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国书画院院士谢平利先生随笔
发表时间: 2009-12-19来源:

  “圈”之漫说


  圈,时下可真是一个时髦而高雅的物品。
  “文化圈”、“娱乐圈”、“明星圈”、“名人圈”、“文学圈”、“学术圈”、“企业家圈”不一而足,国内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也给这圈那圈开辟了好多专题节目,供圈内圈外人欣赏。由此可见,“圈”的行情看涨,“牛气”十足。谁也无法确切地统计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圈”在生长繁衍。然而,各种各样的“圈”眼下正以蓬勃之势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大有遍地有圈草木皆圈无圈不入无圈不成说之象。这是无疑的。
  如果要给这样的“圈”下一个贴切的定义恐怕是十分困难的。也许,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圈吧,银河系是个圈,太阳系是一个圈,地球是一个圈,亚洲是一个圈,中国是一个圈,以此类推直到每个自然人。就人体内部而言,也可以分成一个又一个地圈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等,不都是“圈”么?可见,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会无限地“圈”下去--只要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自然的圈。当前流行的行行色色的“圈”大都不属于此,这种人为“圈”的出现和存在能够证明社会空气和土壤的宽阔,能够证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追求归属感认同感的普遍心态。它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说明其本身具有一定存在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圈”之存在犹如人的存在一样,它也有一个档次水平高低、眼光见识高下、社会价值大小、份量轻重之异、利人利己之分、心胸宽窄之别、生存寿命长短差异之类的问题。就象这人和那人一样,此圈与彼圈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圈”之所以为“圈”,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界限,一种分别,也是“天地之间一秆称”--如果大家都半斤八两平分秋色,那还叫什么“圈”呢?
  大约圈里人的感觉圈外人不好妄测一样,彼圈的感受此圈怕也是难以完全知晓的,最少有的“圈”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要不,本世纪“可以和少数公认的权威同登‘无双谱’”的钱钟书先生,为什么会那有著名的“圈外的人想跳进去,圈里的人想跳出来”的惊句!
  看来,钱老是深悟“圈”之道的大家权威而无疑了。
  关于钱钟书先生,作家柯灵曾有一段精彩而深刻的描述:“钱氏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二者互相渗透,互为羽翼,浑然一体,如影随形。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绝傍前人,熔铸为卓然一家的‘钱学’。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灵心慧眼,明辩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水晶般透明与坚实,形成他立身处世不穷的惊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惊句。渊博与睿智,二者缺一,就不是钱钟书了。”
  与“钱学”同时进步的是大大加快了的时代的步伐,微机进入了千家万户。微机大都有“联想”功能,耐人寻味的是,当你键入“圈”以后,紧接着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出来一个字--唯一的一个字:“套”!在微机“想”来,有圈就有套。这恐怕又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吧。而要做到钱老那样的“进得去,出得来”,“看得透,撒得开”,“神而化之”,“渊博与睿智”,若是没有相当的舍己精神与勇猛的修炼功夫怕是万万不行的。
  同日益见长的“圈”的行情相反的另一面,也是无可置疑的,这世界上打破各种各样“圈”的事,也正在以不可抗拒的蓬勃之势,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义无返顾地生长着发展着壮大着,以打破封闭,打破愚昧,打破偏见,走出小圈进入大潮,以他之长补己之短,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和人民为特征,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对外开放”就是其中一例。自然,改革开放的最终结果也可能形成一个更大的圈,那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人永远扬眉吐气,而不至于重蹈“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这也许就是那位深受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爱戴的伟大的世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的那一个圈吧。
  可以断定,形形色色的“圈”,只有与时代与民族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时候,只有当它融合于定位于“大圈”以后,它才有份量,有价值,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令你多么精致高雅的“圈”,都会被岁月所消蚀、被大潮席卷而去的。


  化逆为顺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不平事,总有一些与自己愿望的相反的事情的发生。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这大约就是逆了。逆其实就是不顺心,不随意。就像人生本身是一个过程一样,所谓逆只不过永远是一个过程、一种现象而已。
没有永远存在的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顺。而所谓顺也不过是将逆化解得快、化解得圆满罢了。
所以,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逆、顺的分别,它们原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大逆里面孕育着大顺,包含着大顺。不论是先哲老子所谓“祸兮福所倚”,还是当代经济学家、政治家据说的危机危机,危中本身就包含着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化危为机,转危为机,危中求机,危中生机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政治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实践证明他们是高瞻远瞩的,是非常有见地并十分正确的。
  所以出现逆,还是由于人有其理想、追求与执着的缘故。有了这些,人就会对一些事物或者人有要求,有期望,当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没有能实现或达到的时候,便会有一种类似挫折的感受也即“逆”的感受。因而,逆与不逆,严格地来说并不在于事物本身、不在于人的外部,而在于人自己,在自己的心里。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种环境,有的人可能以为受不了,而有的人则感觉很平常,有的人可能本身就喜欢如此。这与人的综合心理素质有关,与人的大脑系统的反映速度、强弱有关,特别是与人的追求、价值、人格、好恶等等有关。
并不是说有理想、有追求是一件坏事情,恰恰相反,这正是一个人能够思考、能够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这个人的存在价值以及他的档次就要大打折扣了。对于不顺心的事情反映强烈反映快也不是一件坏事情,这说明这个人的脑力充分,思维敏捷。但如果处理不好对自己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痛苦或伤害,或者会将此漫延到他人──如家庭成员、工作同事等,有碍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家庭和睦、团队和谐。
       化逆为顺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度的的问题。与人有关的所有问题都有度,不到位不行,超过限度也不行,“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像行车,铁路有一定的宽度火车才能通行,公路有一定的宽度车辆才能安全正常通过一样,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总结提高,努力将自己的思维放到一定的范围、一定的宽度之内,这样又如同行车,速度再快也不至于伤害自己或他人了。
        化逆为顺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以正抑邪、以真验假,以美映丑,以善制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确的道理、正确的规则、正确的行为,也犹如行车,我们不能以违反交通规则来处置他人的违反交通规则,不能以仇恨对付仇恨,以无赖反对无赖,用错误纠正错误。
化逆为顺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变逆为顺,逆中生顺。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总不能守株待兔般的坐等“顺”的来临,这是不现实的。同时,顺并不在外部而在于自己的心中,顺是对逆的化解和圆满处置,当逆来时,应当像对待顺一样去迎接、去享用、去化解它,给它一个笑脸,对它一个和谐。这样“逆”就会像粪土之于庄稼一样,对你变成有用有营养的东西了。逆就不是原来意义上顺的反对者、阻挡者,而成了顺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创造者了。因而,逆也就为之顺了。


 以道而行


  以道而行,是人们从事任何事情要并且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道者,道理也,真理也,通道也,通路也,内在规律也,行为规范也。行者,实践也,做也,实行也,实施也,习也。所谓以道而行,就是按照道理办事,按照真理前行,按照规律办事,按照规则规范做人。犹如行车,应当自觉做到:在双黄线以内行驶,红灯停,绿灯行。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事物,它们各不相同,各不相通,有的各不相容。为什么,是由于它们各自的道有所不同而已。而我们所说的学习,其目的就在于探索、发现并掌握其中的道理、真理、规律和规范,从而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少碰钉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正确而且成功的极率,进入一种近乎自由的境界。
  以道而行的首要条件,是掌握道理,即“得道”。古人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说,只有掌握了规律,拥有了真理,懂得了规范,一句话,我们只要在道理上能够站得住脚,那么,我们就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的帮助,而且,可以得到无形的真理即道的帮助。那么,我们做事情就容易成功了。
  依道而行的另一层次,是指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之中,在我们懂得道理的同时,关键还是要行──也就是要做,要实践。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实际上是追求与掌握的过程,“习”实质上是在强调使用、运用与实践,实际上也是行的意思,追求真理与运用真理的乐趣就在这里。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道理,然后按照这一道理去行动,去做事,并验证和实践这一道理,这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学而时习之”,边学边实践,又学习又做事,这应当是学习的原有的而且是应有的本质含义。否则,今天学习,明天温习,温来温去,吃剩饭似的,何乐而有呢?
  其实,在我看来,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崇尚行动和实践的,尤其是我们以前曾有诸多排斥的唯心主义也是强调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统一的。《西游记》中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法号又叫“行者”,无论从字面还是从实质上看,他就是一个伟大的努力做事的实践家。从理论上要“悟空”,从实践中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行者”,既要悟—学习,又要行—实践,不能空洞地就理论而理论,就实践而实践,既不能做空头理论家,也不能做盲目实干者。综观一部《西游记》,说白了,它其实是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为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与智慧,认真而勇猛精进的奋斗者与实践者的故事。
  可见,行必须是以道而行,是在道的指导下的行;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道;道,需要探索,更需要一大批实践家去为之奋斗和不屈不挠地努力,它既是行的指导和规范,又是行的目的和意义。
  道为行存在,行为道证明;道指导和指挥行,行支持和验证道;道如人首,行如人体;道为行提供精神和思想,行为道提供基础和养料,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扩充和发展其道。
  以道而行,道在其中,行在其中,道行合一,大道无碍。


路在足下


  由杨洁女士执导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受到国内外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该剧是不是完全对原作有十分清醒和深刻的理解,是不是能够向人们展示《西游记》作者要向世人讲明白的道理,是不是对其中的道理有所感悟和认同,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该剧有一个十分好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它的美好的旋律以及蒋大为那声情并茂的演唱,非常优美。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论我们在追求什么,不论我们在为什么样的目标而前进,都应当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认识到,路就在自己的足下,还要靠我们自己去走。
  路在自己的足下,最少有两个方面要靠自己去很好地把握:一个方面是思或者叫做知:对路的认识,对路的见地,对路的感悟,对路的选择,以及对路的铺就及修补,这些都要靠自己的大脑,古人称作心,这也是一个人的道,一个人的命。道,也就是命。因为这些都显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本质区别,显示一个人的水平、能力、人格、风度、追求、文化、教养、档次、文明程度等等。另一个方面是行或做:如果一个人有了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见地,将它束之高阁,或者永远停留在高谈阔论上,并不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实践,不做,那么,这种认识,这种思想再好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在这种正确见地的指导规范下的实践,则是万事成功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单位,一个成功的政党或国家,都需要这两个方面的巧妙而和谐地结合。
       这一道理又让我们明白了应当如何对待自己:
      人要长久,必须舍得用脑,也要不断地养好自己的心和大脑,不断地修心养性,努力使自己的大脑和心性处于最佳状态,学会独处,学会独思、独断,学会养静,静修。做到心静神安,心情宽松舒畅,让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心力去悟道,悟与路有关的各种问题,规划并设计好自己的路。
      人要长久,要舍得动手,同时爱护自己的手,它是我们一切想法得到实现的重要将士,维护好自己的手,就是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三军将士,经常活动它,运用它,使之常常处于机动灵活状态,随时听从人的首脑的指挥,为心服务,为足服务,为我们修出更多更好的路来。
      人要长久,要舍得用足,同时爱护自己的足,使之温暖,使之柔和,使之灵巧,并尽一切可能多活动,尽量地多使用它走路,少乘车,少开会,少久坐,人们经常所说的朝气蓬勃或暮气横秋,都是从一个人的脚上去观察,而不是从人的脸上去观察和判断的。陈立夫先生说,养心在静,养身在动。至理至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简而言之,人要成功,一要靠大脑--心,一要靠手--足。
       用心谋路(规划与设计),用手修路(拓宽与修补),用足行路(实行与奋斗)。这应当是成功的秘诀。


解放心信


      人的修炼就是思想的修炼、心信的修炼。人的解放其实也是思想的解放、心信的解放。
心信,是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认知程度、肯定程度和信赖程度。人的心信是自然形成的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修炼来塑造的,也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而且应当解放的。
      人与人的差异,从一定意义和层次上讲,是心信的差异。人们在幼小的时候,其知识、能力十分接近,到成人时各方面较大差异,所谓“天壤之别”。纠其原因,从客观方面讲,环境、经历使之然也;从主观方面讲,修炼、心信使之然也。同样学习,或同样干一件事情,最初人们的愿望、动机是十分接近的,但若干年后,他们的差别是很大,结果悬殊,纠其内存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心信不同的缘故。
      判断一个人接受教育、学习的效果及其成败,从内在方面,应当看其心信是否得到提高。人所以要接受教育、要学习、要修炼,除了掌握知识,适应社会,服务人类的同时,就自己一方面讲,还是为了使自己从精神上得到进步,得到充实,得到解放。所以需要进步、充实和解放,是由于一个人的见识与学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如果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从本质上是不可能的,任何社会和环境可能对人造成一定压力(或危压),而个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信,就不可更好地适应并改变环境。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某种知识或学说,如果能够使接受者树立一种正确达观的心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对未来均有一种向上的态度,那么,这种知识或学说就是先进的、进步的、科学的。反之,这种学说就是落后的、反科学的。
      人的心信应当是坚定不移而它的外在表现并不是一陈不变的。由于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随时随地是处于矛盾之中,由于人的认识是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人的心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上的变化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喜怒哀乐,人皆有之。要求人们不变,几十年保持一种现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所追求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变中有不变,即我们的根本不变,我们从小所追求美好事物与未来的宗旨不变,理想不变,神不变,心不变;而变化了的应当是我们与社会同步前进,与生活同步前进,与科学同步前进的种种表现,是我们为了达到我们的宗旨、理想和希望所作的种种努力--它们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地域或不同阶段有所区别而已。不能舍本求末,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了根基。与时俱进,此之谓也。
      判断一个人的心信是否得到解放、是否坚定、是否一贯,其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看他的言行是否在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的前提下,同时提高而充实了自己,始终如一地完成了自己应当实现的目标。只有不断地调整、充实并提高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提高心信,增长智慧,善始善终,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