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有人曝出,认为“做民间借贷,利息越高,风险越大,利息越低越安全,利息低了,借贷者成本就低越有钱还你。其实情况恰恰相反,有人认为:利息越高越安全,利息越低越不安全。有人在博文中打了个比方,一个千万富翁借五百万元,其中一百万向他的亲戚借,没有利息。向他的同学借,一分的利息。向朋友借一百万,两分的利息。向我借,三分的利息。谁最赚钱?我最赚钱。他先还三分的,再还两分的等”这样的表达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权威专家-中国担保协会秘书长张信良先生
记者:请问张秘书长,您对以上观点是什么评价?
张信良:我个人认为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赞成。如果是自己做民间借贷的出借人,且不想因为资金问题而跑路的资金捐客,更是需要如此行为。我曾经一个朋友, 5年前在做个人民间出借人,自己有5000万自有资金,主要给熟人和好的企业补充流动性,后来自己的资金不够了,就向亲戚朋友借入资金,后自己再借出给别人,他就有1-3分不同的月利息借入,3-5分的月息借出,只要收回本金或则利息后要归还别人的时候,都是归还利息高的,因为自己的资金成本就低,压力就少,就会如此行为,这是资金中介人的行为且规模不大。但我们面对的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而不是资金中间商,企业是要计算综合成本,且使用资金分1-2天、10天内、月度、季度和年度,对于月度借款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超过月度我认为是风险挺大的,特别是年度就是非常大风险,我的认为出借人年化收益率不要超过9%的民间借贷利息,否则就会本金没有。
记者:您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认为?
张信良:因为和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接触多,且调查过不同企业的需求,也做了专门的市场分析和数据分析。因为风险是靠节点控制的,只要节点越多风险就越少,因为参与的流程和部门及其人员就多,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思路及其了解的风险信息就多,判断就准确。比如多家公司合作,就可能是融资中介、担保公司、银行、出借人四个主体作为风险控制点,因此只要对自己负责的组织和个人就会把风险看的重,就会不能一个机构说了算,当然时间可能长点,今天决定的事明天决定,但风险肯定低。因为控制风险,所以都要养人,因此都有费用,这样企业的总成本就可能是15-19%,加上自己的资金和亲戚的资金、朋友的资金和银行的资金,平均下来的成本可能就是10-12%,对于一个相对产业较好的企业都是没有风险的,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出借人的年化收益率在9%以内了。当然,对于那些高利润企业,特别是垄断利润行业的或则寻租的企业就不能说了,但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我们更相信稳定和安全高于一切。同时,对于借款几天或则一个月的当然利息高点可能有效果,但要注意跑路的企业和资金中介是可怕的,月息20分都敢要,因为准备跑路了,不要说利息,本金都没有了。
记者:您这样说,民间资金借贷是不是风险很大?
张信良:当然民间借贷比银行和债券和证券市场借款风险要大,特别是出借者,更要注意风险。
对于不懂金融的不要轻易相信资金中介者和所谓的大企业,更不要看表面风光的,如买了多少房、买了多少车、投了多少产业等。因为真正发展的人都会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变现快且稳定增值的投资是他的偏好,说明会理财。有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就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真正做事业的人都会在一个行业里专研和发展,当发展很好了才可能二元化、三元化、多元化发展,这个时候才会差流动性,但已经有一个拳头产品和品牌了,融资就变得简单了,这个时候借钱给他们是没有风险的。对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最好介入专业的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因为他们要为自己负责,流程和风险的把控和预防是很严格的,同时也增加了出借人自己的保险成数。但选择担保机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记者:出借人如何选择正规的担保机构?
张信良:我在前几天已经回答了。简单点就是取得融资性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证书的有资质的机构。具体可以问身边的法律朋友和金融朋友,同时自己多在网上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等。
记者:现在的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在做、担保公司在做、投资咨询公司在做、商务咨询公司在做、还有更多的其他机构在做。这些机构做合法吗?
张信良:首先是对机构的功能的了解。小额贷款公司就是只贷不存的机构,和典当行一样,区别是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到银行拆借;担保公司就是担保和放大比例及少量投资;其他公司就是融资介绍和咨询等。如果超过这些功能,轻者超范围经营,重者非法经营等。合法否由国家司法机关定性。
记者:最后请问?对于民间资金出借人利息高还是利息低风险小?
张信良:我个人对从事担保10余年的调研和小额信贷的考察等,综合很多机构的意见与我的基本一致,不能太低,更不能太高,是银行存款的2-3倍即可,这样长期且稳定,也符合支持中小企业和人性的心态平衡。因为好多时候客户不还款是因为心态已经失去了平衡,产生了对出借人高成本的愤恨等。
谢谢张秘书长,我们的沟通很愉快。非常感谢您的权威专业与为人和蔼,为我们提供了借贷方面的权威参考指南,我们作为媒体要大量宣传和普及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