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北京高校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中国书法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10国粹菁华——民俗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教育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讨会及论坛” 、“大师风采专题纪录片”等一系列大型国家级关于传统手工技艺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型文化活动在北京国粹苑隆重开幕,本次参加大会的主要领导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副司长马盛德、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陈向红、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丁和祥、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克、全国政协相关领导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由中华仓颉文化网组织陕西代表团24人一行,参加首届2010-国粹菁华民俗文化节。同时参加的项目有仓颉汉字文化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皮影、剪纸、布艺、农民画、景谷画、面塑、染布、烙画、凤翔泥塑等项目。
文化部艺术开发中心主任袁雪征参观陕西展区并与全体成员合影
仓颉文化品:
仓颉是文字的创造者,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文明之源泉,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公司依托仓颉故里资源优势,以书法、绘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所创意制作的知足常乐、自食其力、蝌蚪文、鸟迹书、象形文字、古文字、西安碑林、仓颉庙、光武将军碑等拓片,运用“仓颉”品牌以中华仓颉文化网络为载体,形成“仓颉轩”汉字民俗文化品牌连锁店,着力创意策划、体验、传承、文化品加工、销售、中华仓颉文化园项目开发为一体的仓颉文化产业基地,实现仓颉文化繁荣与产业共赢的经济文化体。
陕西皮影:
陕西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是皮影的发源地。 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李兴华烙画:
李兴华于1948年2月2日出生在皖北萧县东阁村。他是清雍正朝代两广总督江南代管李卫之十九世孙。1953年,李兴华随父母迁居到我县西固镇庙前组,这一呆就是大半辈子。1996年,李兴华开始创作自己第一个烙印画作品,他找来木板、传统烙铁,先用铅笔在木板上做了第一幅山水画,然后在将烙铁烧热,开始临摹。如今李兴华烙笔艺术渐趋炉火纯青,作品已达百余幅,又好多都被书画爱好者作为珍品收藏。他办“个人作品展”,使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烙笔画,喜欢烙笔画,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陕西面塑:
面塑艺术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如今,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陕西西安面塑艺人何栋,用食用的面粉则用澄粉、生粉等调制。在手中经捏、搓、揉、用塑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以及各种故事、戏剧、人物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观众喜爱的工艺美术品,面塑作品不霉、不干裂、不变形、不褪色。
陕西民间剪纸: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景谷画:
陕西咸阳景谷艺术苑是由工艺美术大师张景林于1989年策划创建的,景谷艺术画,是以五谷为本体,经过特殊加工,以其原有自然色泽创作出的一种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纯天然纯手工原生态艺术品。
马勺脸谱:
旅游界盛传一句有趣的话:“北京观墙头,南京吃鸭头,杭州赏丫头,西安看坟头”。
西安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若要了解秦汉盛唐的历史,非得去那里不可。我便是受了这样的诱惑,数次奔赴西安的。喜欢独自在古城的街巷里徜徉,更喜欢那些充满了古老记忆的陵寝墓地,从半坡母系氏族遗址,到秦始皇神秘的陵冢,到西汉卫青霍去病将军大气磅礴的碑陵,到武则天安息的山脉,一路走来,能依稀感受到来自远古文明的召唤。 在陕西宝鸡凤翔的一个小村子,找到了这种叫马勺的工艺品,爱不释手。据村人讲最初马勺是家家户户农人们用来给马喂饲料的工具,后来马养得少了,马勺也闲置了,被挂在墙上又不舍得丢弃,就有好事的能人在上边绘了图案,用来辟邪,也成了家居装饰。再后来,有旅游的客人来了喜欢,要出钱买走,村里人便知道这也是工艺品,可以换钱的,自然也就特做起来。在那个村子,家家户户几乎都可以买到村人自己制作的色彩绚丽的马勺,图案多是京剧脸谱,马勺的形状不一,长短方圆,图案却是随形附绘的。不知怎的,我联想起了格调独特的秦腔。
陕西农民画:
农民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色彩明快,画面清新淳朴,和中国传统画作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画讲究留白,而民间画视角饱满,如种地一样,不让一寸土地闲着。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画乡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农民不是用双手在画画,而是用他们的心灵在画画,其构图、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可以清楚的看出农民画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农民画与优美的西部民歌一样,它抒发中国农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它歌唱着自己日新月异的美丽家乡,它洋溢着三秦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本色,闪耀着现实的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她所取得的荣耀声誉和巨大成果凝聚了多少画乡人的汗水和心血。位于西安西面的户县,农民画兴起于五十年代末,是一些从事剪纸、泥塑、窗花、皮影戏的民间艺人的绘画,近年来,发展成为极具民族风情的艺术形式,并逐渐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青年民间艺人胡新明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和交流,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殊荣,曾多次参加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会,获得多项大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彩绘泥塑是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是镇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陕西韩城染布:
民国年间,土染业在工艺和规模上均无大的发展,主要设备仍是简陋的清车(木制的洗布专用设施)、染缸、棒锤、杵衣石;生产经营方式仍是手工操作,来料加工。据民国36年(1947)统计,当时县城有染坊2家,从业者5人。昝村、西庄、芝川、王峰、卓立等地各有1家,每家从业者2~3人不等。除染一色布外,还可于染前用线在布上扎制如“蝴蝶”、“梅花”等图案,染出蓝中透白或红中透白的各种花布来,用作被面、门帘,妇女及儿的服装面料。
陕西布艺:
布艺是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如动物身上的装饰性的花卉等,都是通过简和绣的工艺制作而成。布艺主要依赖于凤翔传统的民俗而存在,孩子满月时,外婆给外孙送布艺老虎或布艺麒麟是毕不可少的一件礼物。布艺的造型典雅考究,颜色简洁明快,形象逼真可爱,天然成趣。 中华仓颉文化网采风:韩文学
媒体报导单位: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CCTV4、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交通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频道、北京青年报、精品购物、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娱乐信报、广东电视台、中国经营报、中国政协报、网易、北京晚报新京报、中华仓颉文化网、
文盟:
中华仓颉文化网、和谐中国网、中国文化管理网、文化中国网、中国汉字网、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 、看中国网、农博网、中华国学网、中国商学院网、孔子学院网、汉字宫网、中国景点网、黄帝灵网、字世界、一元一国学网、汉字书同文网、中国文化交流网、中国科教培训网、中国县市网、中国牧青网、中国艺术家联盟网、中华汉字姓名信息研究网、中国教子网、和谐陕西网、国际商报社陕西频道、亮宝楼文化艺术网、希高教育网、开仁科教网、陕西艺术人才网、汉典网、大众中文网、魅力陕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