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论语》导读
发表时间: 2025-03-27来源:和谐中国网书院

【和谐中国网经典普及工程】

《论语》导读

 和谐中国网书院 李耀君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下是对其时代背景、作者、思想核心、经典词句及现代意义的简要解析:

一、时代背景

1.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年)  

《论语》成书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正值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动荡时期。旧有的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崩溃,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失序状态。

2. 士阶层的崛起  

贵族垄断知识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开始探索社会重建的路径。

3. 思想争鸣的序幕  

这一时期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奠定基础,儒家思想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体系。

二、作者与成书

1.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出身没落贵族,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晚年整理《诗》《书》等典籍。

2. 编纂过程  

《论语》非孔子亲著,而是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言行记录整理编纂,成书约在战国初期。汉代的鲁论”“齐论”“古论三种版本经郑玄整合后定型。

三、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李耀君书法)

1 最高道德准则,包含爱人(仁者爱人)、克己(克己复礼为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三层内涵

2、 礼社会规范与秩序载体,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反对形式化(人而不仁,如礼何

3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终身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4、中庸反对极端,强调过犹不及,追求动态平衡的处世智慧

5、孝道 孝悌为仁之本,包含物质奉养与精神敬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政治理想德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

四、现代意义

1. 道德重建  

面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可重塑人际信任,如己所不欲原则对网络暴力的反思。

2. 教育革新  

有教无类推动教育公平,因材施教呼应个性化教育趋势。

3. 社会治理  

为政以德启发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秩序观助力法治与德治结合。

4. 文化对话  

和而不同为文明冲突提供解方,2018年《论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重要人文典籍。

5. 心理调适  

不怨天不尤人(宪问篇)的积极心态,契合现代心理韧性培养。

6. 商业伦理  

日本论语加算盘经营哲学(涩泽荣一)证明儒家思想与市场经济兼容性。

总之,《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源代码,更提供了应对现代性危机的东方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40余种语言译本,其学习型社会”“道德金律”“中和思维等理念持续焕发生命力。正如李泽厚所言:孔子活着的,不是典籍中的教条,而是仍在参与构建中国人心灵结构的文化基因。

附:《论语》经典词句

一、学习之道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释义:学习后经常实践,不很愉悦吗?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领悟新道理,便可为人师表。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懂得学问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以它为乐。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释义: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  

 释义:众人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二、修身养性

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每日反省三件事:为别人做事是否忠诚?对朋友是否守信?老师和长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做到了?  

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贤者要向他看齐,见不贤者自我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不足  

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君子心胸开阔,坦坦荡荡;小人常小肚鸡肠,忧愁不安。  

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质朴过度显粗野,文饰过度显虚浮,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1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君子严于律己,小人苛责他人。

三、仁德为本

1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释义:约束自身以复归礼制即为仁,天下将因之归于仁道。  

12. 仁者爱人,知者知人。(《颜渊》)  

  释义:仁者关爱他人,智者了解他人。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仁者不因求生损害仁德,宁舍身也要成就大义。  

14.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释义:仁德之人推己及人,助人实现所求。  

四、礼乐教化

15.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释义:不学礼制,无法立足社会。  

16.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释义:礼的作用以和谐为最高价值。  

17.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释义:不合礼之事不看不听不言不行。  

1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yue。(《泰伯》)  

释义:以诗启蒙,以礼立身,以乐完善人格。

(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9.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释义:无仁德者,礼乐徒具形式。(仁德是礼乐的根本)

五、政治治理  

2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释义:政治即公正,执政者以身作则,谁敢不正?  

2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释义:以道德引导、礼法约束,民众知耻而自律。  

2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释义:不担任某职位,便不干预其事务。  

23.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  

  释义:提拔正直者置于邪曲者之上,可使不公者改正。  

24.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  

  释义:百姓富足,君主怎会匮乏?反之亦然。  

六、孝悌为本  

25.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释义:孝悌是仁德的根本。  

2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释义:父母在世,不出远门;若确需远行须告知方向。  

27.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释义:仅父母物质条件不算孝,若不敬,与养犬马何异?  

28.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释义:劝谏父母需委婉,若不被接纳仍恭敬无怨。  

2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释义:牢记父母年龄,既欣喜其长寿,又忧惧其衰老。  

七、处世交友  

3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释义:君子求存异和谐相处,小人表面和谐相处,其实是貌合神离  

31.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益友有三种:正直、诚信、博学者为益友;损友有三:谄媚、虚伪、巧言者为损友。

32. 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志向不同者,不必共商大事。  

3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却不团结。  

3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释义:真诚劝告并引导朋友,若不被接受就要停劝,免遭羞辱。  

八、言行之道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释义:君子言语谨慎,行动敏捷。  

36.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释义:先实践承诺,再宣告他人。  

37.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释义:古人慎言,因耻于自身做不到。  

38.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  

  释义:大言不惭者,实践必难。  

39.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释义:花言巧语、伪善讨好者,少有仁德。  

九、中庸思想  

40. 过犹不及。(《先进》)  

  释义:过分与不足同样有害。  

41.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释义: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但民众已长久缺失。  

42.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释义:若找不到中庸之人交往,也可以选选激进或保守者。  

十、天命与人生  

43. 五十而知天命。(《为政》)  

  释义:五十岁领悟天命使命。  

4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  

  释义:君子敬畏天命、尊长与圣人教诲。  

45.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宪问》)  

  释义:不抱怨天,不怪他人,从基础学起终能通晓大道。  

十一、其他哲理  

4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释义:工匠要做好工作,必先磨砺工具。  

4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释义: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尚可努力。  

4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释义:即使三军没有将帅,普通人志向不可剥夺。

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导意见

交流微信330835268

【编者简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陕西合阳人,陕西师大毕业,国学教育指导师,《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者,和谐中国网创始人,和谐书院院长,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附】

至圣先师孔子赋

和谐书院 李耀君

凤鸟衔书过阙里,泗水烟波映苍穹。周室衰微礼乐废,八方星火照圣踪。鲁壁藏书存古道,杏坛春满化愚蒙。三千弟子承薪火,六经文字贯长虹。

天纵玄圣降尼山,麟吐玉书启鸿蒙。十五志学追三代,三十立教开新宗。删述六经垂典训,祖述尧舜道统崇。发愤忘食乐忘忧,韦编三绝夜灯红。 

周游列国困难重,陈蔡绝粮道未穷。席不暇暖传仁义,车辙印月照霜蓬。见麟绝笔春秋著,获麟而泣天命通。泗水琴音凝夜月,太山松韵响天风。

杏坛设教破门庭,有教无类启愚衷。六艺精微传心印,四科十哲列云龙。弦歌不绝闻韶乐,礼容周旋见素衷。子路结缨全忠义,颜渊箪食守固穷。

秦汉尊儒定一统,唐宋释奠礼尤隆。阙里桧柏含元气,文庙金声振九重。天若不生孔仲尼,万古长夜难有明;地若遗失儒圣道,八荒尽长大蒿蓬。今观四海大一统,喜看华夏文运兴。★


【附】经典导读系列链接

《论语》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0.html 

《道德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1.html 

《易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3.html 

《孝经》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0.html 

《大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5.html 

《中庸》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6.html 

《孟子》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89.html

《阳明心学》导读

http://www.hxzg.net/html/62-14291.html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

为全国各类优秀机构和个人

制作精美【专题图文宣传】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彰显和提升美好形象

联系微信:330835268

 

欢迎全国优秀书法家书写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中华文化系列歌诀》

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撰)

 

奋进新时代 形象添光华

和谐中国网(和谐网

打造机构和个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为AI搜索编辑提供素材)

 

征稿启事

一、目的:

为促进全国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后疫情时代取得大发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机构和个人的新形象,打造机构和个人IP,和谐中国网(和谐网)特开展“奋进新时代,形象添光华”活动。

二、形式:

在“和谐中国网(和谐网)”www.hxzg.net(点击网址可进入首页)作全面的图文展示,打造机构和个人IP.

【范例】和谐网总编李耀君个人IP:

http://www.hxzg.net/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机构:必须是在国内合法的注册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均可(须提供注册证照的照片)

2、个人:必须是守法公民。

3、文字简介:机构5000字以内,个人2000字以内。

照片:机构15幅以内,个人10幅以内。

文字和照片必须实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规。

(本网是发布平台,如有不实内容,文责自负。)

4、编辑和网络服务费:

个人600元,机构1200元(增值服务:1.每年可补充完善一次;2.可赠送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原创书法一幅)。【如另有特殊发稿要求,编辑服务费另商】

四、联系微信:330835268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