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精准扶贫报道的发展方向
朱耘娇 闫帅行 周润泽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衍生出了由不同媒介形态相互融合的新媒介形态,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播渠道相结合新作业模式。在这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精准扶贫的报道与传播方式,乃至扶贫工作形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与创新。
新媒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所传播的内容及形式更加感性化。能不能讲一个好故事,成为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事件具有了人的维度,才值得传播;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信息变得具体。纪录片《中国扶贫故事》,通过记录一个个普通中国人战胜贫困的真实故事,向受众传递了贫穷不是宿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信念。澎拜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通过记录“90后”第一书记的成长历程,挖掘脱贫攻坚战场上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展示出社会发展成就和新时代青年人的奋斗青春。系列短视频《加油!脱贫攻坚》,由央视主持人海霞将人物故事娓娓道来。向上的题材向下做,向下的题材向上做。这些故事不尽相同,故事中主人公的坚持、彷徨、奋斗,及他们的生存智慧都成为脱贫攻坚战最生动的注脚。好故事,可以改变信息的价值,实现受众从浅层次的情绪共情向深层次的认知共情转化,最终通过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
新兴数字媒介降低了受众参与社会传播的门槛。脱贫带头人、驻村帮扶干部、贫困户、参观脱贫村庄的游客、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都可以成为一个编辑,拿起手机记录身边的扶贫故事、展示扶贫成果。有数字显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快手在国家级贫困地区记录生活的视频总数超29亿条,点赞数超950亿次,播放量超16538亿次。生活、三农、亲子、情感等内容是贫困地区用户最爱发布的短视频类型。由此可见,关注、拍摄和分享身边大事记”为样本,讲述这个群体走入贫穷深处,发光发热,趟出希望之路的故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展示脱贫攻坚进程,引起受众共鸣,凝聚社会共识,汇聚攻坚力量,并进一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自媒体,地方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更具地域性特征,更能吸引地方受众,尤其是其脱贫攻坚报道,不仅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为广大脫贫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帮助。
新媒体自身有着极高的传播效率——它打破受众和传播者的界限,每个受众都可以衍生成“媒体”去影响更多人,其传播量是成倍甚至成指数增长的;它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受众随时、随地想看就看、想点就点,令传播有着高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通常,地方广电媒体通过时段固定的电视新闻节目播放的扶贫报道,可以和基层党建组织或村委会联动让贫困户集中观看,对扶贫政策宣传与农业产业知识讲解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是,扶贫农副产品销售与推广的信息等则不太适合这种仅在固定时段播放的模式,有能力、有需求的用户如果想要获得这些信息首先需要知道该电视台、能接收到该台的信号、知晓该新闻播出的时间等等,不然就只能全凭运气。通过对多档含有扶贫报道的节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其收视率虽高但受众群体的结构不合理、信息传递效果差的问题。相反,借助新媒体优势能有效打破时空限制,为有需求的用户实时推送相关信息,提升有效观看量,大大提高信息的传播速率与影响力。例如:直播带货是小屏传播和电商结合的新方式,过去,传统媒体普遍不重视直播带货,认为其与电视导购差别不大,效果难如人意。在2020年4月6日,央视以媒体主播与网络主播联动的方式,为广大受众上演了“小朱配琦”直播大戏,征服1.2亿网友,吸引广大受众争为湖北“胖三斤”,销售出大量农副产品,更在主流媒体中开启一波“直播带货”助农热潮。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 其报道也需要连续性。传统纸媒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完成针对某一地区扶贫工作的系列报道, 同时将文字转化为图片、视频等可视化报道方式, 实现传统媒体的“报网融合”与“社交融合”。例如湖南卫视《扫码扶贫》通过扫描荧屏二维码和线下活动, 免费推介贫困地区滞销的农产品以及山区特色村寨旅游, 滞销的农产品销售一空、特色村落的游客量上升;光明媒体矩阵策划制作的“驻村蹲点看扶贫”微视频在光明日报两微一端中同步发布, 其中《留守儿童读给远方的家书》通过记录村中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读信的画面引发超过70万余次播放量, 从而让人们引发情感共鸣, 关注脱贫攻坚。脱贫要做到“精准”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的。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实现“一对一”精准扶贫, 用户可以在融媒体平台选择自己资助的对象, 得到扶贫的反馈。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对脱贫攻坚报道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关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意识到新型传播与推广方式的优势所在,积极走新媒体道路,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更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