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因果】祖上有阴德,子孙当贵显。
发表时间: 2019-07-31来源:
【和谐书院】
        明朝袁了凡的《积善篇》说:《易·坤卦·文言》说:“积蓄善德的家,必定会有吉福流传子孙。”以前颜襄要将他的幼女嫁给叔梁纥为妻,就先仔细地观察他的祖宗所积的德行,是否很长远?从此预知他的子孙一定能兴旺。
        孔子称赞舜帝的大孝说:“祖先能飨祀其德荫,子孙能保有其德泽。”这都是非常真确的立论,我们可以尝试用过去的事来证明它。
        明朝有一少师杨荣,是建宁(今福建建瓯)人,祖先世代以摆渡维持生活。有一次下了很久的雨溪水暴涨,洪水冲毁了民宅,被溺死的尸体顺着水往下流。其它的船都在争相捞取财货,唯独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在救助溺水的人,对于财货一无所取,同乡里的人都笑他很傻。等到少师的父亲出世后,家境渐渐宽裕。
        有一神明变化成道士对他说:“你的祖父有积阴德,子孙当会富贵显达,应该将祖骨葬在某地。” 于是依照神明所指点下葬尸骨,就是今日的白兔坟穴。后来生了少师,在年轻时就登科及第,官位累至三公,并且加封曾祖父、祖父,和他同等的官位,子孙都很富贵并繁盛,到今天还有很多贤能的子孙。
        明朝时鄞(今浙江鄞县)人杨自惩,首先当县府的一个小吏,心存仁厚,奉公守法公平待人。当时的县令非常严肃,有一次恰遇鞭打一个囚犯,鲜血流满面前,但县令仍未息怒,杨自惩跪下来替他求情饶恕,县令说:“无奈这个人违反法令背离道理,真是让人生气。“自惩叩头说:”上位的人已失其道,使得人民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能问得其真情,真正去关心怜惜他们,不可欢喜取笑,连高兴都不可以了,何况是生气呢?”县令因而气消了。
        他家很贫穷,对于所馈赠的东西一无所取。遇到犯人有缺乏粮食时,经常多方面给予救济。有一天,有新来的几个囚犯等着吃东西,但他家又缺米,如给囚犯则家人就没得吃,如果只顾自己,那囚犯真是可怜。于是就和太太商量,太太说:“囚犯是从何地来的?”回答说:“是从杭州来的,沿路忍饥挨饿,从脸上的表情就可看出来。”因而拿出自家要吃的米,煮稀饭以供囚犯吃。
        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长男叫守陈,次男叫守址,分别当上南北吏部侍郎,长孙当了刑部侍郎,次孙当了四川省的廉宪,一家子都是名臣。现今的杨楚亭、杨德政,也都是他的后代。
        以前在明英宗正统年间,以邓茂七为首的盗匪扰乱福建一带,老百姓跟从他们当盗贼的相当多。朝廷重新任命鄞县的都宪张楷带兵南征,用计巧来诱擒盗贼。
        后来委任福建省布政司的谢都事,前来搜查杀除东路的贼党。谢都事取得贼党的名册,并吩咐凡不是贼党,暗中给与白布的小旗子,约定官兵到达的那一天,把小白旗插在门口。
        并且警告士兵不得乱杀,使得上万人保全生命。后来他的儿子谢迁,考上状元,当了宰相,他的孙子谢丕,又考中探花。
        在福建莆田有一林氏人家,在先世有一老母喜欢行善,常作粉团来施救穷人,只要有人求,一定给他,从不生厌倦之心。
        有一位仙人变化成道士,每天早上都来向她求取六、七粒粉团,林母天天给他,经过三年始终如一,才知道她的诚心。
        因而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如何报答你呢?就告诉你,你家后面有一块良地,将祖先的尸骨下葬,子孙可得高官厚禄,其数可达一升的麻子那么多。”她的儿子依照道士所指点的地方下葬,最初的一代,就有九人登科及第,累世当官高贵显达者非常多,福建省有:“无林不开榜”的传言。
        明朝太史冯琢庵的父亲,在县邑当秀才时,有一天早晨,非常寒冷,在去学校的途中,遇到一个人倒卧在雪堆中,当手摸他的身体时,大半已经僵硬了,于是脱下自己的绵裘衣替他穿上,并且扶持回家救醒他。
        “你救人一命,乃是出于至诚,我派遣韩琦当你的儿子。”到生下琢庵的时候,于是将他命名为琦。
【原文】
        明袁了凡《积善篇》云:《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楷都宪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至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和谐中国网】投稿微信:131 4145 7599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