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孝经》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4-01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点击进入首页:www.hxzg.net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孝经》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曾子(曾参)

一、经典溯源

1作者:

传统认为《孝经》为孔子口述、曾子整理,司马迁《史记》记载"曾子作《孝经》"

现代学界多认为其定型于战国至秦汉之际,是儒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经过汉儒的系统整理。

2时代语境:

成书于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之际,面对宗法制度解体,儒家通过重构伦理体系来稳定社会秩序。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国策使其升格为治国纲领,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被列入官学"七经"体系。

二、思想架构解析

孝亲积福(李耀君书法)

(一)立体化伦理体系:

1. 差序格局:构建"五等之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将家庭伦理扩展为政治伦理

2. 天人同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三才章》),赋予孝道宇宙论依据

3. 生命伦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宗明义章》),建立生命神圣观

4. 政治转化:"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广扬名章》),实现家国同构

(二)实践方法论:

1、生前"养则致其乐"(《纪孝行章》)

2、病时"药先尝"(《丧亲章》)

3、死后"祭则致其严"(《纪孝行章》)

三、历史坐标

1. 制度建构:汉代"举孝廉"制度直接源于《孝经》,成为察举制核心

2. 法律渗透:唐律"十恶""恶逆""不孝"条款皆本于经义

3. 东亚传播:日本《养老令》设"孝经科",朝鲜王朝列为世子必修

四、现代性转换

1. 代际关系重构:在核心家庭结构中重释"父子有亲"(《孟子·滕文公上》)

2. 生命教育价值:"不敢毁伤"的现代安全观与生命敬畏意识。

3. 企业伦理建设:"德义可尊"(《圣治章》)对商业伦理的启示。

4. 文化认同建构:海外华人"祭如在"(《八佾篇》)的文化纽带作用。

五、文明对话中的《孝经》

在个体化时代,《孝经》"立身行道"(《开宗明义章》)的训示,提示着责任与自由的辩证。其"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人生设计,为现代人提供了代际传承与自我实现的融合路径。

 

【附】作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微信交流:330835268

参阅链接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附】

《孝经》目录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要阐述孝道思想和孝治理论,传统上认为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传。其目录结构按章节划分如下(以通行本为据):  

1. 开宗明义章第一  

 总述孝道宗旨,提出“孝”是德行的根本。

2. 天子章第二  

 论述天子如何以孝治国,为天下表率。

3. 诸侯章第三  

 阐述诸侯如何以孝守国,保其社稷。

4. 卿大夫章第四  

 说明卿大夫如何以孝守宗庙、奉行礼法。

5. 士章第五  

 讲解士人如何以孝事君、敬爱尊长。

6. 庶人章第六  

 强调庶人(平民)应勤勉劳作、奉养父母。

7. 三才章第七  

 “天、地、人”三才角度论证孝道的普遍性。

8. 孝治章第八  

 阐述以孝治天下的理想政治效果。

9. 圣治章第九  

 以圣人之德说明孝道的至高地位。

10. 纪孝行章第十  

 列举孝子的具体行为规范。

11. 五刑章第十一  

 指出不孝是最大的罪行,当受刑罚。

12. 广要道章第十二  

 扩展说明孝道是教化之本。

13. 广至德章第十三  

 进一步阐释孝道的至高德性。

14. 广扬名章第十四  

 关联孝道与个人声名的显扬。

15. 谏诤章第十五  

 论子女对父母过错的劝谏之道。

16. 感应章第十六  

 强调孝道能感通天地神明。

17. 事君章第十七  

 说明以孝事君的原则。

18. 丧亲章第十八  

 论述子女在父母丧期应尽的礼仪与哀思。

版本说明: 

 1、通行本为《十三经注疏》中的唐玄宗注、邢疏版本,共18章。  

 2、古文《孝经》(孔壁发现)分22章,但文本内容与今文差异不大,流传较少。




【附】

《孝经》经典词句

一、开宗明义章(孝道总纲)

1.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释义: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由此而生。

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释义:爱护父母给予的身体,是孝的起点。

3.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释义:成就事业、光耀门楣,是孝的终极体现。

4.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释义:孝从侍奉父母开始,延伸至效忠君主,最终成就自我。  

二、天子至庶人章(各阶层孝道)

5.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天子章)  

释义:孝亲者会推己及人,博爱众生。

6.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诸侯章)  

释义:位高者需谦逊节制,方能守孝保国。

7.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卿大夫章)  

释义:卿大夫需谨守礼法,以孝辅政。

8.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庶人章)  

释义:百姓之孝在于勤俭奉养。  

三、三才与孝治章(孝的哲学与社会意义)

9.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  

释义:孝如天地规律,是人类行为的准则。

10. "明王以孝治天下,故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孝治章)  

释义:以孝治国可致太平。

11. "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  

释义:生前奉养、死后祭祀,可致社会和谐。  

四、圣治与纪孝行章(孝的实践)

12.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圣治章)  

释义:父子关系蕴含君臣伦理,家国同构。

13.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纪孝行章)  

释义:孝亲需贯穿敬、乐、忧、哀、严五阶段。

14.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章)  

释义:不孝是法律中最重的罪行。  

五、广要道与谏诤章(孝的推广与修正)

15.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广要道章)  

释义:孝悌是教化民众的核心。

16.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广扬名章)  

释义:孝子易成忠臣,体现"移孝作忠"。

17.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谏诤章)  

释义:子女应谏诤父母过错,避免不义。  

六、感应与丧亲章(孝的超越性与终极关怀)

18.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感应章)  

释义:极致孝行可感通天地神明。

19.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丧亲章)  

释义:对父母生前敬爱、死后哀悼,即尽孝道。

20.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释义:丧亲后需节制哀伤,不可毁伤生命。  

七、其他核心名句

21. "礼者,敬而已矣。"

释义:礼的本质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非形式化仪节)。

22.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释义:不关爱亲人却对外人施爱,违背人性常理(儒家"差等之爱"的体现)。

23.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释义:教化孝道不靠挨家宣讲,而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24.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释义:治家者对仆从尚需仁厚,何况对妻儿?(强调家庭责任的普遍性。)

25.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释义:孝道不分阶层,若说无法践行,只是不愿而非不能。

26.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释义:侍奉父母的态度可延伸至忠君(家国同构),如公务员廉洁奉公可追溯至家风。

28.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释义:人是天地间最珍贵的存在,而孝是最高德行(人文主义雏形)。

29.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释义:孝子之德无穷尽,福泽将延及后代(家风传承)。

30.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释义:君王孝亲方能参悟天地法则(古代"天人感应"政治观)。

31. "长幼顺,故上下治。"

释义:家庭长幼有序,社会才能稳定(如企业层级管理借鉴家庭伦理)。

32.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释义:孝道教育能培养忠臣顺民(传统社会的"德育"基础)。

33.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释义:齐家之才可治国,如范仲淹"先忧后乐"源于孝悌家风。

36、"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释义:君子侍奉上级时,当面必竭尽忠诚,私下则反思是否有未尽之事(如现代职场中的"复盘文化")。此句体现儒家"慎独"精神,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呼应。

37、"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释义:对上级的合理政令要全力落实,对其过失需委婉谏言。此句揭示中国式管理的"和谐辩证法"——既非盲目服从,亦非对立对抗。

38、"《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释义:内心深藏对父母的爱,虽未常言说,但时刻不忘(对应今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强调孝心贵在真诚持久。 

39、"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释义:丧礼应哀而不伤(如"哭不偯"指节制哭泣),祭祀需虔诚("以时思之"对应今时清明节追思)。

40、"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释义:生死皆尽孝,方能社会和谐(现代临终关怀可借鉴)。

41、"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释义:圣王以孝化民,如汉代"举孝廉"制度。

42、"《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释义:德政比强制更有效(与今日"柔性管理"理念相通)。

 


【附】

《孝经》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太初有道,人伦肇启。乾坤定位而孝生,日月垂光而德继。观夫鸿蒙既判,万象以分;血脉相承,一情独系。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今作赋以彰其理,歌其义,明其心,传其志。

其一·溯本:混沌初开,女娲抟土。伏羲画卦以通神,神农尝草而救苦。及至轩辕制礼,颛顼定序,尧舜禅让,禹汤继武。观三代之煌煌,察九鼎之穆穆。何以致太平?曰:"孝悌为枢,亲亲作础。"虞舜负米于苍梧,曾参啮指于寒户。斑衣戏彩以娱亲,子路负薪而泣露。此皆血泪凝珠,丹心化炬。感天地以生春,贯古今而作谱。

其二·明伦:夫孝有五等,德分三才。天子敬天以保民,诸侯守土而消灾。卿大夫言循典法,士修身以立阶。庶人竭力而奉养,各安其分,各守其怀。晨昏定省,冬温夏凊;出告反面,进退无乖。故《蓼莪》之诗悲昊天,《白华》之咏叹孝哉。若乃缇萦上书以赎父,伯瑜泣杖而哀衰。黄香扇枕温衾,江革行佣供醢。此皆人伦之极则,万世之丰碑。

其三·弘道:孝非止于养,贵在尊亲。立身行道以扬名,忠君敬长而显仁。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闵损芦衣,家门复春。董永卖身葬父,仙娥夜织;王祥卧冰求鲤,孝感河神。观夫《孝经》十八章,字如星列;圣训三千载,义似日新。谏诤不陷于不义,战阵无忘乎此身。斯乃经纬天地之纲,匡扶社稷之轮。

其四·化育:昔者仲尼叹麟,曾子授业。汉武独尊儒术,唐宗亲注经牒。宋明理学阐幽微,康乾盛世刊玉牒。看今日寰宇,虽科技蔽天,物欲横劫。然乌鸟反哺之情,羔羊跪乳之怯,犹存天地之心,未泯人伦之睫。故曰:树欲静而风难止,子欲养而亲恐躐。惟守寸草春晖之念,方成参天凌云之业。

至哉,孝道!上极青冥,下彻黄泉。融冰雪以为川,聚星火以燎原。愿此赋作金石之声,传于四海;化甘霖之泽,润及大千。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礼崩乐坏复归其弦。则天下大同,其在斯焉!

注释:躐:读liè,本义为超越、匆忙,引申为时间被意外打断或父母年迈逝去。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