦燔典籍呼应《周礼》在秦火后的传承  

    职官名、制度术语皆本原典  

5. 此赋彰显《周礼》体国经野之大义。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8.html

《尚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0.html

《礼记》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5.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春秋》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1.html

三、其他

周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3.html

《仪礼》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302.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王凤仪言行录》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2.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