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王氏五兄弟散文选
1、王三虎:忠孝传家
祖父虽字怀忠却没为国尽忠的传闻,我能看到的只是支持祖母对百良的外曾祖父近几十年养老尽终的事实。
伯父仰武,早年从军,跨过鸭绿江,后在武汉等地服役,忠于职守。大哥飞虎则默默地在老家承担起了为祖父母尽孝及终的责任。二虎、岁虎随军在外,偶回乡里,对其姑叔礼遇有加,想来孝敬父母不在话下。
堂伯父仰文,行医济世,德术有口皆碑。当年刚工作不久,便遇到其父病情危重的消息,虽直线距离不足百里,但交通艰难,况工作任务紧张,等到他回家探望时,已是阴阳相隔,天上人间,暗自悔恨忠孝不能两全,全家大小也未有怨言。
在我们家,只要上有老人,便是最受尊重的人。生活困难的年月,只要有走亲戚或过年过节剩下的白馍,总是老人享用。有老人在,小孩是第二位的。我们懂事以后,似乎也觉得天经地义。我自从能挣钱以后,买礼物回家,都是先送到祖父母跟前,由他们分发全家,到外家也一样,习以为常。尽管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活到了七八十岁,早已不理家事。对此父母及舅父妗子从未有不悦之色。母亲不仅以孝名里,而且还有理论基础:“在家孝父母,强于多吃药”。说的是孝顺孝顺,一孝就顺。我在外上学工作多年,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影响过我。而且,刮风下雨,大雪过膝,只要是上学或工作,父母也从未在此时显出舔犊情深的挽留词语,有的只是坚定不移的支持,不能耽搁的嘱托。姐菊婵孝顺父母及公婆成为榜样,四个弟弟,虎奇、金虎、银虎、仲虎,在外勤工作,居家敬老人,尽职尽责,不甘人后。
前年二伯丧事,我远在三千里之外,更主要的是事出突然,来不及给患者提前打招呼,尤其是害怕让远道而来的外省患者扑空,我只能遥望北方,追思恩德了。忠孝忠孝,以忠为先,二伯必能体谅。
到了下一辈,女儿欢欢说她孝顺没问题,有遗传基因嘛。侄子立岳,当兵于川,适逢汶川大地震,危急关头,让大家先撤,自己和老师殿后,抢险救人,冲锋在先,徒手救出两个小学生。所以,我很自豪,笑谓:我家出了英雄。 (王三虎 2008年)
2、王虎奇:心愿
2006年农历7月13日,父母寿屋落成,全家19口人团聚于老屋,照了张夙愿已久的全家福。每次端详这张照片,心中就有暖流涌动。不由想起三十年来大家庭之变迁。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漫长征程中,父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情景历历在目。
父母是普通农民,上世纪中叶,上有二老,下有一女五子,既要挣工分养家糊口,又要悉心孝敬老人、苦心教育子女。三面红旗大跃进期间日夜不停的辛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困苦,改革开放后走出家乡穷土地到城市打工的再奋斗,勤劳的父母硬是把我们拉扯大,使一个个过上好日子。此中艰辛,谈何容易。每每在忆苦思甜时,父母的脸上会绽开醉人的笑容,逢人就说:“还是邓主席好,让大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奶奶曾多次感慨父亲命大。那是父亲小时候有次和奶奶坐骡子车去外爷家,路上骡子受惊狂奔,猛拐弯时车轱辘掉入沟里,车辕卡在了沟沿上,七八岁的父亲两手紧紧抓着绳索而幸免坠沟落难。听了父亲的往事,我不由热泪盈眶。是本能的作用,还是求生的力量,让我们的血脉得以延续?感恩苍天啊!
父亲十二、三岁时,爷爷就让他一个人套个大牛车,与人为伴去澄城县拉煤。想一想,那么大点孩子,没有牛背高,却吆着牛车爬山涉水,餐风饮露,忍饥挨饿,白天日晒雨淋,夜里头顶星月。这不正是父辈们的伟大吗?不正是中华民族勤劳的本色吗?
平时拉家常话,父母常会谈起我出生前后的情景,让我于心酸中涌动着欣喜和自豪。心酸的是,1960年大家缺少粮食吃,用野菜和树皮充饥。地里野菜挖完了,能充饥的树皮剥光了,人们便到黄河滩去挖马芩根吃。这东西吃得父母肠胃阻塞,大便不畅,浑身浮肿,四肢无力。我这时候正在吃着野菜的母亲肚子里孕育!母亲担心生下的我会是绿色的菜娃娃,幸喜是白白胖胖的肉疙瘩。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因为我的降生,生产队照顾了我家30斤小麦,而当时我们队每人每月只有10斤小麦的标准啊!父母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象小草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幼时,村里每年夏季收麦都欠收,社员家里就缺主粮,生产队每年都要以秋补夏,大量栽植红薯。因为人口多而劳力少,每次挖红薯时,最后完成任务的肯定是我家。我和3个更幼小的弟弟在前面拔割红薯蔓,父母在后面挖。当我们精疲力竭干不前去的时候,父母只好先帮我们。一些劳力强的人家,吃完饭回来拉红薯时,我们还饿着肚子没有挖完呢!因此,时常遭遇白眼和挖苦,要强的父母苦水只能往心里流,对我们说“记住咱们的苦,好好学做人,把书念好”。是啊,父亲手上厚厚的茧,母亲头上飘雪的白发,以及走路腿痛的毛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我们兄弟五个都先后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步入社会。尽管我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年月毕业于社办高中,但同样奠定了我拼搏人生的基础。20岁时,家里日子拮据如旧。为了分担家庭重担,贴补家用,我通过熟人介绍,去县城农付公司编织果筐。一天最多编5个,编一个筐只挣6角钱。为了多挣些钱,让过早驼背的父亲腰直一些,让过早苍老的母亲延缓一些,我起早贪黑,早上用滚烫的开水泡开僵硬的手掌,开始新一天的劳动。晚上,用开水洗净没皮的双手,睡个安稳觉。就这样,一个月下来能挣七、八十元人民币。当时,累得我便血,舍不得花钱买药,硬撑着。是姑表哥段振东听同事说及此事,买了些四环素让我吃,才治好了我的病。
挣钱养家糊口,让父母轻松点是已为成人的儿子应尽义务。每天我坚持不懈埋头默默地加快手头的活儿,以便挣到更多的钱让父亲拿回去,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父亲拿到我的第一个月工资后,到县城北的战备粮库,掏37元买了100斤小麦,用自行车驮着连骑带推回家,高兴地说:“这下饿不死了,每月能买下200斤小麦。”一想起这段情景和这句话,我就忍不住潸然泪下。
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实行时,治黄工程开始了。附近村中的青壮年都去黄河滩拉沙填坝挣钱。我可怜的父母年近五十,也拉着架子车加入到治黄队伍中。
收麦时节,队长六叔让我叫父母回来参加三夏。从三汲,经岔峪,沿着黄河岸边的引黄路向南而去。我骑着自行车蹬啊蹬,口渴腿软头昏,前面的路一直看不到头。从早上到日头偏西,终于按照父亲信上写的地址找到了。
父母栖身黄河滩上,用树枝搭了个草棚。四面透风,能看见天。见到我,父母非常高兴。父亲嗔笑着说:“我和你妈走到哪里,你们都能找见。”这是父母见到儿子的心声,他们既盼望儿子到来,又不忍让孩子看自己吃苦。母亲在地上铺着塑料布擀面,拿出用黄河滩捡的黑豆煮的酱让我吃。看着我头上冒着热汗,大口大口吃着香喷喷的面条,父母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看着父母经黄河风沙无情吹打太阳曝晒黑了许多的脸面,我这才醒悟饭几乎让我这个愣头青一个人吃完了。
人常说:人行好,天凑巧。第二天和父母拉着架子车骑着自行车回家时,正好搭了个顺车坐着,这时才有心情领略沿途风光。看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来回飞翔、盘旋俯冲的灰鹳,瀵水边一排排洗衣服的妇女和路上一辆辆拉菜的毛驴车,倍感新奇。黄河乳汁孕育了华夏,合阳瀵泉水独一无二,号称全国最大的黄河湿地,目前早已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父母对儿女的恩泽是无以报答的。在身体力行的兄长倡导下,弟兄几个从十几年前起就对父母从精神上物质上予以丰厚供应,以报养育深情。
望着全家福照片,看着下一代的成长,愈觉父母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的不只是皱纹,还是老人七十余年人生历程的写照,是艰苦创业追求幸福生活的缩影啊!
年近知天命的我,如今出门时,父母还要千叮咛,万嘱托:做事要小心,做人厚诚……每忆及此,深感内疚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喟,更多的是祝福:年迈的父母啊,您二老能健康长寿,就是儿孙们最大的福分!衷心祝愿二老年年幸福平安,天天快乐! (王虎奇 2007年3月11日)
3、王金虎:冬夜贩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尚是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上左倾思想还很严重,人们生活极为困苦。正常年份,农村一个壮劳力一天挣十分工,价值三角钱。迫于生计,人们有时会去冒险干一些公家禁止的事。
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深冬周六下午,父亲买了两只大绵羊,叫我帮他一起把羊赶到韩城马沟渠煤矿老唐叔那儿。路程大约六十多里。
天刚黑,我俩悄悄赶着羊出村上路了。父亲在前面推着自行车牵拉着两只羊,羊不时要挣扎着吃路边的草,我在后面要不时用细棍驱赶。
不多时走到黄河岸边,涛涛的流水声,伴着匆匆赶路的脚步声。
翻过榆林沟,下了司马坡,羊静静地向前越走越顺,我却越走越慢,人困腿软,边走边打瞌睡。父亲只好让昏昏沉沉的我坐到自行车梁上慢慢前行。
半夜走到高石殿。公路边田地里灯火通明,好多人在修地。我这时清醒过来,下了自行车,心里虚虚的有点害怕。父亲说:“不怕,没事,咱走咱的。”我便不再看路边只管向前走。忽听有人吹口哨喊: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我心里想走快些,再走快些,脚步不断加快。还好那些人只是说说而已,并未对我们怎么样。一场虚惊后,腿也不软了,人也不困了,瞌睡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脚底下倒是越走越来劲儿。
又走了许久,前面远处,灯若星海。父亲告诉我韩城快到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不停变换着,城市里的夜景真美啊!
美景留不住赶路的脚步,我们沿绕城公路向西北走。上一个长坡时,公路上偶尔有拉煤车呼啸而下,扬起一阵阵黑灰,两只羊都吓得直往路边跑,我也跟着躲到路边。
天越来越黑,路越走越长。抬头望天空寒星点点,心里想怎么这么远,咋总走不到。走啊走,向前走。父亲隔一会儿就告诉我快到了。
黎明时分走到一条沟里,路上骑自行车人和步行人多起来。天黑,路面黑,人的全身上下全是黑,煤矿工人下班了。终于走到了。当叫开老唐叔的家门,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叫醒我,已是吃中午饭时。到外面去看羊,都不见了。我问父亲羊呢?他笑了笑,老唐叔说:“羊已经宰了,肉给工友们分完了。”我眼泪夺眶而出,怎么会这样呢?吃不下饭,告别老唐叔就回家。
回家路上,坐在自行车后面,看父亲的背,像一座山。我紧紧地依靠着,父亲高兴地说:“把羊的内脏和骨头留给你老唐叔,羊皮咱带着,除去本钱,赚了二十多元钱,这可是我在生产队干三个月的酬劳呀。”留下的两张老羊皮,现在还在啊! (王金虎 2014年7月10日)
4、王银虎:大哥王三虎
大哥之所以叫“三虎”,是因在伯叔中排行为三、爷婆拍板定的名。
14岁初中毕业,即在伯父王仰文引领下步入医学大门,苦练童子功,倒背《伤寒论》。至2015年45年来,一直刻苦钻研,从未懈怠,始终一步一个台阶不断上进。每前进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窝,每个脚窝中都盛满辛勤的汗水。
大哥从小就敬业。十几岁起在王家洼卫生院司药,从不擅离职守,偶尔回家也是晚上翻沟来回,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上班曾执意半夜踏雪回单位。从保留下来他当时的日记和笔记中,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异常勤奋的学习劲头。那时小麦产量低、细粮不够吃,人们常常要以秋补夏、加吃杂粮。我和三哥常于周日去给大哥送红薯菜,而我俩却被大哥安排在灶上吃白馍,大哥则在房间吃红薯菜以节省伙食费。老院长说他要用细粮换大哥的杂粮吃,但刚强的大哥始终回绝他。也许拒绝的背后,大哥的眼泪会不由地滴到碗里。中伏蒙村民曾送蔬菜让我和三哥带回以谢大哥。
大哥是个好学者。1978年通过异常刻苦的自学,考上渭南中医学校。在校时即给同学讲课,1981年以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上与著名伤寒教授争鸣的学术论文崭露头角并在毕业时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1984年春节给家里撰写了一副中堂:“不图家有万贯,但求薄技在身——振兴中华”,从中不难看出他的远大志向。经过连年假日不回家潜心考研,考上南京中医学院,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被第四军医大学特招入伍后仍不满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攻读,终获四军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学博士学位。
大哥是个肿瘤专家。1988-2004年任四军大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为西安市中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广西名中医,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世界肿瘤研究》编委等学术职务。已招收、培养研究生40余人。
大哥是个名中医。2008年被评为广西“名中医”,2010年获国际中医药联盟杰出贡献奖和终生成就勋章。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年诊国内外患者2万人次。临床上,精思善悟,眼界开阔,古为今用,方法求新,擅长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哥过年回家时,乡亲们闻风而至,上门求诊。家里门庭若市,摩肩接踵,竟需年老的母亲维持秩序,提醒应诊者按先后顺序排好队。合阳县妇幼院、裕顺东药店闻讯先后聘请他去坐堂义诊,每天接待患者逾百人,口耳相传,声名远播。近年行医于西安、柳州两地,长期随他治疗且带瘤生存5年以上的癌症患者逾百人。
大哥著作几近等身。已发表论文180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30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卫生音像制品奖5次,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2次。个人专著《中医抗癌临证新识》200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印刷,数位专家发表好评文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更新内容近三分之一的《中医抗癌临证新识》第二版也将面世。2013年4月出版《王三虎抗癌经验》一书,影响空前,互联网上一搜可睹。专家预言,随着大哥这些抗癌专著的出版发行,柳州市中医抗癌流派的形成已指日可待!
大哥的事迹屡见报端。由其学生撰写的《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曾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近一年,2006年汇编成书,荣获中国出版行业协会2012~2013年度优秀畅销书称号,至今畅销不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用大哥的麻子仁丸治疗遗尿验案,最新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将其“燥湿相混致癌论”作为近现代病机创新予以介绍。大哥近期的讲演稿《我的经方我的梦》正在网络及微信上热传。2015年9月,大哥当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大哥看病思路清。经过四十多年在中医界奋斗,大哥多次感慨道:如今懂中医的医生不少,但看病时用中医思维方法施治的却太少了。一般医生不是标本兼治,耐心地从病根上除起,而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未免急功近利。如癌症病人看病时,家属总喜欢找西医治疗动手术,结果不但病人受了痛,钱花了很多,往往还加速了亲人的离去。何苦而为之呐?中医方法有时虽然显得慢些,但治根啊!纵不能去根,也不至一举三失啊!牵牛要牵牛鼻子,治病要治病根子。绝不能像漫画中讽刺的外科医生那样,将伤者外面露出的箭杆锯掉了事!
我小学四年级拾羊粪下沟坎时,摔折了右小腿,导致停了一学期课,从此数学总跟不上趟,总感觉底子不实不说,还引起其后三四年的尿床病。大哥当时十八九岁,在王家洼卫生院司药。他根据古书中记载的曹操吃硫磺防人下毒法,让我吃硫磺提高免疫力,药量慢慢由少到多,逐渐加大,还真把尿床症给治好了。今日之所以不避愚钝,大胆暴露隐私,不在揭短亮丑,而在证明大哥看病的思维,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很清晰了。
大哥为人宽厚而仁慈,待人热情而周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他恪守的座右铭。社会上,他的同学、同事、亲戚、朋友乐道其善,到处夸赞他。经他治愈的患者一传十十传百,到处颂扬他。大家庭里,他是贤孙孝子仁兄。爷婆在世以他为荣,时常念叨。父母随他在四军大生活了16年,现安居在县城他特意购置的单元里。兄弟们在他的帮扶下,早已成家立业。女儿王欢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已在西安市中医院工作多年。还有个侄女随他学了中医。庶几可谓“后继有人”乎? (王银虎 载于2003年12月15日《合阳报》,有更新)
5、王仲虎:扯片阳光给父母
要给参军的侄子送行,我们用车将年逾古稀的父母从乡下老家接到城里。
扶下车的母亲脸色煞白,形容憔悴,晕车的呕吐物两手两臂都是,我忙上前搀着老人走进单元,靠近坐在电暖器旁,用湿毛巾帮着擦洗了三遍,直至干净,然后拿着她那双手套走进卫生间去洗,刺鼻的气味让我几欲呕吐,也让我感慨良多。
岁月不饶人啊,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不服输的母亲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一贯刚强而又处处呵护着儿子的母亲任我搀扶,任我擦拭,任我洗刷;走南闯北从不晕车,不知咬牙战胜过多少艰难困苦的母亲,如今亦不再能经受住这般奔波之苦。
当母亲颤巍巍将替一上来就晕车的大姐拿了一路的棉大衣连同十个熟鸡蛋递过来的时候,我更是鼻子一酸。薄己厚人,舔犊情深,无以复加!
照合影前,大姐要帮着剪理因帽子遮不住母亲外漏的头发,老人执意不从,理由是怕剪短了让别人误会,以为自己没头发呢。真是个老小孩!在我的劝说和大姐的帮助下,母亲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也催开了照片中冬日暖阳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当晚,当我将这边的情况和照片,通过网络寄给大哥的时候,远在南方的他感喟的说,父母苍老了,消瘦了……有老父老母是我们兄弟的福分啊!面对老态龙钟的父母,除了感恩我们能做什么呢?随即决定让我尽快打听,他全投资全产权买套单元让老人住,要求低层有暖采光好。
是啊,当我们沐浴阳光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我们的父母。
两天后,当我将11万元的房款收据和套型、楼层、面积都比较满意的买房合同让大哥看的时候,他感慨的说,这可是他一次性出钱最多的一次,也是除事业外他办成功的最大的一件事!
紧接着大哥告诉我,在明年6月份拿到钥匙后,由我全权负责装修,要求家具全新,保证父母住进来不用带任何东西,最后他特别强调地板要防滑,装修要符合老人的审美情趣,适宜老人居住。
梅俏枝头,旭阳送暖。这拳拳孝心似一道阳光温暖父母心田,也犹如一块路标引导我朝前,朝前…… (王仲虎 2006年12月17日)